分卷阅读394

      三国之顾盼生辉 作者:意元宝

    分卷阅读394

    三国之顾盼生辉 作者:意元宝

    分卷阅读394

    岂非乱了阴阳内外之法?”

    “但沥阳侯膝下独此一女,难道沥阳侯的亲女不比旁人过继的子嗣更亲近,女不谓之子乎?以血脉传承而以承嗣,不当?”曹盼淡定地反问,较之于他们那乱阴阳,曹盼却是从血缘关系出发。

    承爵承嗣,要不是无后谁愿意过继呢?曹盼连着问了两次女儿就不是子嗣了吗?他们没有回答,是因为他们都清楚,虽然都觉得女儿虽然要外嫁,但那也必须是自己的种啊!

    “恕盼无礼,打个比方,切身体会,在不得已之下若是让诸位选,诸位是想让自己的女儿承爵呢?还是让别人的儿子,来承你辛苦半生,呕心沥血方得的爵位?”

    自古以来皆重子嗣传承,有儿子的情况下他们不会考虑女儿,但是没有儿子的情况下,如果女儿能承爵,你愿意把你一辈子努力得来的爵位给别人的儿子?

    听着曹盼这么说像是对的,但是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不,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虽以血缘而论符合承嗣之道,然于国于民却是不妥。”曹盼没想到有人捕捉到了这点,对此,曹盼微微一笑,“那崔娘子自逢变故,多年来一直隐于凉州,盼领兵入凉州平定韩遂时,蒙崔娘子相助,得以惩处韩遂部下乱民之列。随后更为盼取得胡羌兵力布局图,如此之人,不足以承嗣?”

    随着曹盼的话音落下,所有人都惊看向曹盼,曹植代为出声问道:“那崔娘子是你带回邺城的?”

    这关注的重点不对劲吧。不过曹盼点了点头,“然也。”

    “所以此事你是知道的?”曹植再问,曹盼反问,“知道又如何?”

    “小娘子觉得崔娘子承爵之事当为?”这么个尖锐的问题问出,曹盼道:“难道不当为吗?沥阳侯膝下独有此女,以血脉承爵,没有人比她更合适。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崔娘子虽为女流亦能为国效力,如此之人不能承爵?”

    第268章 骂战起

    似乎,听着他们都无从反驳了,一干人面面相觑,总觉得还是有不对劲的地方。

    曹盼怎么会给他们机会理清楚呢。“沥阳侯的情况实属天妒英才,无子尚存,独留其女,而其女有能,既不辱沥阳侯之名,亦可为国为民而出力,这样的人,不以承爵而择旁人,沥阳侯在天有灵恐亦不得安宁。”

    对此众人再次对视一眼,还是有人忍不住,“娘子虽然说得在理,然而以女子承爵一事若开先例,往后世间女子是不是也都可以如此?”

    “阁下所言,是怕女子亦起争爵之心?”曹盼一听就明白这人话里的意思了。

    “争爵之心,兄弟相争少了?难道你们是怕自己斗不过女子呢?所以哪怕出现沥阳侯之事,你们也不愿意让沥阳侯之女承沥阳侯之爵?”曹盼说得更直白了,所有人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们又怎么会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女人。

    “你们最忧心的并不是什么纲常伦理,而是害怕与你相争的人越来越多。懦夫!”曹盼瞥过那些人,这些男人。

    “阿盼。”曹植这个当兄长的轻斥了一声,并不喜欢曹盼这样的语气。

    曹盼道:“天下之人,当论才而以用之。崔今有才,又是沥阳侯之女,其父之沥阳侯爵若不能以之而承之,理当收回。”

    这句话是防着崔氏一族的,崔琰呐,人品不错,却也一般食古不化。

    沥阳侯的爵位崔琰未必放在眼里,但崔氏族人中看中这个爵位的人太多了,谁不是削尖了脑袋想要继承沥阳侯,否则也不会因为争得太过份,曹操直接把这事卡住十余年不曾处置。

    多一个爵位那就是多一条路子,崔氏的人里头一定有聪明人。

    曹盼呐,更是要借崔氏的手推动崔今继承沥阳侯之位。

    于铜雀台与诸人说的话,很快的传扬了出去,当然那一句若是连身为沥阳侯亲女的崔今在有能的情况下都不能继承沥阳侯之位,沥阳侯的爵位理当收回的话,有人在曹操的面前旁敲侧击的要一个准话。

    曹操是亲耳听到曹盼说了什么的,在明显想看曹盼还有什么后招的情况下,曹操表示对于这句话的肯定,故而曹操当然是要支持曹盼的。

    如此一来,沥阳侯之爵位从一开始的到底由谁来继承,随着曹操默许曹盼的话,当然就变成了,爵位究竟留与不留。

    听到关注点被转移了,曹盼十分的高兴,曹操接着又给曹盼丢下了一个消息,他们该回许都了。

    邺城是曹操的封地不错,然而许都还有一个皇帝在,那是绝对不能弃之不理的。

    “想要定下沥阳侯爵位之事,必归于许都。”曹盼并不意外,事情随着这些日子的肆意渲染,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但是无论怎么说,许都因为有一个皇帝依然是北地的政治中心。

    崔今要继承沥阳侯的爵位,许都是必须要回的。

    “让成时准备准备,到了许都就要该去见见崔氏的那些族人,尤其一定要去拜见崔琰。”曹盼让人给崔今传话,事情已经到了重要关头,就差一步之遥了。

    而凉州之地,胡羌已经接二连三的试探了凉州的防卫,大战未起,但是也差不多了,时间段曹盼也要掌握住。

    邺城离得许都不远,曹盼随曹操随到许都,城门分道扬镳,曹操回丞相府,曹盼回府邸。

    这么多年过去了,曹操也不多说,只叮嘱曹盼好好地照看自己。

    曹盼回到府邸的时候,平娘已经站在门口等着,一见曹眼就直抹眼泪,曹盼赶紧的劝道:“你可别哭,你一哭我就觉得难受。”

    “娘子受了那么重的伤。”平娘显然也听说了邺城的事,张口说来,曹盼道:“我现在不是没事吗?人只要平安就好,受点伤没什么。”

    直把受伤的事说得风轻云淡,引得平娘一嗔,别的话却不好再说什么,这条路是曹盼选的,而且那还是为了救曹操,再怪的话平娘也实在是说不出来啊。

    不过一回到许都,重头戏就来了。第一天的早朝,就沥阳侯的爵位一事再次吵得不可开交了,听说那些个老臣一个个吵得面红耳赤的,朝中竟然有人同意这等颠倒阴阳之作,直把那些秉承忠节之气的汉臣们气得快中风了。

    曹盼听说后表示没能亲眼看到实在是可惜了。

    随之而来的是一篇论阴阳的骈文传出,此文出自于一个名叫阮瑀之手,此人曹盼是知道的,那是曹操的仓曹掾属,曹操曾经几次征辟于他,而他为了逃避是直接跑进了深山,还是曹操放火烧山才把人给逼了出来。

    他还是后世所称赞的建安七子其一,这样一个不受曹操控制的人,直接就以一篇骈文骂了曹操还有曹盼。

    曹盼在铜雀台上亲口承认了崔今之事她早已知道,崔今是随她回的邺城,这方闹出

    分卷阅读394

    分卷阅读3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