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2

      三国之顾盼生辉 作者:意元宝

    分卷阅读352

    三国之顾盼生辉 作者:意元宝

    分卷阅读352

    马超清楚的意识到,他是守不住如今他的地盘的。那么就该找一个人了,连考虑都没有,马超立刻就去信给刘备,表示愿意领兵归顺于他。

    一切的一切,都是曹盼与诸葛亮的预料之中。当然,马超也在此时提出了另一个建议,夺汉中。

    汉中那是兵家必争之地啊,得了汉中,进可攻占益州,退可守凉州,刘备不想要汉中吗?想,但是眼下的他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他不能此时此刻与曹操对立起来,否则吃亏的只能是他。

    但是马超领兵甚至把汉中一块送上来,那就不一样了。

    如同周不疑去信与刘备商议合作,一个得汉中,一个得马超一样,既然是白得的便宜,谁又能舍得不要?

    故而,刘备与诸葛亮再三确定,这件事究竟可不可成?

    诸葛亮道:“马超既然愿降,诚意不假,想拿下汉中,不易。”

    是真的不易,周不疑与他们虽说是合作,但他难道就一点都不防备他们也会打汉中的主意?

    周不疑身后还有曹盼,人心之初,曹盼能不了解吗?

    诸葛亮劝刘备道:“请主公容我想一想,想一个万全之策。”

    先时他们都小看了曹盼,张飞两次带兵欲夺上庸郡都没成,见识到了曹盼的本事,上庸的本事,想跟曹盼抢汉中,就必须要好好地想想,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军师好好想想,这是得汉中的大好机会。”刘备是心动的,汉中啊,那是天府之国,若能得此,益州也必然是他的。

    诸葛亮应下,思虑了一夜,诸葛亮道:“周元直非一般人,此战,亮愿前往助关将军一臂之力。”

    临近战场,才能掌握住战场的瞬息万变,这样也才能最快地想出应对的办法。

    “军师愿往自然是极好的。”刘备没有拒绝的理由,如此,诸葛亮便起程赶往关羽驻军之地。

    此时此刻,曹操一行也抵于上庸郡,正好是秋收的季节,上庸郡的军民百姓,都在风风火火的收粮食啊。

    曹操看到的就是一片一片的稻谷,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粮食啊,这些都是他们的粮食啊。

    “这里头,有多少粮食是你的?”曹操看到那大片看不到尽头的稻田回问曹盼,曹盼道:“这些都是,全部都是。”

    开荒开得风风火火,上庸郡的人,不管男女老少,曹盼都将他们的热情挑起了起来,但凡有空,不是去开荒那就是去拔草,都是为了将来的美好生活,为了能够吃饱穿暖,曹盼是不征税的,这也是她与百姓们有言在先。

    上庸郡,只是她作主一天,十年之内都不会征税,是任何的税。

    所以也就是说,百姓只要种出来的粮,那都是他们的,所以你说,百姓能不拼尽全力的把田种好吗?

    “不多。”曹盼很中肯地说,“养我四万兵马绰绰有余,但是想养天下的百姓,让天下的百姓都过上上庸郡百姓过的日子,远远不够。”

    曹盼当然知道曹操在想什么,知道,然而这些事啊,没有那么简单。

    “你这心操得比你爹还要多。”曹操听着曹盼的话沉吟了半响地说。

    曹盼道:“什么时候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了,我就不操这份心了。”

    对此,曹操轻轻地一叹,“所以,汉中若拿下了,你还想把他变成第二个上庸郡?”

    “阿爹觉得上庸郡不好吗?”曹盼不答而反问,曹操看了曹盼一眼,曹盼道:“在阿爹的心里,你一统天下不就是为了让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吗?但是什么样的好日子才算是好日子?”

    “继续说。”曹操是很喜欢跟曹盼说话的,因为曹盼总能说到一些别人都关注不到的重点。

    这都多亏了上辈子的见识啊!曹盼也知道因为时代的局限,哪怕曹操有心,但他能做的还是太少了。

    “世族,世族垄断,不单是人才的垄断,世族抱成团,哪怕有一日,我们真的一统了天下,按照如今的局面,世族可以养私兵,加之人才,如今这乱世不会再来一回?”曹盼把将来的局势摆出来叫曹操看个清楚。

    曹操算是明白了,“你想改制?”

    “秦何以富,何以能灭六国而一统天下?”曹盼提出了这个问题。

    “若没有商鞅变法,绝没有强秦。”曹盼问完又答之,曹操听着倒抽了一口气,“阿盼,变法不易?”

    “那要看你怎么变法,变法改制,令天下得以安宁,让百姓安乐,不可?”曹盼再次问着曹操,目光灼灼,她就不信曹操不想改变如今这局面。当初的曹操还少让那些世族欺负了不成。

    一姓而定人的前程,凭什么?

    曹操必然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只是可惜了一直没有想到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

    “阿爹回了谯县练兵,觉得谯县的族学如何?”曹盼没有让曹操再想下去,转提了另一个问题。

    曹操道:“甚好,你给请的几位先生都是极好的。”

    “那是自然。不仅是极好,最难得的是,他们都有一颗为天下之心。世族垄断人才,书籍,他们又何学不是身受其害者。阿爹,族学的好处,你能想到吗?”

    “那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曹操一语道破,曹盼点了点头道:“对!培养人才的地方,虽然仅仅是一个谯县是不够的,上庸郡中,我也建了一个学堂,贾师傅已经去授课了。”

    “凡是想读书的,无论男女都行,不收束脩。反正我如今有盐利,钱我不差,差的是人才,一个可能供应我们曹家,源源不断,能与世族抗衡的培养人才的地方。”曹盼将上庸郡她做的一切摊开了让曹操看清楚。

    曹操一直都觉得曹盼的心很大,但是依然为曹盼所为感到震惊。

    “盼盼,你在下一盘极大的棋。”曹操老实地承认曹盼在下一盘大棋,曹盼轻轻地笑了,“乱世之时,也是变法的最好时机。”

    “我知道阿爹担心什么,所以我没有让阿爹直接将我的这些作为在各州推广,但是阿爹,新攻下的城池,你该交给我,让我向你证明,我的办法绝对靠得住。”曹盼自信满满地跟曹操说,对于已经亲眼看到了上庸郡的成果,一年呐,才一年的时候,上庸郡给他的感觉,是他这么多年来所见过的州城所不能比拟的。

    曹操被曹盼所描绘的将来所震憾,人才难求,对于缺人才的事,曹操一直都为之耿耿于怀,世族们持才傲物,居高临下的瞧不起他曹操,若不是无人可用,曹操又怎么会愿意要他们。

    如果曹盼可以改变这样的局面,曹操又怎么会不希望的呢。

    “好。从此以后,凡新攻之城,皆交由你。”曹操这一句话,曹盼听得十分高兴,与曹操抱一拳道:“谢阿爹!我必不负阿爹所托。”

    曹操伸出手拍拍曹盼的头,“

    分卷阅读352

    分卷阅读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