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7

      (综同人)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作者:小二娃

    分卷阅读257

    (综同人)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作者:小二娃

    分卷阅读257

    自那以后也就不逼着顾妩按硬性规定来了,只要求他赶紧把课补上来,跟着大阿哥的进度走。

    顾妩心里有数,他表现的聪明行,但造孽就不行了,所以他经常“用功”到半夜,生生补了六个月,才算勉强跟上了大阿哥的进度。

    这么一来,他也就不算打眼了,因为众所周知,外课里大阿哥的骑射武功同龄人中无人匹敌,就是康熙精心教导的太子也多有不及。

    至于内课嘛!那就不好说了,他顶多算能过得去罢了,就是进度最快,也只是占了早念几年书的便宜,无论是背书还是理解,甚至连三阿哥、四阿哥这种小的也比不上。

    所以顾妩用六个月追上大阿哥四年的进度,也不是多不能理解的事。

    其实要不要把自己的天赋露出来,顾妩也考虑了挺久,但康熙虽然爱死儿子,但只要活下来的,基本都有所长之处。

    比如大阿哥,小小年纪于骑射武功上,就有极高的天赋,如果不论修真,光从武功层面上来说,除了薛蟠,顾妩还真没见过比他天分高的人。

    太子就更不用说,才七岁,文采武功样样不差不说,难得的是政治敏感度一流,跟着康熙处理起政务来,外臣们也是常夸的。

    再说三阿哥,文章武功皆平平,但他天生一张老实人面孔,亲和力max,无论哪个兄弟跟前,他都能混的开。

    至于四阿哥,他在历史上就是康熙儿子里学问最好的——他属于学霸型选手,但凡师傅教的,就有没他不能上手的。

    要是没有顾妩比着,或许他才是那个用学问碾压众人的人,所以这丫才对会那么不忿,时不时的找茬。

    既然大家伙都这么了不得,那自己过目不忘也就没什么不行的,毕竟康熙这个人他也了解点,做儿子蠢一点他还能接受,但想要在他这里有分量,你还得出色才行。

    早是他只想着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平庸点也就过了,但如今林绪之下落不明,自己想要找到他,手里还得有点权利,甚至越多越好。

    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林绪之,免的他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受罪——顾妩怀疑,自己能穿成男的,林绪之很可能被性转了。

    穿成清朝的女人?顾妩一想起来都得打个哆嗦!

    ……

    早上上完课,等用过午膳后,本该跟谙达上骑术课,但大阿哥跟太子都不在,面对三个小不点,谙达也没有强求,让小马驮着他们跑了几圈就散了。

    等顾妩回去的时候,就听身边的小太监禀报:

    早上太和门宣捷后,皇上龙心大悦,大封后宫,晋贵妃佟佳氏为皇贵妃,册封遏必隆之女、孝诏仁皇后之妹钮祜禄氏为贵妃,晋惠宜荣德四嫔为妃,赐那拉贵人为通嫔。

    另颁发恩诏,赏赐宗室、外藩,予封赠,广解额,举隐逸,旌节孝,恤孤独,罪非常赦不原者悉赦除之。1

    第178章 清穿5

    这个圣旨一下来, 瞬间满宫欢腾, 说实话, 康大大登基二十年以来, 因为他爹顺治遗留的历史问题太多,所以一直忙着日天日地, 至于后宫各主位全不全?谁有那个闲功夫管这事?

    康熙八岁(虚岁)登基, 一上去名为皇帝,其实也就看个热闹, 朝中大事基本就是太皇太后跟四辅政大臣商量着办。

    刚开始两方掣肘着,政务还算和谐,但时间一长,辅政大臣里鳌拜权势日盛, 就不怎么看得起其他三个了,老想着一人拿着权柄,把其他三个都干掉。

    至于孝庄跟康熙两?

    这又不是顺治朝多尔衮还在的时候,八旗里有三旗都在他手上,又无条件为孝庄打call,那个时候,别说鳌拜了,整个天下除了他谁敢对皇帝母子不敬?

    至于现在?这老的老小的小, 手里既没兵又没粮, 早就成了软柿子,不捏一捏都对不起他手里的精兵。

    但鳌拜也是傻,膨胀起来就不知道吃独食是要挨刀的。

    孝庄康熙这祖孙受了气也不舒坦, 赶紧利用他弄死苏克萨哈,其他两个辅助大臣兔死狐悲的时机,利落地联合了他们,该联姻的联姻,该拉拢的拉拢。

    咱一个打不过,这不还有其他人吗?一把筷子的故事谁没听过?

    元后赫舍利氏跟第二任皇后钮钴禄氏都是这时候被弄进宫的,喏,一个索尼家的,一个遏必隆家的,不偏不倚,谁也跑不掉。

    至于什么情情爱爱,甚至充实后宫、繁衍子嗣,那都是不想的,这时候最大的目的,就是报团打倒鳌拜这个狂暴了的大boss,这两皇后最初的作用也只是个捆绑道具。

    毕竟虚岁十二,实岁才九、十岁,康熙就是再天赋异禀,他也没那个硬件不是?

    这一斗,就一直斗了四年多,直到康熙八年的年底,鳌拜才算彻底倒台。

    康大大一看这感情好啊!外头搞定了,还是赶紧回家跟大老婆小老婆培养感情生孩子。

    可没想到才选了一届秀女,孩子也才小猫三两只!正准备来场大的——云南王吴三桂他又反了,还带上了好哥们耿精忠、尚之信。

    没等康熙怒发冲冠,元后赫舍利氏又因为生太子……嗝屁了。

    这大概也是康大大对赫舍利氏念念不忘的原因了,虽然老婆进门时年纪小,不能滚床单,但也是陪着他从艰难处奋斗来的,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这几个词用起来也不亏。

    要不自古以来有点良心的人怎么都抛不掉糟糠妻呢?无非是认同感罢了!

    内忧外患之下,得,享受还是放一放吧!继续苦逼战斗中……

    而这一仗一打就直到了现在,也怪不得康大大乐的大封后宫,大赦天下。

    但甭管啥原因,升官晋位总是好事儿,不管是满员了的四妃六嫔,还是空降贵妃的小钮钴禄氏,每个宫里都热热闹闹的拾掇起来了。

    唯一不高兴的,可能也只有承乾宫了。

    佟家听着不显,但他是实实在在的康熙外家,要是没有鳌拜整出来的幺蛾子,皇后肯定得出在这里。

    但人算不如天算,非但送出去两个后位,赫舍里氏死之前还留下了太子。

    这小子恰逢其会,出生的时候正值三藩之乱开头,军心不稳。

    反正康熙那时候正跟赫舍里氏感情好,他一咬牙就立了这个太子,这八年基本是一边研究军用堪舆图,一边抱着儿子教。

    长久下来,原本的权益之计,也彻底变成了真心实意。

    为了他,康熙甚至断了亲表妹佟佳氏称后的机会。

    顾妩被抱养在承乾宫的时候,这种情况就初现端倪了。

    他连威胁太子地位的贵妃亲子都容不下,更别说立新后了,佟佳氏心里未必没底。

    但猜测是猜测,真要□□裸地

    分卷阅读257

    分卷阅读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