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

      他拒绝当男主[快穿] 作者:初心不负否

    分卷阅读27

    他拒绝当男主[快穿] 作者:初心不负否

    分卷阅读27

    猪下水,以及庄父手里的鱼,多半都是进了庄大伯一家的口中,庄家奶奶能吃到的很少,即便这样,她也更喜欢大儿子,对次子也就有用的时候才给个好脸色。

    庄父平时很精明,这一点上却是死脑筋,他明知兄长一家对他不怀好意,可还总是上赶着往前凑。

    原本庄父看上的是两条大鱼,但话还没说出口,庄熠手上一用力,杀鱼刀直接把砧板砍成了两半,末了他来一句“用力过了”。

    庄父有些讪讪,就拎着那些小鱼灰溜溜地走了。

    庄母刚刚装作忙避开去了厨房,等庄父一走,她赶紧把鱼腌好然后压在缸里,再找了处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往年的时候,庄父没少干这样的事,她以前只能忍着不说话,这会儿子给力,她心里别提多痛快。

    庄熠把剩下的活留给庄母,自己拿着竹筐去了山上。前些日子他做了几个陷阱,这会去看看有没有收获。

    冬天山上比较冷清,偶尔有上山砍柴的,但都不会走得太远。庄熠的陷阱设在密林里,那里很少有人去,他远远就听到翅膀扑腾的声音,走近一看,一只山鸡中了陷阱,正在垂死挣扎。

    他抓住山鸡拎了拎,估摸有七八斤重,够一家人吃好几顿。他把山鸡绑起来,丢到竹筐里拿草盖着,随后去了另一处陷阱。

    等他到的时候,陷阱里一个猎物都没有,但机关确实被触动过,附近也留下了血迹,周围还有一圈动物的脚印。

    根据脚印的形状,很可能是野猪来过,顺便吃了他的猎物。

    庄熠从腰间拿下砍柴刀,去了最后一个陷阱,结果令人失望。他看着地上的大坑,想了想,把陷阱重新布置了一下,准备过两天再来看一次。

    回去时,家里正等着他吃饭,他把山鸡拿出来时,对面三人全瞪大了眼睛。

    “这不是野鸡吗,你哪里抓的?”庄父拎在手里掂了掂,有些惊讶地说,“怕是有七八斤呢!”

    “哥哥好厉害,这下我们有吃的了!”庄小琴一脸的兴奋,平时别说一只鸡,他们连个鸡蛋都很少吃。

    庄父瞪了女儿一眼,张了张口说:“我看这只鸡——”

    庄熠不想听他后面的话,直接对庄母说:“今晚就烧了吃吧,大家好久没沾荤腥了。”

    庄母哪里不懂儿子的意思,一家人其实可以吃好几顿,可今天他们不下肚,明天就是别人的了。她立刻从发愣的庄父手里接过山鸡,直接拿去厨房处理了。

    庄熠则把竹框里其他东西倒了出来,有两个大冬笋,一大把蘑菇,还有零零碎碎一些调味用的东西。

    “你这是哪里弄得?”庄父盯着两个大竹笋,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脸上不由多了几分怒气,“谁让你进林子去了,里面的野猪会要了你的命!”

    庄熠不以为然地说:“不然怎么办,大队里分的那点能吃几顿?”要是有的选,他也不乐意,他从小到大几时吃过这种苦。

    庄父不由地沉默了下来,他们家里只有四个人,好歹能吃个七分饱,而兄长家上上下下十张嘴,只有五个劳力,他原本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可儿子还没成年,这种担子哪能落在他身上呢!

    这天晚上,一家人难得敞开了肚皮吃了一顿饱的。

    后面几天,天气突然恶劣起来,连着风又是雪的,连出行都成了困难。

    还好村里只是被雪封了路,正好大家的年货也备好了,除了担心半夜下大雪把屋子压塌,对村里人倒是没太大影响,唯一要做的,就是每天清早起来把屋顶的雪给清理掉。

    过完年,雪终于化了。

    生产大队那边传来一个消息,将有一批知识青年要下放到各个村里。

    第23章 七零年代重生

    五十年代末, 各地就掀起过返乡的热潮, 号召知识青年回到家乡支援建设, 这部分人就是早期的知青, 也叫作返乡青年。

    这一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后来俗称“插队”,就是让城市里的知识分子深入农村基层去学习改造, 他们原本可能生活优渥,连五谷都不分,为了响应政策号召,被分批派往了全国各地的农村。

    为了安排这些知青, 村里用大喇叭通知了大家去开会, 要求每家每户都要派一个人做代表, 务必把上级的精神通达到位。

    会上村领导宣达了上级的指示,说这批知青是为响应政策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要乡亲们积极配合。

    大伙一听是城里来的,一个个觉得很新奇, 这城里的娃会长什么模样呢?

    农村的人很少出远门, 去过县里就叫见过世面了, 他们对大城市里的人和事都充满了好奇, 只听说他们都□□粮,穿得也体体面面, 住的是高高的楼房, 跟他们完全不一样。

    带着这种好奇, 大家开始翘首以盼。

    一个月后, 这一批十几个知青到达了柳河乡,分到泾柳村的是三男一女四个青年,大的二十出头,小的只有十五六岁。

    从牛车上下来,几个人全都面色苍白,看他们穿得很厚实,但还是一个个打着哆嗦,似乎很不能适应这里的寒冷。

    村长先是代表村民表达了欢迎之情,寒暄几句后就让四个知青介绍一下自己。

    先开口的是个叫张冬梅的女孩,她说自己今年刚满十七,高中毕业后主动要求来农村学习,一听就是个觉悟高的。

    而年龄最大的叫王强,今年二十二,他人如其名,长得很魁梧,原本是车间里的工人。

    和他相反,那个叫李诚的青年瘦瘦小小,大家以为他是那个最小的,不料人家已经二十,他原本是个印刷工,为了响应政策来了这里。

    而最小的是个戴眼镜的小伙,名叫周晨,他个子有一米七,长得比同龄人高很多,看着白净又斯文,笑的时候给人一种很腼腆的感觉。

    介绍完以后,就要安排他们的住处。

    村长说,原本给知青安排的是村里的库房,但过年下的那场大雪把库房压塌了一角,现在只能让这些知青先到老乡家里住着,等天暖和些把库房修补好以后,再把人安排过去。这期间,大队里会给这些人家一些补贴。

    听到有补贴,不少人家蠢蠢欲动,之前下雪让很多人家里都快吃空了。

    最后几个胆大的开了口,把那四人带回了家里。

    庄母原本也想带一个知青回家,庄恒走后,兄弟俩的房间还有一个空铺,她觉得空着也是空着,不如拿来换点补贴。

    庄熠正打量着那几个人,见庄母跃跃欲试,立刻开口打消了她的念头:“家里有外人不方便。”

    庄母一听,刚要迈出的脚立刻收了回来,她差点忘了!

    看过热闹后,村民们就散了。

    回去的路上,庄熠他们遇上了隔壁

    分卷阅读27

    分卷阅读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