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7

      回到前夫刚死时 作者:老胡十八

    分卷阅读267

    回到前夫刚死时 作者:老胡十八

    分卷阅读267

    时要在下面找东西,箩筐拿下来就放地上了。谁知道刚好有人来找他有事,他就先出去了,没想起来再放回去。

    等回来的时候才听丰莲说大双被“麻”到了。

    “乖乖怎么样?都怪爷爷,忘了把东西放回去。”又问医生怎么说。

    “没事,就当给她锻炼锻炼抵抗力。”

    唐丰莲也摸着大双小脸颊说:“怎么咱们大双就是手这么闲,怕是见坨臭狗屎都得翻个个儿看看的吧?”

    所有人哈哈大笑,她爸妈小时候都不调皮,怎么到她就皮得不行。

    还真让她说对了,大双的好奇心不是一个“强”字可以解释和概括的。家里大大小小十几间屋子,每一个角落几乎被她翻遍了,有一次在堂屋里翻电线,被李曼青狠狠的打了一顿,小手和屁股都打红了。

    有一次把装香油的壶弄翻了,半瓶香油“咕噜咕噜”流了一地,李曼青又把她揍了一顿。

    这次不用揍她了,因为她已经付出代价了。再见到那堆“蛇蛇”知道避开,忍住好奇心不去碰它们了。

    “怎么,这芋头花还吃不吃?”所有菜唐丰莲都做好了,只等这一样。她心里倒是非常想吃的,但侄女刚被“麻”了一回,自己就忙着要吃好像不厚道。

    “吃!不吃今早都白忙活了。”本来就是叫他们来尝鲜的。

    李曼青让大姑姐帮她看着孩子,自己继续用纱布包着手,把剩下的给摘了,再将不要的花蕊和筋筋皮皮啥的全扔垃圾桶,又把垃圾袋紧紧的打了两个结。

    既然要炖茄子,那就先化满满两大勺猪油在锅里,不用葱姜蒜,直接油热了炒茄子和芋头花,几秒钟后炒到茄子变色但还没熟,立马盛出来,放搪瓷盆里炖起来。

    说是炖,其实也就是隔着水加热,相当于蒸。

    半个小时后,浓郁的香味儿开始弥散开来。老太太刚进门就闻见,还奇怪是什么味儿呢。

    一听说是芋头花,也惊喜不已:“呀,曼青还会做这个啊,丰年他们小时候我做过几次,每次都把他们麻得吃不下饭。”

    唐丰莲配合的说起小时候的事来,说自己虽大了几岁但也没少被她妈“毒害”。

    李曼青胸有成竹:“没事,我今天做的不麻,妈大姐你们就等着尝尝吧!”

    所有人摩拳擦掌,刚把碗筷摆上桌,唐丰年带着几箱水果回来了。

    原来是他搞定钢材这块大头,心情畅快不少。出了煤矿就上拖拉机,回到县城的时候还一点不到。

    下了拖拉机就是菜街,旁边有卖水果的,见到绿油油圆溜溜的柠檬,他不由的想起去年吃的柠檬鸡。

    她媳妇儿做这些稀奇古怪得东西倒是挺好吃,他也不问价格,让卖水果的给他抬了一箱,又给买了几斤橙子香蕉,是两个闺女爱吃的。

    小双见到黄橙橙的橙子,立马气球也不玩了,过去抱着爸爸大腿要吃的。

    唐丰年心头大石落地,又见闺女这么亲他,真是说不出的畅快,洗了手立马剥两个给她们吃。

    李曼青见他眉宇间已经没了昨夜的那股郁结,知道应该是好消息,心情也跟着舒畅。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家常,真是好不热闹。

    桌上的菜都很受欢迎,尤其是那盆芋头花炖茄子,软软糯糯入口即化,香味浓郁还一点儿也不麻嘴,简直成了香饽饽,没多大会儿就见底了。

    大双嘴馋,也偷偷跟着吃了几筷,好吃得她眼睛都眯成小月牙了。等她妈妈发现她又吃了医生说不能吃的东西时,都已经进肚子了。

    作为一个曾经不易发火的人,李曼青觉着当妈真是种考验。

    等大家都走了,她才有机会问男人,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如果是平时她也不会有这么急切,好像一秒钟都等不了,但这次的可是大事,能成的话赚的都是以万为单位的。

    她不激动不行啊。

    “钢材已经妥了,下午再去看看水泥沙石,晚上不用等我,估计还得在外面吃。”

    只要事情能成,就是他天天在外面吃李曼青也没二话。

    接下来的事倒也顺利,消停了几天,他又连续早出晚归几天,终于在二月的某一天,他高兴的抱着孩子说“拿下来了”。

    拿下来了!

    李曼青也跟着大大的惊喜了一把。

    亲朋好友们都听说了,政府要以经济最发达的大渔乡为试点,先在大渔乡建一所能容纳一千人的学校出来,如果成效可喜的话就推广开去。而这项工作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要交给唐丰年来做,所有人都跟着开心。

    说是要摆酒庆祝啥的,唐丰年不同意,现在县里的招标情况还没放下来,让都低调点。

    唐家人心情激动的等待着,又过了几天,林老板接到通知,他中标了……相当于也就是间接的唐丰年中了。

    林老板投标投的是四十三万,拿到唐丰年手里是三十九万多,接近四十万。看着人家就从手里过一道,两个月的工夫就挣了三万多,唐丰年心动不已。

    如果,哪一天,他也能这样,就好了。

    不过,跟他们比起来,他还是更喜欢踏踏实实苦干挣钱,因为安心。

    为了避免麻烦,他暂时先挂靠在林老板的建筑公司下面,但运转资本人力机器啥的,公司里一概不管。

    机器他已经说好了,就租以前那大包工的用,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租过来还能挣点保养费用。而且,以前跟他屁股后面捡漏的唐丰年,这次居然敢直接跟他抢生意,他心头正恼着呢。

    唐丰年请他去了几次舞厅,又给他找了几个女人,还低声下气说租机器的事,也算给足了他面子,所以也还算没把这层关系给坏了。

    至于人力方面,唐丰年倒是不愁。一听说建筑工地招工,多少青壮年蜂拥而来,能不离家门就打到工挣上钱,谁还会愿意去外省?

    他挑着老实又能干的,家里有老有小的那种,招了五六十个。

    现在经济困难,必须把开支控制在最小范围,会计啥的肯定请不起。刚好大舅哥是最信任得过的,又读过高中,账目全权交给他管,两口子都放心。李曼青时不时也会抽空帮着看看,倒是不会出纰漏。

    刘家老两口继续干回老本行——种菜,大姐夫倒是没以前那么忙了,唐丰年把他叫去公司,往返于县城、大渔、云喜钢材厂间装卸材料。刘建国为人老实,做事又认真踏实,说多少就是多少,一两都不会少,把材料交给他看管,大家都放心。

    而跟着唐丰年一起去深市的几个男人,自然也死心塌地继续跟他混了。唐丰年把他们全部提拔成小工头,每人手下管八.九个工人,手把手把他们带出来,以后就是出去自个儿干,也是能独当一面的小包工了。

    倒是李曼青提了一下,要不把杜峰也叫来,

    分卷阅读267

    分卷阅读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