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4

      回到前夫刚死时 作者:老胡十八

    分卷阅读204

    回到前夫刚死时 作者:老胡十八

    分卷阅读204

    籽儿,两颗两颗的喂她们。酸酸甜甜玛瑙似的东西入口,两小只开心得眼睛都眯起来,不住的“啊啊”的叫。

    “这叫石榴,石榴,跟着妈妈说。”

    “牛牛!牛牛!”真好吃!

    “石——榴!”

    “牛牛!”真甜,还想吃!

    李曼青不知道她们是怎么把“石榴”跟“牛牛”联系在一起的,见实在教不会,也不急,反正现在已经会说叠词,比以前只会嘣单音节的时候好多了。

    好在是软籽的,也不怕消化不好。她自己吃了大半个,喂了小半个给她们。

    等她们吃饱了,米饭出锅,李曼青才开始洗锅炒菜。十二点半,老太太家来的时候,她饭菜也刚做好。

    连续两天,男人们把堂屋的墙给刷了,又上了层漆,分上下两层,以一米为界,上面是白乳胶漆,下面是清新的浅绿色漆。

    这么一刷,屋子瞬间就亮堂起来,即使拉上窗帘也不觉着暗。李曼青喜欢这种清新又明亮的色调,可惜县里没合适的窗帘,全是些花花绿绿的,最好是去云安市看看。

    夫妻俩一拍即合,决定第二天就上云安……带着孩子去。

    吃过晚饭,大双小双被爸爸举高高,架在脖子上去摘院里的葡萄叶子,去看院墙上亮晶晶五颜六色的玻璃碴子,去后头狗圈门口看大狗……反正想去哪儿只要用手指,爸爸就会像匹专属老马一样驼她们去。

    李曼青见她们开心,也就放心的出了门。

    出门左拐,顺着马路走半分钟,来到隔了六户人家的地方,敲敲大门。

    里头有个老太太的声音:“门没闩,进来吧。”

    “婶子吃饭了没?”

    “哦,是老唐家媳妇啊,我吃好了,他们还吃着呢,赶紧进去。”一面拉李曼青进堂屋,一面大声吆喝:“玉兰,给曼青拿副碗筷。”

    “婶子别客气,我吃过了。”李曼青赶紧把手里的满满一袋面包递给她。

    “这怎么好意思,你们面包可是要卖钱的。”屋里孩子一听“面包”赶紧端着碗跑出来,眼巴巴看着他们奶奶手里的塑料袋。

    透明的塑料袋,满得冒尖的小面包看得一清二楚。

    “去去去,你曼青阿姨靠这个挣钱呢,哪有给你们吃的,还不快滚进去吃饭?”一个年轻女人出来,正是前两天帮着李曼青说话那位,名叫蒋玉兰,是街坊杨家的儿媳妇。

    “嫂子别客气,我吃过才来的,家里也没什么,拿几个面包来给孩子尝尝。”

    蒋玉兰瞪了两个儿子一眼,拉她进屋,话题依然不离唐家那台大彩电。

    “妹子日子好过咯,你和丰年都能挣到钱,不愁吃穿,赶紧再生俩儿子,可就完美啦!”

    李曼青笑笑,“诶饶了我吧,光现在这两个就够我头疼的,要再生,那我就真成他们奴隶了……”把那晚孩子躲桌底下睡着的事给说了,两个女人围绕孩子的话题,越说越开怀。

    杨家婶子跟两个孙子已经上唐家看电视去了,李曼青就把来意给说明:“前几天听嫂子说想去云安,不知道去成没有?”

    “唉别提了,大杨他们厂里不得闲,我一个女人家也没出过门,这不,一耽搁就到十月份了。”她老公在冶炼厂找到份工作,也算有了固定收入。

    “那嫂子明天有空不?我和丰年也要去,想包辆车子,正好去的话有伴儿。”

    蒋玉兰一听,赶紧问他们去做什么,会不会耽搁他们办事,车子坐不坐得下。

    “没事,嫂子只管来,就是来三个四个的也不怕,咱们包拖拉机,尽够!”反正买了家具也得运回来,坐班车就运不了,干脆不如包拖拉机去。

    顺水人情的事儿,唐丰年也没意见。

    “那好,待会儿大杨回来我跟他说,正好这几天孩子放假,我把他们送娘家去,省得没人看着又闹心。”

    见李曼青疑惑,她解释道:“喏,隔壁乒乒乓乓的正搬家呢,忙进忙出灰又大,这俩臭小子又偏爱去人家跟前凑热闹,以后少了什么又说不清……让别去都不行。”

    她跟隔壁也是姓杨的人家吵过架,算是结仇了,现在那边的杨家日子好过,儿子给在省城买了楼房,老两口“狂得尾巴都翘上天”了,逢人便说杨家孩子没见过世面,进他们屋了。

    “我呸!就他们这德行,还想卖房子,老赖子!看谁敢买!”

    李曼青心头一动,因为隔得远了,她倒不知道同村有人要卖房子。

    “嫂子知道有谁来问过价没?”

    “村里两三家都来问过了,老两口赖着呢,说是少了一万一就不卖。我呸!也不瞧瞧他们家这土房子,连水泥地板都没,傻子才会买呢。”

    一万一……确实挺贵。

    如果唐家现在住的那座卖一万一还说得通,因为至少屋舍还算新,里头收拾得也干净。但杨家那房子,李曼青虽没进去过,偶尔过路也能看到,院墙四五个缺口不说,里头房子的承重墙也被风雨侵蚀得差不多了。

    再加村里人说的,老两口不讲究,猪鸡就养在后进屋里,好好的屋子养过猪鸡,人哪里还住得进去?

    人住的正经屋子据说也好不到哪儿去,再加没单独的厨房,他们做饭都在堂屋隔壁,烟熏火燎油盐侵蚀……根本没法子住人。

    要一万一确实贵了。

    但……她又不是要用来住!那可是比唐家现在住的还大的院子呢!不止院子大,他们房子也多,有三进呢,论占地面积的话,远远比唐家多出一半来!

    这不是刚需,是投资啊!

    李曼青眼睛一亮,也不耽搁,当即就回家去跟唐丰年商量。

    “嗯?咱们现在不是够住了麽?”男人不解,后进屋都还空着呢。

    “不是够不够住的问题,谁要住他们那房子啊,你没听玉兰嫂子说,里头脏得不成样子呢。”

    “那是要做什么?”

    李曼青险些脱口而出“以后会拆迁”,赶紧刹住心头的欢喜,小声道:“前几天上广场,听那些老太太说咱们县里要发展经济,以后咱们有老房子的农村户口可吃香了。”

    唐丰年一知半解,“放心,以后包工程来自己干,肯定不会让你们再过苦日子。”

    “不是,我说的不是这个。你想想,发展经济肯定要盖高楼吧?盖楼房得有地吧?莲花村的位置多好,以后肯定会盖到这儿来的,到时候咱们要是有地的话,像黄总那样的开发商……他们拿的地就是我们的啊!”

    唐丰年眸光一动,瞬间明白过来。

    他跟着黄总跑了好些地方,知道他常说的哪块地皮要拍了,哪块地皮又涨了……那可都是上千万以亿作单位的。

    他们买不起那么大块,但多存一点总没错吧?

    “就算以后卖不出去,把旧房子掀了,自己盖新房

    分卷阅读204

    分卷阅读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