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8

      画风清奇[快穿] 作者:洛大王

    分卷阅读218

    画风清奇[快穿] 作者:洛大王

    分卷阅读218

    莫名的泪意汹涌,听客们齐齐喝了一声,好!

    其他人听得晕乎乎,也随之喝彩。

    “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声音越发低沉,其间淡淡的沙哑并不让人觉得粗砺,反而刮磨着耳朵,一个字一个字落进听者肚子里。

    曲调悠长,蜿蜒中难免忧愁,常青声音却镇定下来,正是诸葛亮在思索退敌妙计。

    “我也曾差人去打听,打听得司马领兵往西行。一来是马谡无谋少才能,二来是将帅不和失街亭。”

    诸葛亮在城楼上,心中有些不安,或许还有些虚,若城破,则江山改姓,百姓流离。

    城中空空,缺兵少将,看见魏国大军来袭,愈发接近,即使知道上次战败的原因,也无事无补。

    诸葛亮镇定下来了,其他人却觉得慌乱。

    菜市口的人,能常常听戏的不多,识字的更少,空城计也并非是耳熟能详的故事。

    他们只想知道,一座空城,能否挡得住大军?

    纵然是常听戏的老戏迷,也凝神不语,觉得眼睛而被沙子迷着了,唱词都相似,好角总难求。

    “诸葛亮在敌楼把驾等,

    等候了司马到此谈谈心。”

    诸葛亮却是云淡风轻,悠悠然在城楼上坐下来了,等司马懿带大军过来,顺便笑言,欲与司马谈心。

    常青第一回没有去注意伴乐,也不担忧台下听者是否满意。

    只想唱出一个在城楼上观山景的诸葛亮。

    便任意地唱下去了。

    这一折《空城计》早就唱过了千遍万遍,词曲烂熟于心,信手拈来,此时心中无牵无挂,放开了一切束缚,分外潇洒,整段行云流水,倾泻而出,听者皆十分投入。

    “诸葛亮无有别的敬

    早预备下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

    既到此就该把城进,

    为什么犹疑不定、进退两难,

    为的是何情?”

    这一句唱完,嗓子愈发哑了。

    得与失,皆勘破。

    诸葛亮在城楼上淡然抚琴,邀请司马懿进去。

    然而,面对如此坦然友善的诸葛亮,司马懿却犹豫了。

    若是陷阱,便损兵折将。

    是否进城?

    听者们便也犹豫起来了。

    真面临这个情况,手下是几十万大军的性命,城楼上是对方足智多谋的军师好言好语相邀请,敢进城吗?

    连边上的刽子手都悄悄搓了搓手指,要是他,也不敢拿将士们的命、自己的官位去拼啊……

    赢则生,败则死,并不是在说两个人的命运。

    身后还有无数人的命运交相依附。

    “左右琴童人两个,

    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

    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

    来、来、来,

    请上城来听我抚琴。”

    常青唱的时候带着笑意,似乎在打趣那位带着大军的司马将军,谈笑间挖了一个巨大的陷阱,邀请对方踩进来。

    即使他跪在菜市口,身形狼狈,也像羽扇纶巾谈笑自若的谦谦君子,让人心中猛然一痛。

    诸葛亮再次邀请司马懿,这一回,司马懿却是真的定了心,完全不相信诸葛村夫的话,拔了大旗就撤军。

    天上不会掉馅饼,诸葛村夫岂会扫榻相迎?

    大军对空城。

    诸葛亮一折空城计,大军败退。

    常青唱完,菜市口周围的人齐齐愣了一下,再大声道好。

    掌声如鸣雷。

    常青这时候才明白,原来唱戏,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谭太监轻蔑地看着诸人,心想,空城计成了又如何?最后江山不也落在了魏国手中?不也是司马家得了天下?

    戏子就是戏子。

    皇宫内院,皇帝也斟了一杯酒。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梅先生一身贵妃扮相,恍若神仙妃子,眉眼平和而温润,那种被时间磨练过,愈发醇厚的温柔,让人无法挪开眼睛。

    唱腔极柔,又有些凄婉离愁之意。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梅先生唱完一句,又虚望半空中,仿佛天上真有一轮明月。

    然而这会儿是上午,天上只有一个滚圆的太阳。

    “皓月当空……”

    “恰便似嫦娥离月宫。”

    “奴似嫦娥离月宫……”

    这是《贵妃醉酒》里的一段。

    唐玄宗与杨贵妃相约在百花亭赏花,唐玄宗迟迟不来,杨贵妃哀怨哀伤,独酌致醉,心中怨愤又无可奈何。

    伴奏的乐器明亮而有韧性,与他的嗓音,唱腔完美融合在一起。

    眼见他忧愁多思的样子,皇帝越发觉得心里堵得慌。

    “玉石桥斜倚把栏杆靠,那鸳鸯来戏水……”

    梅先生完全没管那高台之上的帝王在想什么。

    他只管唱他的戏。

    委婉细致又缠绵温柔,仿佛这真是一位多情而痴心的贵妃。

    “金色鲤鱼在水面朝…”

    皇帝不自觉走下去,手里的酒杯跌落,滚到了地毯上,泅湿了好一片儿。

    “雁儿并飞腾…”

    “闻奴的声音落花荫……”

    “这景色撩人欲醉——”

    梅先生的手突然被皇帝抓住。

    “贵妃。”

    皇帝这一声唤出来,两人俱惊。

    “陛下。”

    梅先生抽手,恭恭敬敬跪下来,一时间寂静无声。

    “为何先生避朕如蛇蝎?”

    “奴生来卑贱,不值当陛下另眼相看。”

    将皇帝虚浮的心思陡然扯破,让其暴露在阳光下——

    而这人却一脸平静,无动于衷。

    皇帝抽了侍卫的剑,欲斩……

    却看见他神色安然,似乎毫不在意生死。

    “我知道是你,我认出你来了。”

    皇帝轻声说完,又剑锋一转,只斜斜顺着梅先生的手背擦过,落在地上,击出一声铿锵的响声。

    别唱那什么破戏了,管他什么恩怨纠葛,过往诸事皆不提,暂且安稳一段时日罢。

    然而那剑实在锋锐,几乎切断了梅先生右手四根手指。

    鲜血涌了出来。

    梅先生依然面色淡然。

    “奴的手伤了,不能给太后献艺了。”

    “那你就住在宫里养伤。”

    “我有一个晚辈,戏唱得不错……”

    “你倒真不客气,这会儿就开始提携晚辈了。”

    皇帝一边唤人来给梅先生治手,一边笑着打趣。

    “他叫常青,得罪了谭公公,今日午时三刻问斩。”

    皇帝的笑容突然消失。如今日上中天,三刻将至,这里离菜市口,尚且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朝侍卫头子丢了金令,加了句,

    “去,提人,快些。”

    姜萝看着行刑官的长刀,这会儿离常青有些远。

    分卷阅读218

    分卷阅读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