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

      王妃快陪我困觉 作者:贰少奶奶

    分卷阅读6

    王妃快陪我困觉 作者:贰少奶奶

    分卷阅读6

    糖葫芦......没过几天,小少爷便放弃了武侠梦,乖乖捧起了压在床铺下的《孟子》。

    李家小少爷确实是个可塑之才,在小吴不断坚持“教育”之下,逐渐从一个被夫子厌弃的坏学生,摇身一变成为与夫子同堂探讨博学的好学生。李家大爷在茶肆被来往客官奉承着,腰杆都挺了三挺,脸上的笑容更是遮掩不住,回到家便使唤账房拨给小吴碎银二两。

    小吴从李家大爷那里领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眉开眼笑甚是开怀,想着致富一定要趁火打劫...嗯,趁热打铁,于是着手开始了漫长的第二阶段——《中庸》研究课。小吴前世对国学颇有研究,言传身教这事儿最适合不开窍的小娃娃了。

    一日,李家小少爷一连吃了十串糖葫芦,转日捂着牙去了医馆。小吴说,呀,你看一口吃不成胖子吧,读书也一样啊。

    一日,李家小少爷在学堂与伙伴争吵学问,回家路上脸红脖子粗的生闷气。小吴说,呀,问句夫子不就知道谁对谁错了吗?读书也一样啊。

    一日,李家小少爷被当地小恶霸胖虎拉去掏鸟蛋,结果扭着脚悻悻归来。小吴说,呀,善恶美丑要学会分辨啊,读书也一样啊。

    ......

    一日又一日,李家小少爷吃惯了苦头,毫无反抗将小吴所有的话语听了进去。当他十岁顺利通过童试,并在短短五年“连中三元”之后,才懂得原来身边的人儿常说的“读书也一样啊”,是让自己终身学会“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一深刻真理。

    而后,小吴并没有因为李家小少爷步步高升而放弃原计划,当他居于鼎甲之首仍未放弃第三阶段——《论语》精修课以及第四阶段——《大学》体验课。三省吾身,九思其行,李家小少爷想明德于天下,任重道远着呢。

    小吴:伦家的钱袋子要丰满,还需要少爷坚持不懈的努力哦。

    当然,此乃后话。

    李家小少爷逐渐走上了“上的朝堂”的康庄大道,小吴功不可没,口袋也越来越沉。李家一时间风平浪静,院里上下里外一片和睦。

    可老话说得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李家大爷终因食肉太多,突染脚疾一病不起,而原本就磕磕绊绊的生意路,好巧不巧来了一只拦路虎。

    李家大爷:小吴救世主,快快现身!那个,痛风疼死人啊!

    作者有话要说:  唐小王爷: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小吴:我一心只想赚钱。

    作者:这两章主要介绍了些背景,如果宝贝们不喜欢可以往后翻,后面会更好看~

    ☆、跟着小吴去搞事

    冬雪煮茶,风味尤佳。漫长的冬季烈风飘雪催人逐暖,李家茶肆迎来一波又一波茶客,伙计们日日烘茶烧水迎来送往礼仪周到。

    西山茶园秋茶迎来丰收不假,李家售茶生意往来也不减。因最早收的夏秋茶合了太后的口味,李家便呈了十担送往内廷。茶香不怕巷子深,贵族官宦跟风相约去李家买茶,酒肆客栈也争先凑把热闹,再加上李家茶肆马象游龙,因此刚过了正月李家茶库售卖就见底了。

    西北风转走春风拂过,细雨霏霏又缠绵,西山茶园的茶树顶尖已有青黄色点缀,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再过七日就是清明,采摘明前茶的好时节又到了。管家前脚刚送走前来买茶的老主顾,后脚便急匆匆赶回李家大院。

    “出…大…事了!”管家喘着气,断断续续将噩耗带来。

    李家大爷正在书房中查阅帐本,头也没抬回了句,“慌什么,有何大事!”

    管家缓了缓,擦把汗继续说。“刚才西市三街的丁掌柜说,今年不再进咱家明前茶,说是南山茶园那边搞了新茶色,叫什么‘口唇茶’…除了丁掌柜,已经有五位老主顾去了南山,咱西山的明前茶恐怕……”

    “什么口唇茶?南山的老金不好好卖茶,成天搞些奇怪的东西。”李家大爷放下手中的账本,厉声说道。

    “据说老金搞来了一批尚未及笄少女,用口唇采茶,炒成后放入胸前熏制,独有体香…因噱头十足,大批量订单都流失到了南山。金家西市茶肆也在大肆传扬此时,大爷,小的认为咱不能干坐着了...”

    李家大爷听完,头已经昏胀。

    金家乃胡商,初来长安时是靠着香料、丝绸发家。李家老爷病逝后,李家大爷曾一度一蹶不振,不管不顾茶园生意。金家20岁少爷金富贵钻了空子,在南山开辟了一片茶园,在行市上与西山对抗的不亦乐乎。

    胡商本就惯常淫巧,卖茶总能卖出花样,去年才请了胡姬伺茶,今年又搞了个少女采茶,专惹得少年郎光顾。

    李家大爷心里闷道:知道的以为是个茶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妓坊呢。

    可不管怎么说,金家折腾一通,确实耽误了李家的生意。

    坊间一直有“明前茶,贵如金”的传言,李家明前茶求早求珍,因着产量少烘制精细,年年未开卖就售罄一空,今年竟是无人问津。四月还要采摘“二春茶”“三春茶”,收成下来能有百十来担。

    李家大爷发愁,茶肯定是要采的,可怎么卖呢?

    李家大爷想着事儿,嘴里可没闲着。可能祖辈世代遗传,李家好吃到了极致。结果雪上加了霜,李家大爷终因太贪嘴,犯了脚疾,疼的整个人直冒冷汗,生意上是想顾也顾不得了。无奈只能招来小吴,看看这精明的小娃有没有好的辙子。

    李大坎嗤之以鼻,七岁小娃能有什么能耐,还不如让我去金家干上一架,出口恶气爽快!

    小吴被叫到李家大爷床前之前,正研究怎么用手里的三十两碎银搞件大事。听及李家大爷说的,本来没甚精神的眼睛瞬间有了光亮。

    好事啊!小吴我又有了赚钱的好机会!

    小吴别的不会,经商是有所研究的。前世的她也爱钱,因此在研发岗时总想跳槽到销售岗,所以平时没少研究营销战略,虽说没有多少实战经验,但看过的案例,研究的相关课程可不少。碰到茶叶滞销这种小问题,小吴不是吹牛,分分钟给出一百种解决办法好伐。

    帮忙是帮忙,利酬是利酬。

    小吴心里有底,脑子就开始打起了算盘。手里的三十两碎银只能够勉强维持两年,想要脱离李家,出去搞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还少不了李家大爷的扶持。小吴从床前一转,站在李家大爷面前悠悠开口,将想法说了出来。

    “大爷,小的有妙计可将李家面前的局势扭转,大爷尽管放心小的去处理,您在家安心养病便可。但小的有实话要讲,小的在李家饱受恩公照顾,本应该踏踏实实做牛做马还恩情,但小的不想甘愿在院内看着李家生意日渐衰微。”小吴作了作

    分卷阅读6

    分卷阅读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