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

      贵女天娇 作者:奶油馅

    分卷阅读18

    贵女天娇 作者:奶油馅

    分卷阅读18

    不能科举入仕,书读得再多也是枉然。”

    “能唱能舞,擅长琴棋书画,才是正途。你……能识文断字就够了。”

    “别太出挑,在这里,太出挑的人,容易被盯上。”

    “你娘是个很有才情的人,你像你娘,也像韶王殿下。但你现在不是在韶王府……如果你还在韶王府,日后封个郡主,谁也不能说你什么,才貌双全的郡主不用等及笄求亲的人都能踏平门槛。但这里是教坊,你的身份……不能引人注目。”

    义父一遍又一遍的说,甚至还动过戒尺,打过她的手心。她反抗过,反抗的结果就是差一点被朝中最喜娈童的大臣要求。

    那次,义父罚她跪在娘亲的牌位前,整整一晚上没有和她说过一句话。

    那之后,她就明白,教坊司,不是能让她读书识字的地方。

    看着呼延骓脸上神情,赵幼苓微微垂下眼帘。

    不一样了,这辈子不一样了。

    “我识字,所以想多读点书。书里的世界,很有意思。”

    她喜欢读书。她知道女子读书不能参加科举,更不能入仕。但书里的东西,更教会她很多。

    上辈子的无奈,未尝没有因为书读的少的缘故。

    她若是看的书够多,知道的东西够多,也许,她能做的,就不是受人约束,而是主动地踏出回大胤的脚步。

    呼延骓沉默半响,忽然笑了:“好。”

    他走到书柜前,随手抽出一本,丢进她的怀里:“我不爱看这些,你要看就看,不用问过我。”

    赵幼苓低头,书页微卷,也不知被人翻阅过多少次。

    第13章

    呼延骓给的痛快,还真的就把满书柜的书都借给了赵幼苓。

    只一点,不得带出毡包。

    他嘴里说的是不爱看这些,可赵幼苓看得分明,这一柜子的书,没有一本是簇新的。

    问过泰善,她才知道,呼延骓对这些书,颇为爱护,只是……他当真不识汉字。

    见她满脸诧异,泰善微微一笑,道:“殿下的确不识汉字。”

    只是这些书,有些是当年呼延骓生父带来戎迂的,有些则是呼延多兰公主从来自大胤的商队手中购得。他再不识汉字,这些都是一份念想。

    而殿下之所以能说的一口流利的汉话,也是因公主之故。公主……公主在世时,一直盼望殿下能识得汉字,日后好去大胤找到生父。但显然,直到公主抑郁而终,殿下都没生出过这个想法。

    是以,殿下虽不舍这些汉书,却也恨着那个抛妻弃子的男人。

    泰善的回答让赵幼苓多少有些吃惊。

    她只知道呼延骓这个人在后来投靠了大胤,隐约也听说过他的身世,却没料到他竟然不认得汉字。

    赵幼苓再去看毡包里的书柜,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呼延骓很忙,回了部族后,几乎没有在自己的毡包里待过半个时辰,偶尔回来屁股还没坐热,就又有人急匆匆来找,紧接着毡帘一掀,人就又出去了。

    赵幼苓沉默半晌,问:“那我……若是要读书认字,殿下是否会不悦?”

    就呼延骓那张脸,俊美中生的几分咄咄逼人的气势,不笑时鹰目凛凛薄唇紧闭,若是被惹恼了,便是不说话,一双眼睛也如寒星般透着叫人入骨的冰寒。

    她不怕这人,可也不愿触怒他,平白令自己的日子变得坎坷起来。

    “明日且有从大胤来的商队。”泰善看了看天光,“殿下已经嘱咐了,你要的纸笔文具,明日去商队那儿买。”

    “钱……”

    泰善沉吟了片刻,将人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笑笑:“殿下替你出这笔银钱,日后你好生伺候便是。”见赵幼苓脸上并未露出多少喜色,泰善微微一顿,这才道:“殿下身边从不近人,你倒是头一位。”

    呼延骓身边有没有人,赵幼苓不知道,前世的时候也没从叱利昆那儿听到过这些。

    她如今只知道,自己这是又欠了他一份情。

    这晚的呼延骓,没有回毡包休息。听说是有母马要生产,他连夜带着人守在专门辟出来的马用产房里,整整一夜没有休息。

    到第二天天明,赵幼苓就听说,昨夜生产的那匹马难产了,呼延骓亲自动手,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帮着把小马驹生了下来。

    商队一早就来了。

    赵幼苓没有等到呼延骓回毡包,便被泰善带着往商队处走。

    大清早的部族,人来人往,男女老少都有。可老的老,少的少,仅有的壮年男子看起来却大多不是年纪偏大,就是身有残缺。

    不像叱利昆的部族,精壮年众多,看起来个个都是行军打猎的好手。

    商队的到来,显然也让这些人脸上喜气洋洋的。

    泰善话不多,一路走着显然也没顾及赵幼苓人小腿短走不快,一边走一边还有旁人与他打招呼。赵幼苓略有些吃力地在后面跟着,走着走着,耳畔一片喧哗人声,商队的地方到了。

    这支商队,来自大胤。

    大胤的商人总有胆魄惊人的。哪怕吐浑攻破大胤半边江山,大胤天子不得已南迁避难,仍旧有人敢冒着丢掉性命的风险,带着货物,出关入草原继续做和往年一样的生意。

    等从大胤带来的货都卖完,他们就会带着从草原各部得来的东西,再返回大胤,高价卖给那些勋贵。

    风险虽高,可收益也不低。

    自然,就有人敢冒这个风险去做。

    只是赵幼苓没想到,这支商队,竟然会摸到呼延骓的部族——她从来的路上就发觉了,这位骓殿下的部族偏远得很。

    但也许正因为这样,所以当商队来到部族,这里的戎迂人才会将他们的到来当做是喜事,是一场盛大的集会。

    这样的一场集会和赵幼苓想象中的不一样。

    永京城里的集会,总是人流如织,街巷两旁店铺林立,果脯、竹器、笔墨、香油,应有尽有。便是街角最寻常的小货郎,也能叫人围得水泄不通。哪怕如今天子难逃,她也想象得到,在那新的都城里,一定也有了一样的集会,一样的热闹。

    再看这边。

    大胤南北的干果都有,还有不少方便储存的吃食,以及南北方的丝绸毛料、纸笔文具……无所不有。

    这些都是草原各部没有的东西。里头还有不少小孩儿玩的小玩意,像是做添头用的。

    这些商人倒不是非要银钱。戎迂的银钱在大胤不通,得了也难用出去。便有了以物换物的法子,拿些商人认为等价的东西,就能从他们手里换到想要的。

    部族里的男人女人操着吐浑话向商人问价,有半大小子急匆匆跑走,又三五成群地抱着东西跑回来。那些商人同样说着吐浑话,却咬字生硬,有时候只能连比带划地解释,做完一笔生意

    分卷阅读18

    分卷阅读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