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

      七零娇娇女[穿书] 作者:为我撩人

    分卷阅读192

    七零娇娇女[穿书] 作者:为我撩人

    分卷阅读192

    么一小团子呢,一眨眼都要嫁人了,以后还会有她自己的小团子,想想心里便很有不舍。

    哪怕对江寄余是满意的,但是在姜可可要出嫁前,还是会非常舍不得,这是做父母的心,会忍不住多想,会不舍,会担心她嫁人之后生活不如意,疼爱孩子的,在孩子的人生即将迈入新的阶段时候都会忍不住想太多。

    好在姜可可是贴心小棉袄,虽然不懂姜远鹏夫妇的父母心思,但还是很乖巧地尽量去陪伴他们,早上一起吃早餐,晚上陪父母散步或者聊天看电视,夜里也跟妈妈一块睡,像朋友那样谈谈天,用实际行动表示哪怕要嫁人了,她还是他们的小棉袄小闺女嘛。

    这样的行为倒是很大程度上能安慰到姜远鹏夫妇。

    于此同时,她的文化公司也提上日程,因为房子还回来的有栋房子是距离学校不会太远,简单找人拆过在搬几台办公桌,差不多简陋的办公室就能做完。

    姜可可搬来是打算自己找弄台打字机再找个打字员的,但是后来一想又太麻烦,弄打字机的手续也很复杂,还得跑关系,索性就全部外包给出版社,以文化公司的名义跟出版社合作,这样也是正规化的。

    出版社是本地的出版社,一些新创办的杂志也是跟出版社合作,姜可可不算先列,因此这事也不算麻烦。

    现在要做的,便是招聘工作人员。

    因为姜可可不打算亲力亲为,所以除了从学校招聘实习编辑,也想招聘成熟的编辑,她在报纸上刊登了招聘广告,是之前江寄余刊登厂子产品广告的那家报纸,自从给江寄余刊登广告并且没有出事后,他们报纸正式恢复了接广告,不少厂子也学江寄余在上头刊登广告。

    像这种刊登招聘信息的广告,则要比较便宜,一条信息大概五十块就可以。

    姜可可把自己的要求和联系方式以及面试时间地点都刊登在上面,希望能快点找到合适的人。

    不过在b市像姜可可这样贴出招聘的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文化公司,这是头一家,而上面写着的待遇从优这四个字,也是让不少人或怀疑或心动。

    对这种事私人的公司,b市许多人还是不太敢相信呢,尤其是有铁饭碗的,但是没有铁饭碗的又不一定是合适的。而且看到待遇从优这四个字,谁也不知道这个‘优’是什么标准,不少人直接放弃,但也有人尝试着相信。

    那天姜可可是在带院子的小房子那里进行招聘的,老莫夫妇和江寄余都过来陪她,充当面试官。

    赵婆婆本身是教中文系的,对这事也比较感兴趣,很乐意帮姜可可这个忙。

    于是,那天来应聘的不少人都把老莫夫妇当作是发布招聘信息的人,没想到是姜可可这个年轻人。

    不过面试也是有条不紊地进行,先是把大家的简历收上(这一点在招聘信息上有标明,需要一份工作简历),没写的人也可以在旁边的桌子上拿上面的纸张现场写,主要包括学历和相关工作经历和薪资要求。提前准备好的人则可以根据到来顺序安排。

    但来面试的人也就十来个,其中好几个还是没有真材实料过来碰运气的,这种人一开始就会被pass掉,然后筛查下来,也就五个人还算可以,其中两个是办过一本蛮有名的杂志,但是在十年文化运动的时候也每次撑住,停刊也停职了。

    后来复职,但是工作做的并不顺畅,限制很多,便有些灰心丧志,这次看到文化公司的招聘信息,两人也是一起讨论商量了许久,才决定过来看看的,若是合适,那他们便一起辞职。

    这两个真是姜可可撞大运捡到宝了,这样的履历放在后世也是人才,能在b市还没那么开放的时候来应聘她的私人公司,真是可以说是幸运。

    因为后面还有其他人,所以姜可可便暂时没有跟他们深聊,表示最迟明天会跟他们联络,可以留下联系电话。

    再有其他三个人,一个是美术学院刚毕业的,他被分配到其他省份的小单位过去,心有不甘,便想过来面试,姜可可看了看他带过来的画稿,暂且决定也先留下来看看能不能负责美术编排的工作。

    还有两个便是刚回城待业的知青,一个男的一个女的,都是属于没考上大学,较晚才有回城机会的那一批。

    面试了一下,姜可可只留下了女知青,她二十来岁,还没结婚,在乡下也没有婚姻牵扯,文字比较细腻,但是心性比较坚定,目光也是坦荡荡的。

    至于那男的,姜可可完全是想到了以前在塘边村时候的那个廖志明,感觉有点儿自视甚高,而且在江寄余问他在乡下有没有媳妇的时候,眼神明显慌了一下,这样的人姜可可是不爱留下来的。

    知青回城,多少人抛弃乡下媳妇和孩子,不管他多有才,对于这种人姜可可都欣赏不来,并且不想给他机会在公司任职。

    就这样筛查一下,最终便只有四个人是合适的。但是这样姜可可也满足啦,反正最初她的公司铺的太大,可以慢慢来,尤其是那两位人才,有他们在姜可可觉得自己大概可以放心。

    全部人离开后,姜可可几个大概讨论了下,便初步决定要他们,薪资方面也简单讨论一下,差不多就把事情敲定。

    等这边弄稳妥,缺人手再去学校招实习编辑,一件件事情来,也不会混乱。

    不过姜可可不知道,她觉得撞大运捡到的那两位‘宝’,却正在爆发家庭矛盾。

    第124章 结婚

    八零年, 内陆还没有沿海那么开放,哪怕是首都,要辞掉公家的职位去干私人企业,那在外人听来也是傻子一般的做法。

    “要是你辞了单位的活,中途那家公司办不下去了,你怎么办?”陆昌茂的媳妇半点都不赞同,公家的职位是可以转让给别人没错, 但是她家三个儿子,给谁是一说,最怕是私企倒闭,陆昌茂怎么办,以为还能从儿子手上拿回工作吗?三个儿子两个成家了都有自己的心思, 剩下个小的也到了说亲年龄。这工作给出去的简单, 拿回来可有得爆发家庭矛盾。

    孙振宇的媳妇更是如此,儿子虽说可靠,但是对她来说男人更可靠,男人赚的钱她可以全部把控在手里, 儿子赚的钱还不是要给媳妇,到时候私企倒闭他们老两口都没工作,岂不是要看儿子、不,儿媳妇脸色过活?

    两人的媳妇都不同意这件事。

    陆昌茂和孙振宇有些发愁,不是说家里由婆娘作主, 而是十年文化运动时候, 都是自己媳妇陪在身边, 陪他们吃苦,没得说就不体谅她们的心情,而且他们的担心也并不无道理,要是公司倒闭了,那以后还真是不知道怎么办。

    而这些考量,也是许多人不放下铁饭碗去经商的原因。

    于是

    分卷阅读192

    分卷阅读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