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

      云中谁寄锦书来 作者:微云烟波

    分卷阅读61

    云中谁寄锦书来 作者:微云烟波

    分卷阅读61

    锦书梳了个飞燕髻,然后又取了同样是一套的翡翠玉兰耳坠给锦书戴上,然后又穿了一身薄水烟芍药曳地凤尾裙,腰间系了一串万事如意结压裙,锦书瞧着镜子里头的人,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就这样吧!”

    锦书可没有饿着肚子去奉承别人的心,因此,接下来慢条斯理地用过了很是丰盛的早膳,为了预防万一,还用荷包装了几样不会掉渣的点心,准备回头饿了,再填填肚子。

    等着吃过了早膳,宋嬷嬷过来问道:“娘娘,要叫人抬了步辇来吗?”

    锦书算了算距离,然后摇了摇头,说道:“我一个刚刚嫁过来的皇子妃,还没正式册封呢,坐步辇难免轻狂了些,直接走过去吧,也正好消消食!”

    宋嬷嬷听了之后,也便答应了下来,不过,皇子妃出行的排场还是要有的,别的不说,前头没个喝道的,叫人冲撞了,那可怎么办。电视剧里头,一个妃子出来,身边就带了个把两个小宫女的,实在是太不靠谱了,那是最低等的采女御女的待遇。作为皇子妃,虽说还没册封已经被默认的郡王妃,出门没能一脚出八脚迈,根本就撑不起架子来。

    因此,锦书这一出门,前头两个小太监开路,身边又带上了一个嬷嬷,两个一等宫女,两个二等宫女,这已经是精简过的了,按照宋嬷嬷的意思,应该比着当日陈芳的派头,毕竟,陈芳虽说是嫂子,但是跟锦书一般的身份地位,她能带上那么一堆人,难不成锦书就不行了?

    不过,锦书都觉得如今这么多人就已经很多了,因此,坚决不肯再添了。

    锦书她们院子隔壁就是四皇子楚循的院子,那边可是一大早就有动静了。

    陈芳可比不得锦书清闲,上头还有个正经婆婆呢,秦昭仪原本以为儿子大婚了,圣上会给自个一个体面,叫自个能够晋封一次,坐上淑妃的位置,哪知道,圣上就像是忘了这回事一般,这叫秦昭仪心里头一直不得劲,难免有些迁怒陈芳这个儿媳妇。

    陈芳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才进门没多久,就刷满了贤名,天天到秦昭仪那里晨昏定省,陪着秦昭仪说话,伺候秦昭仪用饭,生生将秦昭仪比成了一个恶婆婆,在外还不能说陈芳一个不字。

    真要说起来,虽说是正经的婆婆,但是,隔三差五地去请个安也就是了,天天过去,立马就衬得其他人不够孝顺了,别的不说,太子妃那边,也没天天去给贤妃请安啊!

    当然了,真要说起来,太子妃的位份也与贵妃相当了,贤妃虽说是生母,也未必受得起太子妃天天晨昏定省就是了。只是陈芳这么一来,就显得大家都难做了。

    陈芳倒是很有耐心,秦昭仪那边也不白担了这个名头,怄了几日气之后,干脆就心安理得地将陈芳当做寻常儿媳妇一般使唤了。

    锦书对此简直是难以理解,锦书可不乐意没事给自个搬个祖宗上头,尤其,你如今天天这般孝顺,日后若是稍微有个差池,其他人就要说,好哇,狐狸尾巴藏不住了,那副孝顺模样装不下去了,这是何苦呢?陈芳这般好名,除非她真能装一辈子,要不然,迟早要栽在这上头。

    因此,虽说听到了隔壁的动静,锦书也没有效仿的意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都省心。

    长乐宫离皇子所还是有些距离的,锦书体力算是不错了,走到那里,也觉得微微有些呼吸急促了,她平缓了一下呼吸,又叫春燕看了一下自个的仪容,瞧着没毛病了,这才请长乐宫的宫人通传。

    锦书来得不早不晚,九嫔中已经大部分人都到了,正妃里头,德妃一向摆出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因此,从来请安就没迟过,这会儿也已经到了。

    锦书对着德妃与九嫔中的几个行了礼,德妃这边受了,那几个嫔却还是还了半礼。

    德妃笑道:“老五媳妇来得真够早的!”

    锦书装出一副脸红的模样:“德母妃取笑了,我是晚辈,本该早来的,结果还是落在了后头,实在是怠慢了!”

    德妃笑道:“这也怪不得你,皇子所离这边远着呢,不比本宫,长阳宫离长乐宫就是走几步路的距离!再说了,你都算晚了,还有比你更晚的呢!”

    锦书只是抿嘴一笑,没有在这事情上头纠缠。在长乐宫宫人的指引下坐了下来,德妃也就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跟锦书说着话,这边德妃正说着什么自个什么时候能娶媳妇呢,那边,秦昭仪也过来了,陈芳就跟在秦昭仪身边扶着秦昭仪。

    秦昭仪生得颇为明艳,这会儿笑吟吟地给德妃行了礼,锦书也起身给秦昭仪行了礼,秦昭仪却是拿大,也没给锦书还礼,只是笑道:“原说本宫这儿媳妇够孝顺的,却是叫人抢在她前头了!”

    这话说得颇有些不像,陈芳面色不变,口中说道:“母妃说的是,是媳妇怠慢了!”

    锦书赶紧说道:“嫔母实在是折煞我了,我哪里比得上四嫂呢!”

    秦昭仪也不搭话,直接就在陈芳的搀扶下坐了下来,陈芳也松了手,然后坐在了秦昭仪身后。

    陆陆续续的,先是太子妃来了,没多久,贤妃与贵妃也一前一后来了,又是一番行礼,这才各自坐了下来。

    长乐宫的宫人虽说送上了茶水点心,但是也没人有要用的意思,就在那里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话,贤妃跟贵妃因为太子三皇子的事情,一直不大待见对方,两人一贯针锋相对,贤妃的嘴皮子显然比不上贵妃,没多久就落了下风,太子妃刘氏也没有帮着婆母的意思,只是如同老僧入定一般坐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一声不吭。

    这也是难免的事情,太子妃一直无子,在太子那里也没多少脸面,东宫没有嫡子,贤妃也不是什么多有教养的人家出身的,背地里头,常说太子妃是什么不下蛋的母鸡,刘氏再能忍,也是不乐意忍的,反正她这个情况,太子落了难,她是逃不掉的,太子上了位,她也未必能讨到什么好处,她两个女儿都不小了,都封了郡主,过几年就要陆续指婚,日后就算是太子失势,两个女儿也未必会受到多少牵连,因此,刘氏也没什么好怕的,只要太子能熬到两个女儿出嫁,她还有什么好在意的呢?因此,也懒得在许多事情上头费心,做出一副贤妻良母的架势来,做给谁看呢!

    刘氏这般,更是惹得贤妃气恼,正想要说几句指桑骂槐的话,那边,皇后出来了。

    跟贤妃比起来,皇后其实跟太子妃更有共同语言,大家处境都差不多,当然了,皇后起码熬到了圣上登基,即便是到了如今,皇后即便无宠,但是圣上那边,依旧是对皇后还有些维护的,并不许人真的怠慢了皇后,而太子妃呢,日子可就难过得多了。起码圣上再如何,也不能逼着儿子亲近嫡妻不是。

    皇后对太

    分卷阅读61

    分卷阅读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