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7

      回到乡村的悠闲日子[种田] 作者:一碗苦蒿

    分卷阅读67

    回到乡村的悠闲日子[种田] 作者:一碗苦蒿

    分卷阅读67

    些生疏,及至后来聊多了,也便渐渐熟悉起来。

    这些日子萧楠也不得空闲,老爷子给她找来了两个石匠,是一家人。说来也巧,请来的石匠恰好也姓石,年龄都有六十以上了,因此萧楠唤两人一个石大叔,石二叔。关系远了,辈分不好叫,就按着年龄来了。

    叮!叮!叮!

    山谷里,錾子有节奏的敲击石头,一条条纹路均匀的横亘在一块块长条形的石头上,如同一个经过岁月沉淀的老人,布上了愁苦的皱纹。

    两人身后,横七竖八的摆放着各种乱石、碎石,凿好的石条正整整齐齐的叠放在一起。

    “石大叔、石二叔,先歇歇,坐下喝口水!”

    萧楠把井水湃过的绿豆水用大碗倒出来,一人递了一碗。好在他们一开始就是坐在大树底下凿石头,空气比较凉爽。

    “闺女呀,咋个不把那些大石头凿出来?”石大叔问出几天来纳在心头的疑问,他们一来的时候,萧楠就嘱咐一定要先弄那些碎石、小石头,大石头还要留着。这大石头留着有什么用?摆在那还占地方哩!

    “大石头留着好看呗。”萧楠笑着回答,那些大石头她还真舍不得,小时候在上面翻来爬去,裤子都磨破了好几条,都是童年的记忆哪。

    石大叔摇摇头,搞不明白这些娃子心里想些什么,罢了,还是把自己的分内事干好吧。

    七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刚刚还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忽然间便闷雷滚滚、倾盆大作。

    一行人匆匆跑回家里,还没坐上半刻钟,雨又停了。

    笑骂几句,该做什么的就去做什么,实在奈何不得老天爷。

    这个时节,正好到了吃嫩玉米的时候。

    乡下可不像城里,还有大棚种反季节蔬菜瓜果,要是大棚也无法满足的话,还有冻库这个大作弊器。要想吃到刚从地里掰回来的玉米,难喽!

    萧楠也是好多年没吃到过家乡的嫩玉米了,自从上了大学,夏天基本都没回来过,后来出社会上班了,那是更忙。

    不过她们这里一般不称玉米,都是苞谷苞谷的叫。

    种来喂猪或者卖的的黄苞谷种子,村里人多数会到粮站去买良种,结出来的玉米大的都快有婴儿手臂粗,长得也长,一个棒子上的苞谷粒起码有好几百粒。

    要是自家吃的糯苞谷,那花样可就多了。有的投便宜,也会去粮站买良种,这种种子结出来的要么只甜不糯,要么只糯不甜,很少两全;因此有的人家,就会自己每年留种,这种传统的种子结出来的苞谷只有成人巴掌长,胖乎乎的,又甜又糯,汁水也足。

    其做法也简单,把糯苞谷剥皮洗干净,直接整个丢到柴锅里,掺上一两瓢山里流出来的泉水,盖上盖子,大火闷煮。等煮熟了,捞出来搁在筲箕里,想吃就直接用筷子插进苞谷内部,然后开啃!

    这天,两个石匠有事没来,萧楠又懒得煮饭,于是她带着一串大狗小狗,迎着热浪,去阿爷家蹭饭。

    刚走到坝子边,萧楠就看到嫂子端了一筲箕的糯苞谷出来。

    周小丽把筲箕放到桌上,回头就撞到进门的萧楠,道:“哟,来啦,快来吃苞谷!”

    萧楠也不客气,先是抓了两个,用菜刀切成几坨,一只小狗丢一个,由着它们叼到坝子外慢慢啃。

    然后自己找一根筷子串起一个苞谷就吃起来。

    萧楠啃苞谷的速度极快,一顿至少要啃五六个,吃得她嫂子每每看到,都止不住咋舌,连连感叹。

    周小丽也就是萧楠的大嫂,小的时候家里穷,苞谷饭吃多了,到现在看到苞谷,还是忍不住心里性反胃抗拒。眼看萧楠吃了一个又一个,周小丽无语的扯扯僵硬的嘴角:“小楠,少吃点吧,等下该吃不进去饭了。”

    “嫂子,没事!我胃口好得很!”

    萧楠拍拍肚子,表示自己的胃还空着呢。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自从她回来之后,那胃口,完全是蹭蹭蹭的往上长,以前吃一小碗的饭就够了;现在要是没个三大碗,那一下午肚子轰鸣声铁定不带停的。

    关键是还不长胖,这一点,让萧楠甚是满意。因此现在她吃东西,完全是肆无忌惮。

    萧仲强回来这么多天,吃得好,睡得好,一双儿女家人也都健健康康的,心情愉快,原本瘦不拉几的脸瞬间像吹膨胀了的气球,鼓得胖乎乎的。

    他也从筲箕里捡了一个苞谷,坐到门口的板凳上,一颗一颗的旋下来扔嘴里;和萧楠狗啃式的吃法一对比,显得极其斯文。

    话说,他从小就喜欢缀在阿爷身后,学习编竹子的各种方法,不爱和童年人一起出去摸鱼捉虾掏鸟蛋,性子文静得像个姑娘。

    他不仅学会了老爷子的所有编制方法,还自创各种稀奇古怪的样式,编制材料不单单用竹子,路边的野草、刮苗、嫩棕叶等等都是他的编制材料。大到席子背篼,小到蛐蛐笼、蚂蚱,甚至玫瑰花都能编出来,出了名的巧手。

    为这,从小还不知被多少人笑话过,一个男娃儿,居然比女娃还手巧。

    但这喜好吧,并不足以让他以此为生计,加上又不是读书的料,很早就出去打工了。打工的过程中,遇到了当时也在厂里打工的周小丽,一来二去渐渐熟了,最后一拍即合干脆的结了婚。

    萧楠瞥了几眼斯文吃苞谷的堂哥,眼睛突然有点酸疼,总算发现自己的动作太豪迈粗鲁,悄悄收敛了几下,其实说到底也是吃得差不多了。

    于是掇了一根苞谷坐到萧仲强跟前。

    “仲强哥,回来感觉如何?”

    近距离观察堂哥,发现他居然长着一个瓜子脸,皮肤也挺白的,要是戴一副眼镜,颇还有些书生气。可惜偏偏是个学渣!萧楠心里暗暗吐槽。

    “还能咋样,当然是好呗!”萧仲强笑着回答。

    一听这话,萧楠立刻升起了和他谈谈的欲、望。

    “那你觉得咱村里的竹产品又发展前途么?”萧楠问得也干脆,直接问出了自己心中最想知道的一个问题。

    她觉得吧,光一个卧龙湾卖竹子做的东西,如同在大海中丢了一颗小小的石子,连个水花兴许都当不出来。偏生她们这一片地区的竹子还挺多的,特别是挨着住家人户的地方。

    这个问题萧仲强也在心里暗自琢磨过,毕竟他想回来靠着这个吃饭,也想实现自己心底的那个愿望。想了想,他一脸正色的对萧楠说:“发展前途是有的,关键这还得看竹子质量和编竹的人的手艺啊!”

    两者绝对缺一不可,缺了其中一样都不行。

    不过说起来,除了她们卧龙湾这边的竹子产生了变异之外,周边下游的那些竹林竹山多多少少也产生了些微变异。这主要还归功于萧楠时不时的浇潭水,竹林没

    分卷阅读67

    分卷阅读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