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

      故人叹 作者:李煜是赵匡胤的好丽友

    分卷阅读9

    故人叹 作者:李煜是赵匡胤的好丽友

    分卷阅读9

    得缺失了什么。

    眼前是朱红色的牌坊,名为万息馆的一个茶馆,进去之后发现有人在说书,他便饶有兴致地在附近入了座。听却只是听到了一句。

    看这战事,我看南谨必定是不保了。

    周寻心中慢慢刺痛起来,那人继续说道:北漠的领主说了,拿下南谨指日可待,那日我们全家老小都要收拾细软逃去其他国了,谁知北漠又说,只攻京城长安,其他只要不负隅顽抗一律不杀,愿降者皆以北漠百姓之礼相待。

    这时有人嚷了起来:你的意思是要我们都叛国投敌?人群顿时骚动起来,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

    那人也不反驳,悠悠看了他一眼,胡子一吹,说道:如今周丞相已不在,而坐在高位的那位如此暴政,滥杀无辜,你见那王承离的下场没,明明不是必攻之地,愣是让大将军去了那风城,差点尸骨无存!如此的昏庸的君王,南谨到今日也算是要到头了。

    众人听后,也不知要说什么,一时间有点安静。周寻听到这里,似乎看到了那飞扬眉目的少年,嬉笑着对他说咱两是不是当初给抱错了?

    承离,如今你还愿如此的守护下去么。

    他想起了那一日躺在床上的样子,苍白,眼中的所有光彩都消失殆尽了般。

    但是他说,他不悔。他悔的是自己最后没有死在沙场上。

    他愿将他父亲守了一辈子的江山继续守下去,哪怕自己的生命终结在沙场上,就如他父亲一般。

    但是他可知道,他尽心尽力守护的江山,最后也不过是他人觊觎的一件物品,主人爱惜的方式不对,最后也是要入了他人的手中。

    他怎么就看不透。

    这无休止的战争不仅磨去了王侯将相最后的坐观看势,也让苍生黎明失去了对帝王的最后一点希冀。一切都即将翻篇,周寻阖目,脑中王承离的脸朦朦胧胧,最后清晰起来,却是另一个人的脸。

    幽深难探究竟,黑色的,仿佛沉淀了天下所有的颜色,化为了那一片虚幻。然后那虚空中,慢慢的,勾画出一个轮廓。

    少年时微挑的眉,扭过头去视线还是粘在自己身上的眸,画面一变,那个少年坐上了最高的位子,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一切都变了,唯一不变的是那人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

    那人该是怎样扛着自己的一身骄傲,看着谨明帝传给他的万里江山如何的被侵占,被血洗礼,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倒下去,也许最后陪他的人,都没有。

    他轻轻的叹气,敛了眉目,结帐后走出了茶馆。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洛阳城,鹿韭居。

    这是个专门品茶的地方,每隔一间,皆是可单独饮茶的空间,洛阳牡丹花茶最为盛名,每日来这里的人只多不少,然而北漠的兵火袭了长安,离战事更远的洛阳也闻到了亡国的味道,所以今日的客人更是少到了零星。

    小穆又被分配到了雅荷间,每日的每日,都是同一个人来这里喝茶。那时一个青年,

    那青年长得温和,但是眉间总是透出些锐利来,他坐得极为端正,挺拔的如同青松古木,笔直的身形,如同外面的风沙一般,带着难以直视的气势,无端让人觉着这人是个沙场饮血,久经沧桑的将军。

    可惜腿竟然是不完全的的。

    敲了敲门,听到了低沉的一声请进。嘎吱一声,小穆推开门,悄悄的走了进来,手中捧着瓷盏托,茶托上是玉色的茶杯。

    这个奇怪的客人每回点的都是洛阳花茶。

    洛阳花茶最为出名,但也经不住日复一日的喝,更何况,这些日子城里气氛极为紧张,剑拔弩张一般,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便能让人收拾了细软往西逃去。

    放下茶盏,他退出去之前又瞅了眼青年。他还是端正的坐着,盯着桌上的茶看的出神。

    每回都是这般,喝之前都要看上半天,像是能看出花儿来。

    他摇摇头,吊儿郎当的回了前院。

    待他走后,青年端起手中的杯子,青瓷为底,浅浅的水纹荡着几瓣黑红,隐隐又浮出一点紫白。清香半凝,杯中浮起的热气氤氲了他的眼。

    谁知昔日的大将军王承离,谨昭帝赏了黄金千两,确是拿着这些钱,去了洛阳。

    只为看尽周寻未能看到的风景。

    他记得那人最爱喝洛阳花茶,明知花瓣表面会引起过敏,说什么功效良多,比如活血通络,镇痛止咳云云。

    他还能想起他说这些话时候的神色,一如既往地洒脱,一如既往地坚持己见,丝毫不被他人左右,他是如此的坚持自己的判断,无论对错,虽然一直以来他也没见他错过。

    他深吸了口气,渐渐的将手中的茶饮入口中,清苦中带着香甜,让他有种要流泪的冲动。

    城将破,国将亡。天下之大,满目皆是疮痍,北漠的铁甲强势的要将南谨攻破。

    今日已到长安,洛阳的平静又能维持多久。

    就让他在最后的日子里,品尽牡丹花,尝遍洛阳茶。

    北漠的兵马已驻扎在长安城外,离得再远也改变不了敌人的刀锋已经逼近了整个长安城,人心惶惶而无法抵挡。

    从固守到反击,南谨最终也成为了当初的北漠,外面顶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旗号,底子不用说明,事实已经**裸摆在你的面前,容不得你去思考一番这其中的意味。

    各自的野心已经足够明显,只是南谨,已无力回天。

    兵临城下,经营多年的王朝最终也不过归了别人,是是非非,分分合合,朝代交替,江山自由定数。万人之上的皇帝,最终也逃不了满殿皆空的命运,最后的最后,竟无人陪他走最后一程。

    座下已无人,无论是宫女,还是太监,还是侍卫,都已逃得逃,弃暗投明也有之,呵,何其讽刺,何其辛酸。洪弈低低的笑了起来,笑得胸口发疼也抹不去自己脑中的那个身影,幽幽静静,一瞬间的流光都要随了那人,飞去天外,还是入那地狱,都不会有自己的存在了吧。

    他怔怔的握住那个玉杯,还是同样的形状,却像是蒙上了一层灰色,再不复当日的色泽。 都说玉通人性,就连陪着他的最后一个东西,也要嘲笑着这盛世浮生中渺小的他么?

    他想起了那日的登基大典,万人之上的帝王,权力握在手中,从此这世间再无任何自己不愿被束缚的约束,他自以为天下都掌握在他手中,谁知到头来,也不过落得这么一个结局。

    手一挥,他以为自己还是那个君王,但是依然他举起玉杯,对着空荡的宫殿。

    即日起,大赦天下!

    膝一跪,也许他也已知自己不再是君临天下的君王,声音回荡在殿内,无人应答。空气弥漫着的是如死一般的枯寂,他抿了抿唇,目似看向虚空,无边无际的冰冷让他的身体渐渐颤抖起来。

    西边的屏风静静映出一个修长的身影,伴着烛光,那身形瞬间高大起来。他看着那人举着玉杯,他还举着那个玉杯,但那不是掌握天下兵权,生杀掌握在手中的那个玉玺,那只是他曾经送给他的玉杯而已。

    苍生百姓的血,染红了整个城,昨日还繁华依旧的城门,已经是风沙漫延,几步之内,尽是尸体林立,何其无辜的人,何其无辜的城。

    他看着那人说话时如痴如狂的神色,看着凄清的殿内传来的阵阵声响。

    曾经高贵严肃的在朝堂之上静静听着贤臣的建议的帝王,曾经带着群臣狩猎,那英勇果敢身影让南谨君臣信服的帝王,如今清清冷冷一个人窝在宫殿里,像个被抛弃的孩子,明明负了天下,到头来像是整个天下负了他。

    如此的可怜可恨,如此的,让人难以言明。

    他向前踏了一步,摩挲地面的声音在整个殿堂里清晰可闻,年轻的帝王狠狠地颤了一下睫毛,缓缓抬起头来。

    红尘是是非非,被卷入了的命运如此不可挣脱,人在生,责也在身。那如千百年难见的回眸一般,穿过整个宫殿,似是穿过了他们的整个人生。起起落落,曲曲折折,生命中如同烙印般深刻的身影,彼此刻进了心里。

    他看着看着,晶莹的一滴一滴划过了脸庞,然后,缓缓地,如同洪弈缓缓地抬起头来一般,慢慢的走向了他。

    谨昭帝微微张了张嘴,闭上了双眼。

    那严重的色彩终是明明暗暗,最后化尽了最后一丝光亮。

    谨昭阳十二年,南北之争历时五年,南谨败,长安城入北漠囊中,谨昭帝自焚于养心殿,众人于灰烬中发现了另一尸骨,形似周丞相,自此,南谨不复存在。

    春日宴

    忽见少年飞扬眉目

    惊鸿一瞥定乾坤

    无端入了红豆相思

    是非成败皆定数

    情非得以,何苦续那前尘。

    何以图一念

    无奈君自无悔无任酹

    情若至终情累情相醉

    到头来

    空蹉跎,叹那流光苍老

    青山依旧

    历史仍付流水东逝去

    作者有话要说:

    分卷阅读9

    分卷阅读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