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4

      锦堂香事 作者:浣若君

    分卷阅读144

    锦堂香事 作者:浣若君

    分卷阅读144

    爷我脸没破相吧。”

    骡驹瞧着他一脸胡子横生,两颊深陷,瘦脱了相,蜕光了毛的野狗一样,点了点头:“瞧着已经没相了。”

    陈淮安深吸口气,又缓缓吐出来,摊成个大字在河摊上:“那完了,你家嫂子是不会再要我了。”

    却原来,是为着这个。

    这段日子,他们东奔西躲,在戈壁滩上忙着实验火器,虽说吃住都不错吧,到底因为劳苦,全都瘦脱了相。

    而陈淮安的相貌,以男子来论,阔朗大气,便一件直裰,也满身风骨。可有一点不好,只要胡须长一点,瘦一点,真真儿的马瘦毛长,又仓惶又寒酸,再兼他昨夜一夜从凉州府奔赶至此,又受了伤,简直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骡驹瞧他伤心成这个样子,只得又违心的夸了两句:“大哥的相貌,没得说的,就连方才咱们救的那位公子,于逃跑之时,还不忘赞您,虽说一介书生,但相貌堂堂,顶天立地,一瞧就是能成大气之人。”

    陈淮安苦笑了笑,一把掰上骡驹的手腕,道:“走吧。”

    他这辈子,也不可能有葛青章一般如花似玉的面庞,还是省了瞎折腾吧。

    作者有话要说:  葛青章:凑不要脸,纵欲过度。

    陈淮安:我要说我这脸是憋青的,有人信吗?

    第94章 书生擅武

    三日之后, 凉州府大都督府。

    二皇子朱佑镇由大都督林钦陪同,就在正殿,等候救他性命的那几个书生。

    朱佑镇生于宣宁三年, 肖蛇, 而今年恰是个蛇年, 也是他的三十六岁本年。

    大明的国境线, 北不过宣府卫, 但是西边,却一直要到永昌卫,而塞外这一片大平原, 朝廷一直很重视,因为它算是除了两淮之外, 最大的粮食产地。

    朱佑镇代父巡边,却不料居然遭遇一场绑架,可以说是吓掉了魂魄,不过, 他虽生于优渥, 但为人心思镇定冷静,经过三天的休养, 已经缓过来了。

    不一会儿, 救他的三个男人, 陈淮安,齐高高,骡驹, 还有在永昌卫布□□的王金丹,就全来了。

    早在来之前,林钦便给朱佑镇解释过,说这王金丹是秦州知府家的大少爷,自幼喜欢钻研火/药,自己研制出来用鸽子粪,桦树灰,以及尿液等物治成了火/药,因要找个试炸,才会悄悄在永昌城外布火/药阵,谁知居然阴差阳错,就帮永昌卫解了一场围城之困。

    真相是否如此,自然可以留待后察。

    但他冒着杀头的罪试治火/药,误打误撞下就成功抵抗了一场外夷的入侵,却是实打实的。将功抵过,这时候肯定也只有赏,没有罪了。

    听说王金丹自幼喜武不喜文,而父亲又逼勒着他,要他读书,他才义气用事,跑到边关来,朱佑镇一笑道:“既是如此,本宫准你从此在林指挥使手下当差,你若愿意,就拜他一回,从此认认他为主帅吧。”

    王金丹一直以来跟着陈淮安跑前跑后,想要的就是这么个机遇,可以让他从此弃文从武,在沙场上争功名。

    有皇子发话,他爹王世昆那儿自然就没什么话说了,所以他当即一拜,便算是参军了。

    比之解了围城之困的王金丹,朱佑镇更感谢的,是于匪阵中把他救出来的陈淮安。

    这人昨日初见时,一件青直裰,高高大大,相貌朗朗,深投朱佑镇的眼缘,再兼他于匪阵中生生挡刀,朱佑镇可谓一见如故,直接站了起来,走至陈淮安面前,瞧他绑着绷带的左手尚且屈在胸前,显然是伤到筋骨了,遂道:“但不知淮安想要什么,无论要什么,只要本宫有能力,一定替你办到。”

    陈淮安道:“小生一介读书人尔,家业虽小,倒也够用,除了读书报国,没有任何贪著。至于读书,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是个须得苦学,自悟,方能成材的事业,所以淮安无任何所求,只要殿下安全就好。”

    这话答的敞亮,再兼他面相大气,声调高昂和悦,笑的既谦和,又不卑不亢,引得朱佑镇忍不住又是一声赞:“想我大明,徜若人人能有淮安的身量,又有淮安的心性,沧生百姓,又何愁国门之悬,羌人之乱?”

    殿中一众指挥使们听了,当然是无不点头,称是。

    *

    大都督林钦站于一侧,他的侍卫长胡传,就在他身侧站着,正在耳语。

    “他家妇人名叫罗锦棠,就是给您送酒的那位。至于三天前大闹都督府的,应当就是这陈淮安,他们从送酒,到救二殿下,肯定皆是早就谋划好的,但不知,是什么计谋。”胡传说道。

    林钦闭了闭两道锋刃似的浓眉,依旧紧紧盯着陈淮安。

    这个人,头一回在净土寺相见,烂麻白披,简直就像个乞丐。

    他心中唯独的一念,就是觉得这男人配罗家大姑娘,简直是天道的不公,无眼。

    但今日再看他,一件直裰,于男子中难得的俊朗相貌,一股龙腾虎跃之势。

    书生擅武,能从马帮手里把朱佑镇给救出来,极度的诡诈。

    至于罗家大姑娘,锦棠,锦堂,却原来,他一直难以问出口的闺名,就在酒坛子上,多少回吃酒是抚过,锦棠二字,真真儿的好名字。

    他道:“此事,你接着打听。”

    胡传应了一声,悄悄的退了。

    *

    仙客来客栈中。

    锦棠洗了两件儿自己的衣裳,搭凉在屋门外,坐在院子里的石几上正在吃樱桃,磕着瓜子儿,瞧着脸肿胀的有些过分的葛青章里里外外的,收拾俩人的行李。

    此时正好晌午,住宿的客人们皆在院子里坐着吃茶,说闲话儿。

    前两天发生在永昌卫和宁远堡的战事,自然最为人门所津津乐道。

    锦棠听人们说王金丹于永昌城外是如何试炸□□,一条火龙腾天而起的,而陈淮安又是于宁远堡,于匪军阵中如何救的二殿下,形容的惟妙惟肖。

    一场大战消泯于无形,始作俑者黄爱莲,却没有被任何人提及。

    毕竟她一直以来都是隐在幕后,也没人见过她和貉台的往来,而朝堂之事又那么复杂,锦棠真要跑到林钦那里去告发黄爱莲,也不过死的更早而已。

    于锦棠来说,只要永昌不破,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吃罢了樱桃,洗了把手,她正忙忙碌碌的收拾着行李,葛青章走了过来,说道:“妹娃,今儿早晨还剩了些饼,你要觉得饿,就吃了它。”

    锦棠总叫葛青章追着喂东西吃,早烦了,更何况肚子饱的什么一样,连忙道:“表哥,我最恨吃饼子了,你快自己吃了它。”

    葛青章笑了笑,道:“那就留着,万一路上你饿了,又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呢?”

    这人是贫家孩子,天生的

    分卷阅读144

    - 肉书屋

    分卷阅读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