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外交无小事

      日本国使节进入关中了。

    这个消息的传递速度极快,一时间,整个长安好像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等待着这上百年未曾朝觐中原王朝的日本使节。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不是中原王朝对他的重视程度有多高,而是举国上下都以为这是件十分新鲜的事,所以对他的重视程度也就成了一种无意间的行为。

    司礼监的官员们忙碌个没完。

    有些只是将前朝的旧物搬出来加以创新改造,就成了大唐的礼节性的国家性的外交制度。

    凡外国使节觐见,必须向皇帝行三叩九拜的大礼。

    其实说这句话无可厚非,泱泱中华帝国的皇帝陛下,在任何人的眼中都是要比其他小邦君主高贵尊崇得多。

    但制度是制度,想法是想法,实际却是另外的一层意思了。

    这不是为了显摆我大国国外,你的大国有国威,我的小国也有,双方的核心焦点问题就是我们的国格是否一致,人权是否平等,我们虽是小国,但小国有小国的礼节。

    未必是我们不尊敬你,只是,我们的使臣对大唐的皇帝行三叩九拜之礼,自然可以。但有朝一日大唐的使节去了日本,能否对我天皇行如此的大礼呢。

    这就是问题,也是礼部官员们一直在研究的核心问题。

    这日本国按照旧制,就是我大唐的藩属国,如今虽然上百年断了联系,可他们现在派出使节,明摆着就是要和我大唐在读联姻的嘛。

    是啊,你要联姻可以,这就必须要拿出诚意来。

    你们的国王必须要由我大唐皇帝亲口册封才行,就是他来不了现场,他们的使臣也得将这诏书带回去,行个册封大殿什么的,这才对啊......

    日本的前队使臣团已经进入长安,但这只是负责前期的筹备准备工作的,不代表其大使的真正意图,但一些繁杂的礼节性的事物也要在这些人中先行准备。

    距离使节入京还有三日,眼看着这边的日本使节已经入了潼关,而这边的准备工作双方各执一词,还没有真正形成什么共识。

    言玉的要求是,这次使臣觐见陛下,必要要像当年盛唐时期的规模和制度一样,就将他先照搬过来使用,待到日后,再慢慢加以改善修缮。

    但这显然遭到了日本先行代表团成员们的反对。

    他们认为,日本国虽小,但是自古都是自成一国,虽然他们在百年前确实连年不断地朝觐大唐,但此大唐非比大唐这句话确是没有说出口来。

    现在物是人非,中原王朝又号称了大唐帝国,确实如此,但历史传承不同,他们现在的天皇也是刚刚登基的,不懂前朝事物。

    所以一是这三叩九拜的大礼怕是行不成了,二是日本国进献大唐国的物品称之为贺礼,而非进贡,三是两国各自修书,当堂交换国书,盟约两国睦邻友好,永不相犯,且两国为兄弟之国。

    这不是胡扯吗?

    是啊,王爷,老臣也以为这些小个子日本人尽是瞎扯,这些人很难对付啊......

    你告诉他们,他有他们的要求,我有我们的原则,我大唐帝国的原则就是,一是日本国的国王决不能称之为天皇,就叫日本国国王,而这个国王的头衔必须是我大唐王朝所承认的皇室合理继承人才行,必须要我大唐皇帝册封,每代新的国王继位,第一件事,必须来长安接受册封,否则,我大唐王朝一概不予承认。二是两国为宗主国与番邦国的关系,这个绝对不能变,日本国视自己国力强弱,每年向我大唐朝觐,大唐也向日本国馈赠同等价值的货物,以示优容,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别人给我们送两头牛外加一些土特产,我们就要回赠别人一座金山银山的事。三是这三叩九拜的大礼是必须要行的,若是不行也可以,现在就通知前方负责迎接的官员,我摄政王说了,日本国特使不必觐见,就地驻扎,什么时候将这几件事情想清楚了,再来朝觐不迟。

    这......

    就这么办......

    老臣遵旨......

    这些原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日本国的使臣团真的就地驻扎下来了,在长安城东侧一百里开外的地方。

    负责迎接的官员将摄政王的这些要求告诉日本大使的时候,藤原纪香那白肌如玉的面颊上确实显示出了几分恼火。

    恼火就恼火,事还得办。

    他们驻扎下的道理就是,这事情我们做不了主,得要派出快马回国请示天皇陛下,等待陛下的命令。

    我去......

    回国请示天皇,这TM一来一回得多久,我们这些人,大大小小的官员一众也跟着你们在这人眼巴巴地等着不成。

    这样不行。

    但对方说了,等不到天皇的旨意,他们确实是不能进长安城的。

    那就让他们等好了。

    可,王爷,他们等是等得起,咱们等不起啊,他们的人现在都撒出去了,几百号人围着他们几十号人转,我们的时间也耗不起啊,难道这一来一回半年之后,再迎他们进城。

    再说,像这样的事情,一旦拖得时间长了,朝野内外议论纷纷,还以为我们拿不下他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样,这样的言论一旦传出去,对我们礼部来说倒没什么,可王爷您的威名可就......

    少拿我当挡箭牌,这本来就是你们礼部的事,这点儿小事都办不好,协调不了,难道还要让我一个摄政王亲自出面协调不成。

    老臣这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那个女人她就是......

    哼!

    我就不相信我倒是治不了你......

    哦!对了王爷,还有件事情,老臣要早早地禀告才是,这日本国使臣进京陛见的消息现在是举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北方的契丹大辽和东北的女真诸部怕也是闻风听到了什么消息,前几日派出他们的官员与我方接触,也要效仿着这次日本使臣觐见的法子,派出个什么使团来觐见陛下,这个......我们是接还是不接。

    他们也要觐见?

    是啊,不过老臣以为,这觐见并非是什么坏事,虽然我大唐在一些边境地区,与这两国之间还时常有些摩擦,但他们肯俯身前来觐见我大唐皇帝,也能看出,他们也是将这仗打够了,看着日本国使团觐见,也要执意凑一把热闹了。

    哦!等等!竟有此事!

    不如这样,他日本的使臣不是还要商议等着他们国王的御旨吗,那就趁这个机会,赶快联系北方的契丹人和女真人,就说我大唐十分愿意与他们建立外交关系,他们应该尽快派出使臣团来我长安觐见。

    而且还要放出话去,就说我大唐现在正在准备将所有前来朝觐的国家分出个三六九等来,他们这两国的使臣团若是能在日本国的使臣团之前赶到长安的话,我们就是一等王国,但需要接受的条件也与日本的条件无意,需要我大唐皇帝的亲口册封。

    当然,这既然分成了一等二等三等就得有个区别对待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我们给回馈的物品,一等国加三倍,二等国加两倍,三等国就是不加,你送多少来,我回馈你多少。

    拿钱说话,有的时候怕是比冷冰冰的外交政策要灵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