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4

      半心 作者:七六君

    分卷阅读154

    半心 作者:七六君

    分卷阅读154

    作。

    然而鼓声急急狂如骤雨,敲的却是武陵军的号令。

    徐英达亲自领兵,武陵军倒戈!

    ----------

    两月后的南阳城,这一早连笙才起,便听喜鹊在外头叫个不停,心知定然有喜报。果不其然,半日过后,就见军中信函送抵豫王府,称卫家军从平野一路追击,直捣黄龙,应是不日便将兵临永安。

    豫王一行,已然可以及早准备,重返京都。

    回京!

    豫王见信,大喜过望。

    第112章 卷二十一 回京(肆)

    平野一战武陵军临阵倒戈, 震撼朝野。

    兆惠大发雷霆震怒,沙场之上驰骋半生的金面将军,闻讯竟因气极险些没能站稳。卫家军几日奇袭, 已然折损了己方不少兵马, 如今八万武陵军,说倒就倒了, 八万将士!兆惠一气之下,传令要诛武陵军全军将士九族。

    但诛九族, 哪里还有天时地利留与他来诛九族。

    长恭与徐英达双双联手, 直击朝廷军大营, 朝廷军遭遇此次出征,最大一场败绩。重创之下,全军撤兵北逃。

    此是千载良机, 长恭怎甘放过,当即拍板,乘胜追击。

    而后这一追,便是一路通天大道畅行无阻, 于两个月后直抵永安城下。

    兆惠大势已去,大军兵临永安城,将京都永安围了个水泄不通。城门紧闭, 城中守军及见大军压境,皆是惊惶不安,正在猜想大军将于何时攻城的惴惴之际,却忽闻城外齐呼声声。

    卫家军并未吹响攻城号角, 反是高声齐呼,向城中喊话。

    初时那话音杂乱,又被周遭的闹哄哄掩盖住了,听得并不真切,渐渐地便觉身旁众人屏息安静下来,四下里满城寂静,外头的喊话声方才逐渐清晰起来。声声入耳,震得通身五脏六腑皆在回响,竟是卫家军在劝降。

    他们高喊降者不杀,与守城将士点名道姓,直言归顺之后利好种种。喊声齐齐,响彻四野。永安城中,非但守军,便连百姓也是人心惶惶。

    城外一连喊了两日,城里百姓士兵也一连惊恐不定,捱了两日。

    待到第三日再喊时,长恭下令再将话里辞令更改一番,只道今日独独再喊最后一日,日落以前,城门若是未开,卫家军便将攻城。届时城门一破,城中守军是死是活,便听天命,再非卫家军所能左右了。

    底下大将小将得了令,急急便传令下去。

    当此时,城外四方黑甲遍野,密密麻麻呈摧枯拉朽之势,卫家军的攻城车已然运到了城墙底下,炮塔架起,□□手蹲于阵前,整装待发,立于□□手后的万千甲士,依旧高喊。城外山呼之声,如雷贯长空,轰鸣不绝。

    城中渐而四起的焦躁情绪,却又因军令未下,不敢妄动,转而被濒死般的恐惧之感牢牢压着,一片死寂之下,是躁动不安的汹涌暗流。

    一片撼天动地的喊声里,长恭走出营帐,也到了阵前。双眸紧紧盯住永安城城楼,面色坚毅,眼里已然带了胜利在望的点点光彩。时已日昳,距这一日终了,也不过数个时辰了,卫家军以日落为期,再过不久,若永安城仍旧不降,只他一声令下,便再由不得他们。

    永安守军降或死守,而今于他来说都已是一样的。

    长恭回身望了一眼身后大军,黑压压的一片望不到边。他有大军在握,即便攻城,定也不出子时便可攻破城门,当年匆匆与此地一别,不想竟真就阔别了永安城多年,这一日结束以前,终于是要重返永安了。

    长恭心下感慨万千,再回首望向城楼,城楼之上,死水无澜。

    他眯了眯眼,日头渐渐往西,将要坠入西山以后,他昂首望着城楼之巅,缓缓抬起手来。

    平地而起的长风,吹开他肩上垂落的披风,披风一角扬于风中猎猎作响,长恭人在令台上站着,右手高高举过头顶,身旁万千将士倏忽屏息,竟是瞬而没了声响。

    刹那间,遍野呼号沉寂下来,千万双眼睛都在盯住他高举的手。只待那只手一落下,只要他一声令下……

    长恭越过头顶的手指暗暗发力,紧了紧,胸中长长呼出一口气来。他微闭了闭眼,右手就要顿落之际,却忽见永安城城楼顶上,扬起了一面白旗。

    四野俱寂,于这一片沉寂当中,古老厚重的城门闷闷传来“吱——啊——”的声响。

    城门大开。

    永安,降了。

    ----------

    连笙到京都时已是傍晚,车窗外远天昏黄,给旷野镀上一层归家的暖色,她抬首望向城门,恍然间忆起那一日离开京都的清晨。那一日清早的凛冽之意尚且记忆犹新,城楼上悬挂的卫大将军首级,人在城外等候长青出城的惴惴不安,转眼已是数年。

    数年过去,她终于又回来了……

    心中一时五味陈杂,便见几辆马车前前后后,驶入永安城门。少阳与她并坐一车,入城门后,车外的人便渐渐多了,连笙遂才又放下车帘,安然靠坐车中。

    马车行在石板路上颠颠簸簸,行了半日终于才停下来,连笙小心探头又往外张望一眼,却发现眼前不是别处,却是豫王旧时府邸。

    前方一辆马车载了豫王,身后另有一辆马车,是长青并墨白二位先生坐的,此时此刻也停在一旁,并未有往将军府去的架势。许是想先送了豫王与少阳,再行送他们几人回将军府,可是豫王与少阳,怎的又会回到豫王府中来?

    而今王爷身份已然不同,初时起兵,打的名号乃是清君侧,但听闻此次入京前,少帝却突发时疾,身子似乎并不大好了。朝中见风使舵,自卫家军顺利入主永安城后,明里暗里早已纷纷改作拥立豫王。当日少帝登基,便是仗了兆惠手握重兵,而今兆惠已然无权无势,被羁于天牢当中,少帝年弱又失了靠山,许是不久,应有一纸诏告,将要退位让贤了。

    豫王如今,不过人人嘴上并未说破,实则已是众人心知肚明的新君了——是以连笙感到万分奇怪,豫王与少阳,不入宫中,反回豫王府来?

    然而心头转念一想,又觉也是理所应当。少帝尚未退位,人还在龙椅上坐着,豫王怎好明目张胆,堂而皇之地住到宫里头去。

    于是心中又似豁然开朗,顾自笑了一声,等着安顿了豫王与少阳,她好随长青回将军府。只是人在车中坐着,就听前方一声“末将恭迎殿下”,隔着车门远远传来,是单庭昀的声音。

    连笙听见,心头一念乍起,可是长恭?

    想着才又坐不住了,急忙整理一番,回头扶了少阳下车。

    早已有伙计飞快来放了脚垫,豫王少阳并身后长青等等,一并下了车来。连笙两脚甫一落地,抬首便见单庭昀立于

    分卷阅读154

    -

    分卷阅读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