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

      半心 作者:七六君

    分卷阅读139

    半心 作者:七六君

    分卷阅读139

    伏于马上,边跑边喊,赶了也不知道多少百姓往城中心去。然而他绕城半圈亦是返去钟鼓楼时,却见眼前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片,他想也不想,丢掉马绳,飞身便登上钟鼓楼。

    兖阳城的钟鼓楼,楼兴三层,有八丈之高,长恭甫一登上去,瞧见底下乌泱泱的人群挤在楼前空地上,抬手便是一支响箭。

    响箭凌空骤然巨响,人群当场便安静了下来,皆仰着脑袋盯住那支响箭破云入空。

    一响未完,又是一支响箭直冲云霄而上。

    穿云箭响,万马齐发。

    长恭连发三支穿云箭,人群终于鸦雀无声,他旋即登上楼台,立于楼上振臂高呼:“众位!众位乡亲请听我一言!——”

    空旷钟鼓楼前悄然无语,唯余长恭声若洪钟,荡在半空。

    “在下!豫王高懿麾下,卫家军主帅卫长恭!——”

    一声话落,满场哗然,是叛军,叛军主帅竟然在此?当场几乎止不住的议论纷纷,皆在抬眼盯住长恭。长恭两手平置身前方按了按,竟又将全场喧哗之声压了下去。

    “朝廷封锁兖州,围困兖阳城,不分青红皂白,要置于兖阳百姓于死地,实乃惨无人道!豫王殿下于心不忍,令我亲赴兖州,随行大夫十余人,连日来于德仁堂中救死扶伤,众位乡亲亦是有目共睹。如今兖阳城中疫病已除,朝廷却充耳不闻,放火烧城!势要将兖阳百姓逼上绝路!”

    他振臂而呼,慷慨激昂,引得底下百姓更是群情激奋。

    “方才三支穿云箭已发,卫家军得信必定来救!我既身作卫家军主帅,也必当与城外兵马周旋到底,宁死以护卫众乡亲安全。只我一人身单力薄,唯望城中有识之士与我并肩,解兖阳之危急,救父老之性命!”

    然而这一番话一出口,满场的激昂之色却又骤然跌入谷底。

    没有人敢回应。

    与叛军之首并肩而战,这一举意味着什么,在场的皆也不是傻子,彼此都已心知肚明。如若和他一同反抗朝廷,来日即便活下来了,也难逃被冠上谋反之罪。谋反之罪,罪诛九族,没有人敢贸然涉险。

    然而正在钟鼓楼前鸦雀无声的当口,远处却突如其来,传来一声轰隆巨响。

    城中有一塔楼,不用泥水,只以木材建的,先时受了火箭射中,燃起熊熊大火来,此刻正因大火烧断基柱,轰然倒地。

    钟鼓楼前的百姓们皆被这一声巨响惊了片刻,忽然人群当中竟就有人怒吼一声:“他奶奶的还不如反了!天价的官盐吃不起,逼着人买私盐,吃死了多少的人!查不出来就封城,如今还想放火来烧个干净!老子今天就反了!反了还能留条命,不反真是把人往死路上逼!”

    那人大声咧咧地叫骂着,忽而又将两手高举:“姓卫的,你算我一个!”

    可不想他话音才落,人群里竟接二连三同时间一并起了数道呼声:

    “算我一个!”

    “也算我一个!”

    原本已是不满至极的兖州百姓,不过只因无人敢讲,谁也不愿做那出头鸟,是以全数压在心底,沉默了。心中敢想却不敢言,直到听见这人一声高呼,仿佛堤坝豁然被撕开一道缺口,汹汹洪流便再也抵挡不住。

    响应的声浪此起彼伏,长恭目露振奋之色,振臂一挥,令有志之士向前站到人群跟前。又择了其中青壮男子,单列一堆。

    当此时,白先生与墨先生登上钟鼓楼,协同长恭指挥调度。他二人立于长恭左右,一黑一白竟似神将,底下老百姓里当即有人认了出来,那位白衣飘飘似仙的,正是德仁堂里头那位观音!

    一时呼应之声更是陡然四起。

    连笙站在山呼的人群之中,仰头望向钟鼓楼上。

    楼台之上三倒身影,黑衣白衣随风猎猎,中有一人,连笙立于底下,望见他运筹帷幄镇定自若的模样,忽然只觉分外眼熟。

    夏日晨光照耀在他身上,于她眼里仿佛印有金芒万丈,金光耀耀,她倏然间便记起了,曾经是在哪里见过。

    ——赤海青山,司命府邸。

    那次鄞城城破,她身负重伤后,坠入梦里游历的那一遭。见到司命室中挂画,中有一幅男子背影,唯一的一幅男儿画像,是故她才多看了几眼。虽然不过一张背影,然而当时一见便分外笃信的,只不想因从梦中醒来,竟就忘了个一干二净——她曾于见到画像的当场,便已认出来了,那画中男子与眼前钟鼓楼之上,叱咤风云的这人,一模一样。

    九重天上英名赫赫的战神。

    连笙忽地一念而起,竟在无意间就瞥见墨白二位先生越过重重人群,望向她的目光。在数不尽的人堆里头,寻到她,深深望向她。

    连笙心中刹那而生,一种奇怪异样之感。

    周遭百姓还在振奋高呼,先时分明还在犹豫不决沉默不言的人群,转眼竟会愿意为之肝脑涂地。连笙在那一丝异样之感以外,又不觉也一并生出诸多慷慨豪情来。

    除去古稀妇孺,几乎所有青壮男子全站了出来,守着,只待长恭一声令下。

    长恭振臂一挥,高声下令——眼下朝廷兵马碍于瘟疫,定然不敢冒险进攻,兖阳百姓被困城中,便先要扑火救火。兖阳城不可废弃,必须尽快遏制火势蔓延。

    一呼百应,钟鼓楼前志士迅速分作四队,以钟鼓楼为心,向四方扩散。

    四方大火卷着房屋树木,烧红了半边天,近的尚且还有扑救的可能,远的却已呈沦陷之势。箭雨犹在带火射入城中,接连不绝,往往才灭下去的大火,只遭带火羽箭一点,便又死灰复燃。

    长恭立于钟鼓楼上,却只默默瞧着,等着。

    他在等,等一个信号,能教他判断是否应当反攻的信号。

    城中大火仍然肆虐,烧得满城皆是毕剥作响,仿佛烧不完的城池。众人面上毫不掩饰的焦急之色,亦都在翘首以待。长恭人在高处,自然看得更清楚些,煎熬了半个时辰过后,却就见那火势竟然渐而小了下去。

    清晰可见地小了下去。

    只因朝廷军的羽箭停了。

    长恭但见此事,迅速便派出一队人马,快马加鞭去往城楼上查探情况。那队人马跑出去片刻后回来,然而马儿都还未曾奔近,就已先行一步听到他们的欢呼之声:“是卫家军!卫家军来了!城外是卫家军来了!”

    大喜过望的欢呼之声。

    钟鼓楼前竟然爆发热烈鼓掌。

    单庭昀率一万兵马杀向兖阳城,长恭则亲率城中志勇之士杀出城外接应。

    封锁兖阳城的朝廷军,突遇两面夹击,迅速不敌,丢盔卸甲仓皇鼠窜。卫家军与兖阳百姓大败朝廷兵马,卫家军终于顺理成章,占下兖阳。

    相传卫家军入主兖阳城时,兖阳城中百姓竟然夹道欢迎。传言出去,

    分卷阅读139

    -

    分卷阅读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