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1

      我在红楼当天师 作者:约是

    分卷阅读91

    我在红楼当天师 作者:约是

    分卷阅读91

    元神也生出剧痛之感。他目眦欲裂,脱口道:“净化青莲!”

    他口中呕血不止,面上皆是惊惧之色,颤声道:“你、你是……不可能,不可能。”

    谢嘉树居高临下地望着地上的两人,不解道:“不可能什么?”

    见两人战战兢兢,却咬紧牙关不答,他不再询问,手中捏着几道符篆,冷冷道:“把玉儿的魂魄还我。”

    僧人脸色惨白,抬起一只手,将黛玉那缕魂魄捏在手心,色厉内荏道:“马上放了我们,不然,我就捏碎绛珠这缕魂魄!”

    谢嘉树闻言,面色彻底冷了下来,手无声无息攥住了僧人手腕,轻轻一捏,竟将他的手臂整个折断,而黛玉的魂魄已完好无损地落入谢嘉树手中。

    珍而重之地将魂魄收好,谢嘉树再次抬眸,却见莲花探出一瓣花影,癞头僧人的仙力霎时汹涌而来,源源不断被吸入莲花体内。

    不过须臾,僧人浑身仙力被吸空,面色更是惨白如死人。

    跛足道人惊骇欲绝,转身就逃。

    谢嘉树立刻打出一道灵气,灵气携带莲花气息而去,道人躲闪不及,被莲花花瓣牢牢粘住。

    莲花如法炮制,转眼将跛足道人的仙力吸空。

    莲花花身轻颤,满足地轻轻摇曳,慢慢重归谢嘉树丹田中。

    谢嘉树:“……”

    山中恢复一片寂静。

    谢嘉树将黛玉那缕魂魄捧在手心,目光中满是欢喜与温柔。

    下一刻,他想到黛玉会恢复全部记忆,心中又不可避免地生出几丝患得患失来。

    不知她可会……责怪他?

    ……

    另一边。

    贾母与王夫人连夜带着宝玉登上茗香山,不料车至半途,上空就降下雷霆。

    一群人心中畏惧,停止前行。见宝玉怔怔出神,贾母心疼地搂住宝玉,轻轻拍哄。

    直至一个时辰后,雷霆终于止歇。

    黑暗中,一道彩虹横跨半山,周围金光道道,云霞漫天,几乎将前路照的一片亮堂。

    众人被天降异象吸引目光,宝玉望着云霞,双目却忽然变得清明,他转头四顾,见到贾母,忽而一怔,漂亮的眸中慢慢流出泪:“老太太……”

    贾母等人见他能够认人,又惊又喜,围拢过来好一番嘘寒问暖。

    王夫人喜极而泣道:“天降异象,宝玉就恢复了,可见他深受上天青睐,得天独厚!”

    贾母连连点头,喜不自胜。

    贾宝玉却慢慢平静下来,轻声道:“我想出家。”

    众人一愣,刚刚浮上心头的喜悦霎时荡然无存。

    贾母拉住贾宝玉的手,轻声训道:“你这孩子,怎么能拿这种事混说!”

    她的手却在轻颤,因为她已察觉到宝玉的不同寻常。那种无悲无喜的感觉,令人感到那样陌生。

    贾宝玉之所以会浑浑噩噩,皆因他三魂七魄有一半被困在镜中,经历了幻境所制造出的一生。直到僧人身陨,方才得以脱出。

    王夫人惊得几乎站立不稳,瞪大眼,不可置信地望着贾宝玉。

    贾母沉默半晌,忽然搂住宝玉,在他耳边低声道:“你别胡闹,祖母去找你林姑妈,替你求娶玉儿,可好?”

    贾宝玉一怔,平静的眸中,缓缓浮现出一丝希冀的光彩。

    第61章

    苍疏斋。

    冬至前, 黛玉又画了幅九九消寒图。

    绘画讲究意境和笔墨自然,故而整整九九八十一朵梅花如何布局十分关键。黛玉这幅寒梅图不仅笔法趋于成熟,还兼顾了疏密、聚散、虚实,既清新自然,又不失章法。

    贾敏见了也连连点头,目露骄傲:“这画,很有些意思了。”

    一日一朵, 不知不觉, 消寒图已点了一半。

    谢嘉树到来时, 正好见黛玉搁下笔。

    因心中有事,谢嘉树有些沉默。

    黛玉见他一语不发, 心中没来由生出些许紧张:“你传音说有要事寻我, 发生了什么事吗?”

    谢嘉树欣赏着寒梅图, 略一踟躇, 转而说道:“你如今绘画功力见长,我也长大了, 何时重新为我画一幅小像?”

    黛玉眸中闪过一丝羞赧, 目光飘远:“看我心情。”

    谢嘉树眼底全是笑意:“那请问林姑娘,何时能有心情?”

    黛玉一本正经道:“看你诚意吧。”

    两人相视一眼,黛玉慢慢露出一个笑。她清澈的眼眸里荡开层层水波, 微微翘起的嘴角带着一丝狡黠, 又生动又令人沉醉。

    谢嘉树看呆了。

    他自小心性坚定, 做自己该做的事, 聪明且刻苦, 无论什么事,都力求全力以赴。

    他的道心,即“承担”二字。

    可是这样,他真的快乐吗?

    直到他遇到黛玉。

    现代虽资讯发达,却是一个利益至上、精神荒芜的时代。四面八方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大部分人习惯了理智、冷静,隐藏自我,去适应生活。

    就如他,外表如何谦逊温和,却为身边每个人划定了明确的距离,从不僭越。

    黛玉心中,却充满了爱与真。即使只是读书、作画,在她做来,也总是令人感觉愉悦。她或许还有些任性、骄傲、不通世故,却因父母的疼爱,比原著中多了一层柔软,还带了些与林如海如出一辙的文人精神,清高、真挚。

    于是,他的道心,渐渐变成了“守护”。

    当局者迷。这种潜滋蔓长的感情,却直到渡劫,才清晰地呈现于他面前。

    他怔怔出了神,黛玉望着他面上的薄红,心中也跟着一悸。

    在这一刻,她仿佛透过他总是云淡风轻的表象,望见了他不同寻常的腼腆、羞涩。

    黛玉也呆住了。

    两人静静对视着,都没有言语。

    屋中的地龙蒸腾起阵阵热气,熏的人欲醉,连大脑都开始跟着迟钝起来。

    谢嘉树深吸口气,轻声道:“你为什么喜欢我?”

    在将她的魂魄融合回去前,他忽然想问一问。

    黛玉见他神色郑重认真,将即将脱口的反驳咽了下去。她轻轻咬唇,脸涨的通红,眉眼含羞:“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她从小将他记挂在心中,又哪知何时心动?

    若非要理由,也许是因为即使在她年幼时,他对待她也不曾敷衍了事,而是真正地去了解她的心情,平等地对待她。

    谢嘉树一怔,坦承道:“我寻回了你丢失的一缕魂魄,若你恢复全部记忆,能不能,不要生我的气。”

    黛玉瞪大眼睛,不解道:“我为什么要生气?”

    然后,她反应过来,步履轻盈地走到美人榻旁,扶着雕花护栏坐下,抬起巴掌大的小脸,仰望他:“我马上就能想起来了吗?”

    她心生欢喜,慢慢逼退眼中涌起的热意,喃喃道:

    分卷阅读91

    -

    分卷阅读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