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叛军势大

      而不抛弃,不放弃这六个字,也开始在军中流传开来。

    这六个字真的有一种魔力,一经流传,就在所有士兵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相信经过战争的洗礼,岁月的催动,将会生长成为一颗参天大树。

    因为这六个字,军队的凝聚力,居然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经过这件事情,吕布忽然意识到口号的重要性。

    额,不应该说是口号,应该说是军营文化或者其他的什么的。

    为什么军旅中会有那么多朗朗上口的歌曲?

    就是因为在军中,文化宣传,思想政治的建设,同样极为重要。

    因此,吕布琢磨着,要再放出几首新歌了。

    当然了,还需要在军中发掘人才,能够自己创作歌曲才是王道。

    ……

    预备营的七百士兵,被分成两部分,轮流在六军之中切磋。

    直到这时候,刘军士兵才真正发现,预备营的士兵站立有多么恐怖。

    在他们看来,预备营的士兵战力,甚至不下于战神营。

    因为战神营和他们对战的时候,手下多少会留情,但是预备营的士兵心里憋着一股劲,是不会手软的。

    不过这样的切磋,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六支队伍都在迅速成长,和预备营士兵之间的差距,在悄悄的缩小。

    这一日,高顺来找吕布汇报工作。

    见到吕布之后,高顺忍不住问道:“主公,为什么当初进行斩首行动的时候,没有我们陷阵营?为什么现在和预备营切磋,没有我们陷阵营?”

    当初进行斩首行动的时候,吕布的确没把陷阵营放到名单之中。

    因为在吕布的心里,陷阵营的地位和其他军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吕布甚至把陷阵营的地位放到了和战神营同样的高度。

    陷阵营就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代名词。

    不过没想到,因为自己没将高顺加进去,却是让高顺产生了误会。

    估计高顺误会自己根本就没把他和他的陷阵营放在眼里吧?

    吕布极为真诚地对高顺说道:“高顺,当初进行斩首行动的时候,之所以没有将陷阵营加入到名单之中;现在各军之中的切磋,也没有将陷阵营加入进去,是因为陷阵营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不同。”

    高顺苦笑一声,自嘲地说道:“是主公根本就没把陷阵营看在眼里吗?”

    吕布拍了拍高顺的肩膀说道:“胡说!在我心里,陷阵营是最锋利的尖刀,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因为陷阵营是重骑兵,轻易不会使用,只有在战斗陷入到最焦灼的时候,才会投入使用。”

    “陷阵营的士兵要有一颗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精神!所以,我才没有将陷阵营放到切磋的名单之中。因为战神营的配合套路,和陷阵营不同,没有太多借鉴意义。”

    “再说了,陷阵营是重骑兵,在不穿戴盔甲的情况下切磋,没太大意义。而穿戴上盔甲之后,就算是站神营,也并不是陷阵营的对手。”

    战神营的战力的确犀利无匹,单并不是没有兵种能够克制。

    而战神营成立的初衷,也并不是为了应用在普通战场上的,战神营自然有战神营的用处。

    听了吕布的话,高顺眼中的失落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感动。

    不过高顺还是说道:“主公,属下还是申请让陷阵营和战神营进行切磋,也好让我陷阵营的儿郎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主公尽管放心好了,我陷阵营的兄弟,就算是败了,也必定会知耻而后勇,绝不会消沉下去!”

    见高顺目光坚定,显然一心想要陷阵营和战神营切磋一番,最终还是答应了高顺的要求。

    ……

    一个月后,各军的装备和武器,陆续换上了新式装备和战甲。

    就算是普通士兵的军装,都是双层布料,中间夹有丝麻等物,对弓箭兵器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至于神机营的轻骑兵的装备,更是军需处精心打造,既轻便,又有不俗的保护能力,造价极为高昂。

    非但如此,就连马匹身上,都披挂有盔甲,一直覆盖到马腹之下。

    之所以弄这么长的轻盔,主要还是为了遮盖住马镫。

    高顺的陷阵营的重盔,更是花费了军需处无数的精力。

    陷阵营的重盔,所采用的金属为合金钢。

    在经过不断的实验之后,将合金钢的坚硬度还有柔韧度达到一个最佳比例,并且重量也大大缩减,而防护效果,比普通的重盔更加强悍。

    这样一来,一套重盔的重量,缩减了十五斤到二十斤左右。

    负重减轻,陷阵营士兵的持续战斗力将大大加强。

    而最精密的武器装备,还是战神营。

    在盔甲方面,有头盔,作战服,特战靴。

    光是衣服就有不下于五套之多,丛林迷彩、沙漠迷彩、作训服、特战盔甲等等。

    武器方面,有统一的制式弯刀,有带血槽的匕首,长弓,短弩。

    每人还会配备一个百宝囊,里面盛可以用机括发射毒针的装置,还有毒药、化妆用品等物品。

    经过三个多月的训练,三百战神营士兵,特种兵的作战能力,已经基本成型。

    ……

    此时,北宫伯玉、边章、韩遂率领的叛军,挥军东进,逼近三辅之地。

    三辅之地处于现今的、陕西关中地区。

    三辅最初的含义是三个官员名称,指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

    后来又被引申为这三个官员管辖的地区。

    而西汉的帝陵,就处在三辅之地。

    北宫伯玉等人入侵三辅,令天下震惊,皇家的颜面大失。

    其实说是北宫伯玉造反,还不如说是韩遂和边章造反。

    当初原本是胡人北宫伯玉和羌族联合造反,为什么又要挟持边章和韩遂进来呢?

    原来羌族在汉朝的打压之下,势力大大缩减。

    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于当地的豪强。

    而因为语言不通等问题,羌族还会受到当地人的欺压。

    当生活过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要铤而走险开始造反。

    但是他们只不过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开始造反的,但是造反是为了什么,下一步要干什么,他们根本就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

    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选择劫持边章和韩遂,就因为这两个人素有谋略,文武齐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