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快穿]皇后进修系统 作者:叫我清穿大炮灰

    分卷阅读38

    [快穿]皇后进修系统 作者:叫我清穿大炮灰

    分卷阅读38

    个皇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措辞不当就容易踩到雷。

    作者有话要说:  说到秦桧、岳飞和赵构这三个之间说不完的话题,突然想到了丘濬这个人

    这个人也很有意思,后文会写到他

    这章和下章是过渡一下。赵构差不多到这里为止了,他的改变就差不多是签一个不那么恶心的合约吧……接下来要写赵昚(赵伯琮)在位的事情了,任务也会选在那个时期完成

    下章交代和西夏、金形成的一个新三角关系,阿娇的正式转正,还有迎回来一个很难缠的婆婆……

    ☆、宋高宗吴皇后

    在和金人讲和的问题上,赵鼎也是很容易发现了赵构本身的立场问题。对于这些臣子们来说,自己再想打仗,这个上司没这个心,也是不行的啊!

    赵鼎给赵构讲了三个故事,都是赵构从小就能背出来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叫得寸进尺。第二个故事和第一个差不多,叫得陇望蜀。第三个故事叫合纵连横。

    和金人打交道,必须要强硬,就算是讲和,也必须有强硬的态度。不然的话,今天占你一点便宜,明天占你一点便宜,步步为营,再加上金国自身走上正轨之后,就更难对付了。

    赵构差点真的被洗脑了,索性把这件事情交给赵鼎去做好了,反正就算和谈弄砸了,还可以再来一次嘛!不过赵构的底线就是不能把宋钦宗弄回来,其他一切都好说。

    于是赵鼎带着能说会道的外交官员一起出马了,一一驳回了金国的和谈要求:第一,边境线黄河是底线,淮河是痴人说梦,陕地和西夏离得那么近,你就算有兵有钱,打过来我们也不怕你;第二,必须考虑送回部分北宋皇室成员,至少得归还邢皇后和韦太后二人;第三,南宋给点钱不要紧,但是称臣下跪是万万做不到的,恕难从命。

    实际上金熙宗在位的时候,对外政策的确很混乱,前些年西征西辽结果打了大败仗,大量金兵饿死、冻死在大漠里,就这样金人还一直把西辽当成自己的属国。耶律大石在金宋交战的间隙,成功在中亚扎稳脚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劝辽国皇帝臣服金人的耶律大石了。

    金国的外交使团也没有什么做主的权力,又再度回去了。

    赵鼎用的这招也挺狠的,就是拖。你金人现在几线都要布防,而南宋搞定了西面和南面,目前只需要花精力防守你金人一方就行。而且南宋的防守战线已经成型多年,不管是军粮供给,还是士兵驻扎,早已经自成体系,相比于南宋,金国才是拖不起的。

    金熙宗、完颜亮这些人不是不想完成征服南宋的心愿,但是目前真不是个好时机。西夏国叛逃的太子李仁孝还在金国里呆着,还有时不时说不定又要东征的西辽军,而且就在这个当口,完颜亮的父亲,金熙宗的养父,阿骨打的长子完颜宗幹病重去世了,完颜亮的野心又浮上水面,金熙宗不得不又向已经瞎了的金兀术求援。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女真人的大军也只能暂时偃旗息鼓。

    最终历时了不短的时间,金国、西夏和南宋达成了新的和议。

    首先是西夏,萧合达、慕浚等人意图叛金,被任德敬率兵平定。之后西夏国出现地震和□□,出现了民变,又是任德敬解决了这些问题。任德敬讨好先前夏崇宗李乾顺的弟弟,李察哥,两人沆瀣一气,在西夏国合揽大权,李察哥本身又是荒淫无度的,六七十岁还要广纳姬妾,任德敬投其所好,两人关系越发密切。

    金国之前许给西夏的好处和地盘,几乎一样都没兑现过,信任度非常地低。之前西夏和南宋被金隔绝开来,西夏的经济只能依赖于金,而金国利用贸易规则让西夏国苦不堪言,也让西夏掌权的人下定决心,和南宋结成了联盟。

    而南宋和金国讨价还价了半天,最后形成了个和北宋时期宋辽合约差不多的东西:边境线的问题,陕地肯定要归还,而河南一带则重新进行划分;南宋也是给金国交一定的岁币,名义上不算纳贡;另外宋钦宗绝无可能回来,邢皇后已死,韦太后可以送回来。

    西夏和金之间,也是以西夏称臣纳贡为结局告终,而南宋和西夏之间开通了不少的贸易往来,也让西夏的经济压力骤减。

    韦太后回来之后,阿娇就被正式立为了中宫皇后,之前还一直没有领到正式的转正手册。死去的宋徽宗被封为天水郡王,宋钦宗被封为天水郡公。

    韦太后带着宋徽宗的棺椁回来的时候,宋钦宗死死拦住她的马车,请让他转告宋高宗,如果回去让他做一个太乙宫主就足够了。韦太后假意答应,实际上对宋钦宗的要求直接忘到了脑后,现在赵构没亲生儿子,你一回去岂不是名正言顺的复辟,那我们母子俩往哪里搁?

    赵构亲迎送还韦太后的队伍,母子相见热泪盈眶。

    韦太后是个十分聪明的女人,她怕金人出尔反尔,炎热的天气就选择了迅速出发,并给护送的金兵许下大量好处,最后安安稳稳地回到南宋。她知道很多主战的将领对着赵构坚定的求和态度心存不满,因此刚遇上迎接的队伍,就召唤韩世忠到座前,亲切慰问,也是帮自己的儿子召回一点人气。

    不过民间对于韦太后的议论之声也是不绝于耳。宋朝对女性的守节没有那么严酷的要求,但是这皇室的八卦还是人人爱听的,很多人都说韦太后在北边又再嫁了,还给赵构生了几个同母异父的兄弟……

    一个聪明的婆婆,对于阿娇恐怕不能算什么好事,虽然这个婆婆一回来就劝着皇帝把自己转正,然而阿娇比较还是要受新的束缚。

    韦太后更喜欢赵伯玖这个小胖子,这也不出阿娇的意料,毕竟赵伯玖这副模样更加讨老年人的喜欢。不过也是借着这个原因,赵构也是迟迟不立赵伯琮当皇太子,也是让阿娇觉得十分烦躁。

    如今慈宁宫的晨昏定省算是少不了了,阿娇打起十二分的注意侍奉好这个婆婆。韦太后有眼疾,赵构寻遍天下名医帮她治疗,而阿娇也少不得三天两头的侍疾,忙碌不堪。

    韦太后一日起来对着阿娇说:“哀家做梦梦见了个黄衣道士,说是能治哀家的眼疾。”于是阿娇又颠颠地跑去通知赵构,赵构又命令天下找一个能治病的黄衣道士。还真别说,找到了一个叫皇甫坦的人,还真的帮太后治好了一只眼睛。

    阿娇却是明白这个皇甫坦可是个麻烦人,因为这件事情他和高宗关系很好,结果推荐了个有母仪天下面向的女人给赵构,赵构就把这个女人许配给了宋孝宗赵伯琮的太子,后来的宋光宗。这个姓李的女人性子相当不好,更糟糕的是她当了皇后之后,还乱插手朝政,她自己性子刚硬,支持的却是些主和派、妥协派的势力,导致辛弃疾这样的主战派饱受打压。

    分卷阅读38

    -

    分卷阅读38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