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爸顾妈的那些事儿(中)

      重生之旧时新晴 作者:佛偈声声

    苏爸顾妈的那些事儿(中)

    却原来是这般。这顾家可以说是书香之家,据说祖上还有人考过秀才的,但是真是假也无从考证的。顾姓在平子坳也算是一个大姓。

    顾惜的爸爸也就是茉莉她外公姓顾名志轩,到了他这一代,因了父母早亡,外公也只是在族里分得了两间屋子罢了。又因为和外婆是小时候说好的亲,外婆家也并没有因此反悔,等外公到了结婚的年龄,倒也将外婆嫁了过来。

    外婆娘家算是当地的一个小地主,家里比起外公来算是殷实,因此,外婆的嫁妆也还是不薄的。外婆嫁过来没多久,外公机缘巧合也去参军去了,差不多也过了十来年,三十多的外公瘸着一条腿回到了家乡,而这时外婆也差不多三十有余了。

    别人都说外公早死了,劝外婆改嫁,但是,外婆却一直守在这两间屋子里,自老父老母去世后,娘家兄弟便也和外婆远了起来,外婆用嫁妆和后来自己在生产队挣的工分过日子,倒也坚持了过来。

    听顾妈妈的回忆,外公的腿是在抗美援朝的时候瘸掉的,那一次外公腿上中了枪,又因为疲惫倒在了尸体堆里,倒也逃过了一命。茉莉记得,自己还曾在妈妈大红箱子里的一个小铁盒里找到过一枚边角残损的纪念勋章,上面是一只展翅的和平鸽,背面写着抗美援朝纪念。

    顾妈妈后来还老后悔来着,说是后来老房子倒塌的时候,好些东西都没有拿出来,比如说外公从部队返乡时带回来的一盒子的纪念章,还有最值得可惜的外公外婆唯一的一张黑白合影照片。

    茉莉记得,顾妈妈每提起这个总是会着茉莉的头对茉莉说起外公外婆的好来。所以,纵使茉莉从来没见过外公外婆的模样,心里却对外公外婆比起爷爷来显得更亲近更尊敬些。

    外公回到家乡后,便在队里的安排下做了石桥小学的教师,倒也算是一个公职。又因为石桥小学在山脚下,是附近几个偏僻乡村的唯一一所小学,平子坳里面的小孩大多也在这里读书,外公也算是重新在平子坳里面扎下来,也得了些村人的尊重。外婆的日子才算是好过了许多。

    尽管如此,由于外婆一人苦守十多年,日子过的很是辛苦,身体也不怎么好,接连怀了2个孩子,都没有保住。直到1961年,生下了大女儿顾惜后,又接着生下了一个大儿子也就是茉莉的大舅,尽管生下来时,身子赢弱,但还是让外公外婆很是高兴了一把。

    可却好景不长,大舅在一岁多的时候由于出疹早夭了。外婆大病一场,外公也很是伤心。但毕竟是个男人,只更加看重仅存的大女儿顾惜。

    顾妈妈虽是个女孩,但是外公却很是喜欢。在顾妈妈的回忆里,外公是将妈妈当作男孩养的,从小就教她读书写字。顾妈妈也很是聪明伶俐,三岁就能说会道,称得上是平子坳的女神童了。

    外公对于顾妈妈的聪慧很是高兴,早早的就送了顾妈妈去小学读书。顾妈妈虽小,却课业成绩很是不错,每期都是学校第一。那时候,考了第一,学校是要敲锣打鼓送小孩回家的。因此,顾妈妈的名声更显了。

    外婆却很是不高兴,不想让顾妈妈去上学。一来,外婆身体不好,每天在家劳,也需要一个助力;二来,外婆自小就接受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认为女孩子读再多的书也是无用的,嫁了人还不是在村里喂猪打狗侍奉公婆之类。

    等到顾妈妈6岁的时候,外婆又怀上了,生了个小女儿,取名顾敏,这也就是茉莉唯一的亲姨了。外婆对于顾妈妈上学的事情不满到了极点。幸亏外公坚持,且顾妈妈也很是想读书,总是一有时间就帮家里做事,带小姨,甚至跟着外婆去队里面挣工分。顾妈妈和外婆两个女的干起活来却是舍得出力,工分比男子还拿的多。外婆便也忍受不提辍学的事了。

    到了顾妈妈读初中的时候,外婆坚决不肯了,读了五年的小学已经能够是最大限度了。放眼平子坳,还没有多少女孩子读了小学的呢。在外公的坚决支持和外婆的坚决反对下,顾妈妈是读一段辍一段的花了3年半时间才算读完两年制的初中。

    顾妈妈很争气的考上了高中,却因为家里的原因和名额被村长家的大头儿子占去的原因,没能读成高中。这时候顾妈妈才12岁不到。

    外公的身体却突然间不好了起来,家里面治病什么的很是费钱,虽有着外公当老师的工资和外公在学校吃饭省了一个人的米钱,却还是显得很拮据起来。

    外公的病断断续续的反复起来,中间有一段时间,外公的病好了起来,说是家里面就大女儿出息一点,不能废了,不顾外婆的坚持又叫了顾妈妈去考高中,顾妈妈虽然有一年没有书本,但还是高分考上了。顾妈妈愧疚又欢喜的去读了高中,谁曾想,高一还没读完,外公就去了。

    外公的去世可以说是顾家的天都塌了下来。家里有一个身体也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个正读小学三年级的妹妹,顾妈妈不用外婆的强制要求就辍了学回家,又去了很是欣赏自己的石桥小学的校长家拜访,请求自己顶了父亲的教师职位。

    校长和一些教过顾惜的老教师对顾惜的聪慧很有映像,但到底只是一个14岁零几个月的小孩子,又因为顾惜长的不高的缘故,当时黑板上面都写不到。恰巧又有一个30几的女教师要调职到这边,校长惜才,便叫两人各上一节课,喊家长自己在教室外面看,谁上的好这个职位就给谁。

    顾惜竟也毫不犹豫的接了这个挑战,到了那一天,顾惜踩着小板凳在黑板上写字讲课,一点也不对外面黑压压的一群家长觉得慌乱。最后,竟也得了这个职位,接了外公的班。又因为年纪小算是破格的一个教师,为了不让校长为难,顾妈妈又主动提出为学校食堂每天额外担水,才算是接稳了这个职位。

    这样一来,顾妈妈就做了正式的老师,只一到放假就回家帮着外婆挣工分,学校里的事情也抢着干,家里面的生活也慢慢和外公在时相差无几了。

    只顾妈妈坚决反对外婆让顾敏辍学,发誓要将顾敏供出来。家里现在毕竟是顾妈妈一份正式工,外婆有时倒也会听听顾惜的意见了。

    顾妈妈很早就出来承担起家里面的责任来,又因为到底比起村里其他女孩读了多些书,且外公也总是和顾妈妈将一些为人处事之类。顾妈妈在学校里面倒是人缘极好,一般老师临时有事找顾妈妈帮上几节,顾妈妈总是二话没说就应的,因此,顾妈妈教了两年书便在校长的指导下拿到了当时正式盖章的教师证,也不用再帮学校挑水了。

    外婆年轻时候也很是美丽的,所以顾妈妈长的也很是漂亮,又因为年纪小小竟靠自己接到了老师的班,也比起平子坳其他同龄的女孩子来多了几分沉稳和气质。

    随着年纪增长,再加上当时女子结婚都普遍的早,将近17的顾惜已经很是惹人注目起来。有些人玩笑似的问起结婚的事时,顾惜倒也言谈大方,说是不要求男的有什么好条件,只要能读过书,又能帮着自己照顾母亲和妹妹就行。

    这话一说,倒是让有些人熄了心思,毕竟顾惜好看是好看,读过书又自己有工作,只是一家老的老小的小都要顾惜一人撑着,看样子,结了婚也是要和她们一家生活在一起的。这么一算,便有些划不来了,况且自家老婆比自己还见识多,不免有些不好啊。

    虽说如此,大家都对顾惜的去向普遍都是很是有兴趣的,毕竟生活娱乐实在太少,而一人支撑家里的顾惜的确当得上是一个话题人物了。

    就譬如前面提到的李党军和苏友生的侃大山了。。。

    苏爸顾妈的那些事儿(中)在线阅读

    苏爸顾妈的那些事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