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2

      嫡高一筹 作者:香椿芽

    分卷阅读292

    之人,怎么还不能弄死你的女儿?人家还不能达到心愿吗?就你聪明你心眼全?

    大陶氏在心里鄙夷一顿古姨娘,盛锦凤才虚十四,虚十七成亲也不算晚,她急的原因大陶氏也是明白的,就怕这门亲事有变故,缘分是天定的,成就一双人也是天意。

    大陶氏真是烦了,地起就不该给贤太妃搭这个桥儿,如果不是岳阳王回来说亲的事,墨十娘也不会回来,贤太妃就不会死,看来盛锦凤对贤太妃就算一个克星,真是因为她的缘故,贤太妃才送了命。

    大陶氏为贤太妃默哀,贤太妃才死几天,尸骨未寒,古姨娘就一个劲儿地惦记岳阳王了,为了你女儿打破几千年的孝道思想,谁有那样大的威力?皇帝也是办不到的,人怎么就痴心妄想呢?

    妄想一步爬高,成龙成凤!

    大陶氏把古姨娘的话告诉盛锦妍,盛锦妍跟穆眠一学,穆眠就笑起来:“这些妾侍怎么都这样有野心?”

    “嘴上挂着不贪慕虚荣,宁找平民也不攀富贵,嘴上说的好听,抓住富贵就不放手,为了占住富贵,把几千年的孝道都毁灭,还让皇上担骂名,真是不知自己有多大的分量,你给她脸,她就登鼻子上!”盛锦妍很气愤,她给盛锦凤一万两,自己的母亲还嫌少,她宁可把银子建一个福利院,也不会再给盛锦凤。

    岳阳王不是个懂孝道的,对于生母的杀身之仇,他都不报,保护杀母仇人这样的人,还理他干什么,盛锦凤愿意嫁,就嫁吧,岳阳王愿意娶就娶,再不会给古姨娘蹬鼻子上脸的机会,不要把她当一个人看就对了。

    她只是一个和母亲抢丈夫的妾,对自己没有一分的好处,帮小陶氏和林姨娘散布母亲克公公的谣言,也是间接害她们母子的凶手,有钱抛到水沟,也不会让她得到,还许自己的银子会成为他们推翻穆眠的助力,自己不要那么傻了,以德报怨的事还是少干。

    自己也不会破坏她们的婚姻,岳阳王愿娶,盛锦凤愿嫁,就随他们了。

    盛锦妍把这事儿扔到脑后,还有三年,现在就不要的烦恼了。

    盛锦妍安慰母亲:“娘亲,您只要保重身体,照顾好嫂子,让父亲经常震慑一下儿家宅,省得有心人妄动,先把嫂子的孩子护住,别的都不重要,您要是不想见古姨娘,就免了她请安,来了不见!称病或是不舒服拖词,免得您生气,保养好自己最重要。”大陶氏就觉得女儿最疼她,女儿最贴心,没有女儿这辈子她就会困死北国,大陶氏感叹了一阵,自己真的没有为女儿操过心,女儿是好命,那是老天爷给的,女儿心好,就得得好。

    盛锦妍再安慰大陶氏,大陶氏就不生气了,欢欢喜喜的回了家。

    穆眠下朝就回了琨瑜殿,和盛锦妍一起用膳,穆眠是现代人,没有皇帝排谱儿的习惯,盛锦妍是受了多年罪的人,更是个节俭的性子,陪嫁的钗缳首饰很多,她看到再喜欢的也不会添置,两人的膳食没有超过六个菜的时候,他俩只能吃完两个菜,其余的上桌时就赏给了侍卫和丫环,从来不把吃剩的给下人。

    所以盛锦妍的几个丫环最是对她敬佩,穆眠的侍卫更是对穆眠忠心。

    穆眠对盛锦妍的关心总是体现在日常的事物上,他提的要求他会一丝不苟的做到。

    他会体会她的心思,不让她受惊或是伤心。

    两人在夫妻生活上也是很默契,她不能伺候丈夫的时候,他也不会升起旖旎之心,皇宫的宫女因为穆眠没有三宫六院是少了不少,可是也是处处可见的,太上皇的嫔妃太多,伺候的人也是不少,年轻漂亮的宫女没有让穆眠乱了心智,从来不动邪念。

    盛锦妍感到穆眠就是一个圣人,坐怀不乱的柳下惠。

    这一生她是真的知足,嫁给穆眠她真的是幸福的,前世的悲苦被这世的幸福密封,每天甜甜蜜蜜的生活。

    父母安泰,兄嫂和睦孝顺,不用她操心,小陶氏盛锦玉跑了,国公府更加安宁,小陶氏跑了,不用担心母亲和嫂子的安危。

    她提醒了母亲注意古姨娘,母亲没有答应她的要求,她不至于现在就报复母亲吧?随便让皇上干什么,她可真的敢说出口。

    这件婚事不黄,古姨娘不至于报复吧,盛锦妍最担心的是母亲,母亲不会提防人,容易被人算计,古姨娘到底三个什么东西,盛锦妍还是看不太透,小陶氏也是让她败坏夫人,有老太太给林姨娘和小陶氏撑腰,古姨娘也是不敢违抗小陶氏和林姨娘的命令,也许她是被逼的。

    盛锦妍这样分析,不愿把人往坏处想,往好里想着古姨娘,但愿他老老实实地过日子,也是敢害她的母亲,她是不会客气的。

    穆眠接到了信鸽传信,是太上皇的,告诉穆眠他的病好得差不多,想回来看看,她是不知道贤太妃的死信儿,没人敢告诉他。

    太上皇要是回来,穆眠得派人去接,盛伟岸已经好了,就决定派盛伟岸去。

    来回得两个月,盛伟岸开始准备,盛瑶卿决定提父亲去办差,自己还知道地方,他不愿意父亲去受罪,要为父接下这个担子。

    大陶氏认为诸葛千英很快要生育盛瑶卿做丈夫的应该留下照顾妻子。

    盛瑶卿跟诸葛千英商量这事儿,诸葛千英倒是随盛瑶卿的意,他愿意去就去,她没有说头,大陶氏坚决让盛伟岸去,让盛瑶卿留下,最后还是决定盛瑶卿去,他年轻,熟悉路途,儿子能替代的,就不劳父亲辛苦,母亲这辈子也没有和父亲在一起过几天,她们年纪大了,应该让她们在一起好好地生活,不要让他们再离开了。

    大陶氏觉得儿子过孝,也不能不关心媳妇,诸葛千英笑道:“媳妇就是生产,也不让男人进产房,他也不会伺候月子,还是让他替父亲去,子孝何须夫向前。”

    诸葛千英真是一个孝道的媳妇,大陶氏的心满满的知足,感叹自己的老命不错,盛伟岸也是很感动,盛锦妍一心给哥哥找了诸葛千英做媳妇,证明女儿是个有眼光的,要不女儿就选定了穆眠,她是知道有眼光。

    盛锦妍也是感动了一把,哪个女人生产不想让丈夫在身边?诸葛千英这样心善孝道,真是国公府的万幸,也是父母哥哥的福分,也让自己省心,幸好没有让阡陌给哥哥做妾,否则自己就太对不起嫂子,那个女人愿意丈夫纳妾,自己只是为了阡陌,认为自己把她拖拉大了很对不起她,幸好没有提出来,嫂子才成亲几个月,正在热恋之时,自己要是个莽撞的,得人嫂子多么伤心,自己是考虑了自己的感受,将心比心,才不止顾阡陌了,幸好对得起嫂子。

    现在阡陌嫁的也不错,是个丫环嫁了三个侍卫,她们三对都是很满意的,看那个和睦样儿,就很幸福,做事真得三思,幸好没有执着,也算

    分卷阅读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