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

      孔武有“利” 作者:遥亿叁

    分卷阅读13

    孔武有“利” 作者:遥亿叁

    分卷阅读13

    气练起来了,她自己便是练得虎虎生风,但与真正的武林高手,那是完全不同。

    家里人纵着武大丫,她还一直以为自己能成武林高手呐!

    她环着臂,看阿寿与纪楠在那练功,见孔研立在一边,并不参与,便好奇问他:“你如何不学?”

    孔研看着她那虎里虎气的小脑袋,有些想笑,以拳抵着唇,清咳了几声说:“我比阿楠胖,怕学了这个,会闪了腰。”

    武大丫也没听懂他的话,狐疑地瞅了孔研几眼,自然是看不出什么来,便不去理孔研了。

    武大丫将手背在后面,像个小先生似的,时不时地喊停,一会说纪楠手没伸直,一会又说纪楠腿没站稳。

    纪楠本便体弱,这般一折腾,身上早便出了汗,又不好主动提出休息,便一遍一遍地跟着阿寿在树下练拳。

    纪氏偶尔过来看了,还觉得弟弟练功认真呐!

    武大丫对这个学生很满意,拍拍纪楠的肩膀,说:“这样不错,楠舅舅,明日我们再继续。”

    一掌拍下去,纪楠已是撑不住,便被拍得一下子要坐在地上去,还是阿寿眼疾手快,将纪楠拉了起来。

    武大丫便小大人似地摇摇头:“不可教也!”说得纪楠满脸通红。

    孔研扶着纪楠,轻声说:“阿楠你也太老实了,吃不消便要休息,为何要强撑着?宁姐又不是要故意为难你!”

    武大丫伸长了耳朵,听了孔研的话,略有些不自在地摸了摸自己的耳朵,又扭头瞪了孔研一眼。如今最讨厌的便是这个孔研啦!

    孔研捏捏鼻子,不明白这小娘子为何对自己的不喜更强了呢?

    到了晚间,纪氏带着武大丫他们回家。

    大舅母陈氏还在与郑老太说着孔研,陈氏斟酌片刻,与郑老太说:“那孔家的小官人,媳妇觉得有些眼熟。母亲看他,可有些像前崔相家的公子?”

    郑老太闭着眼,半晌未作声,陈氏还以为母亲睡着了,正待唤人进来伺候。

    郑老太睁开眼,轻声说:“只曾听闻,崔相家有一女嫁进了衍圣公孔家,并不曾听说有旁的女儿。”便不复作声了,陈氏也有些沉默。

    前崔相,崔挚,曾与杨家老太爷同朝为官,在朝中也是兢兢业业数十年,好不容易熬到了丞相位,到年老却失了足,晚节不保。

    大启的皇家逃到了南方,崔挚因守在帝都天京被索慎蛮国抓住。

    索慎国主却未杀他,反将抢来的河北、河东之地给了他,封他做了楚王。

    听说,崔挚坚辞,索慎却不理会;

    听说,崔挚每日向南流涕而拜;

    听说,崔挚亲送孟老太后渡江南来;

    听说,崔挚一力主张当时还未继位的官家继位为君

    ……

    只是再多的听说,终是敌不过崔挚曾经称王的事实。

    官家在建康府站稳了脚,便下旨诛杀了崔挚全家……

    第10章 第 10 章

    孔研此次前来,是为访友,他在武家住了几日之后,便离开了,说是等过几日再回来,与纪楠一道返回武昌府。

    纪楠便一直留在武家,每日一早,武大丫便叫嚷着,要阿寿去把纪楠叫起来,在院子里练功。

    纪楠满脸的苦闷,这比他往是在家中念书还要早啊,而且他没有功夫底子,骤然间跟着一起练功,便格外痛苦。但因性格使然,更兼长姐在旁,他也不敢说不练,只好每日早起都与武大丫、阿寿他们一道练功。

    纪氏很高兴,她看着弟弟纪楠每日与武大丫他们一块练武,仿佛看到了弟弟的身子一日日地变好,况且眼下已是深秋,天气渐冷,纪楠却没有生病叫郎中,这便更是练功的好处了。

    想到这里,纪氏便更加坚定了让弟弟每日练功的决心。

    武长生倒不太在意,这十三四岁的小郎君,在他看来不过是个孩子,能学着性子开阔些也好。

    最高兴的便是武大丫了。她除了每日自己打了拳后,便是背着小手围着纪楠与阿寿转悠,阿寿也是从小跟着她练过的,一招一式还是有板有眼的,只有纪楠一个,手脚虚浮,练不了几招几式,被人轻轻一推,便会摔倒在地。

    武大丫发现了这一点,便乐于在纪楠练功时,将他推一推了,纪楠每每摔倒在地,武大丫还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说:“楠舅舅,你要好好练习哦!不能偷懒哦!”纪楠也不好与她发脾气。

    纪楠也算是能忍了,居然忍了半个月,才病倒了。

    武大丫犹自不信,以为纪楠装病呐,她与阿福说:“你叫阿寿去外院看看,楠舅舅可是真病啦?”

    阿寿来报说,纪楠是真的病倒了,郎中来看了,说他只是身子太弱,练武不得法,身子便吃不消,并无大碍,只需好好休息。

    武大丫便与纪氏摊摊手说:“唉,楠舅舅还是太弱了呀!”把个纪氏气得倒仰,又觉得弟弟不争气,又怪自己没有好好照顾弟弟。

    纪楠没有跟着武大丫练拳后,武大丫便又觉得日子有些无聊了。

    她趴在被褥上,与阿福说:“阿福,明日我去看看楠舅舅吧,这一次,阿爹没有罚我,我还有些不惯了。”

    阿福在灯下做着针线,手上拿着针在发上刮了一下,并未抬头,说:“大姐,你昨日可不是这般说的,昨日不是还在笑话舅爷吃不得苦嘛!”

    武大丫便说:“可是如今,也没有别的人陪我玩了啊!”

    阿福停下手,想了下说:“前日听叶妈妈说,那府里杨七娘子的侄女向家娘子这几日便要到府里来了,说是只比大姐你年纪大两岁呢,到时你们便可以一处玩了。”

    这说的杨七娘子,便是郑老太的七孙子,大舅母陈氏的三子,武长生的表哥,杨家七郎君杨俭的娘子向氏,她本是江陵府人,只是娘家前些年搬到岳州去了,如今战事稍息,向家便想要回乡看看,向氏便接了侄女到府中住几日。

    郑老太一共生了三子一女,唯一的女儿便是武大丫的祖母蕙姐,到得孙子辈,三个儿媳妇全生的孙子,一共八个,唯一的外孙武长生便因此称为九郎。

    到得重孙辈,整个杨府都格外稀罕小娘子。家里的媳妇、孙媳妇便很是喜欢接娘家的侄女、外甥女到家中小住,可是到得

    分卷阅读13

    -

    分卷阅读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