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

      七零养家记 作者:北佚

    分卷阅读136

    七零养家记 作者:北佚

    分卷阅读136

    ,最好跟这些作家一起走,如此温知秋若不管他们,杨主编就能顺理成章的往温知秋身上扣一顶“忘恩负义”的大帽子,毁掉温知秋的名声。

    在前来接洽的所有人中,罗家和最终把目光放到了新周刊和人民杂志的身上。

    “新周刊比红星还是要强上一些,这届领导层也相当有远见。当初政策刚下的时候,不,就是一直到现在,连人民杂志在内的杂志都还守着沽西这块地,人家却当机立断,整栋楼搬到沽东去了。虽然现在多少人背地里嘲笑人家傻,可我看沽东那发展势头,还真说不准将来谁笑谁傻。”

    罗家和摇摇头,又道,

    “他们现任的许社长,当初国家让企业转型时,这么多杂志的领导班子,就他一人,硬生生把沽市新刊改成了新周刊,大刀阔斧,那果断。”

    罗家和啧啧两声,言语间尽是夸赞。

    温向平点点头,

    “那人民杂志呢?”

    闻言,罗家和眉眼间掠过一丝暗色,

    “人民杂志门槛太高了,咱们那几个作者还没到让人花大笔违约金也要把人挖过去的地步。”

    或者说,温知秋也还没到让人民杂志宁肯多出十个人的违约费也要挖走的地步。

    温向平眉目间微敛,眼中闪过了然之色。

    但其实不只是人民杂志,不少杂志一听温知秋要带着这么多人一起跳槽的意思就纷纷打了退堂鼓。

    又或者说,只有新周刊是同意同时将他们招走的。

    温向平最终选择了新周刊。

    不仅因为只有新周刊愿意同时挖走他们十来个人,还是因为新周刊的态度是众多杂志中最诚恳的。

    因为新周刊的社长亲自来和温知秋接洽了。

    新周刊的现任社长罗家和倒也认识,姓许,叫许城阳,家里有个大姑娘,已经嫁人了,还有个人到中年才生的小儿子,跟罗家和的儿子罗瑜新是同班同学,平时关系处的也不错。

    许城阳年纪在四十出头,一副儒雅模样,条件给的也很是丰厚,

    “罗副编一进来可以继续做副编,温作家给签一等作家,其它的作家我能提供三等签约的条件,违约金我们全付。”

    新周刊的主编虽然只有一个,但副编却有三四个,何况罗家和的能力许城阳也是见过的。这个副编的位置给的不屈。

    至于温知秋的一等签约……

    罗家和心中苦笑,只怕许城阳是从两个孩子那儿起就盯上《蜀山》了。

    温知秋起初还对这么丰厚的条件心存警惕,在听了罗家和的解释后也就心里有了个谱。

    在确认了众位作家的意愿之后,温向平等人便一起签了新周刊的合约。

    而至于违约金及跟红星之间的撕扯之事,许城阳派了专人负责,自然不用温向平再操心。

    红星杂志那边如何鸡飞狗跳温向平没有再去操过心。因为在一正式成为新周刊的签约作家后,许城阳就当着罗家和的面批评了他一番,

    “既然在学校,就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积累知识和底蕴,沽大一整栋楼古今中外的书你都看过了?不要每天想着写新的文章,钱的事不用操心,签了约的作家每个月都有工资,要是不够你可以先跟会计打借条,将来从你的稿费里头扣。等你毕业出来,每天都要写,哪里就差了这两年。”

    连罗家和也没逃过挨了顿训,

    “你也是,纵着他惯着他,将来等他毕业了,哪里还有这么好的资源,这么充裕的时间供他进步。这两年不准吵他,不准让他分心。”

    然后就责令温知秋封笔两年,专心在校读书。

    许城阳年龄最大,资历碾压罗温二人,这一顿训当然是训得的。

    况且许城阳说的也颇有道理,二人自然没有不听的理。

    只一个三十多的大老爷们和一个披着奔三皮儿的三十多的老男人像两个犯了错的孩子被训得头也抬不起来,看起来颇有几分喜意。

    既然被勒令好好学习了,温向平的生活也就不再如先前几个月忙碌,在学校就泡进图书馆不出来,在家就陪孩子们读书或是玩耍,时不时还要跑到温苏记去帮忙。

    店里面也不是一直都有人来,主要集中在学生放学的两个时间段,中间几个小时孩子们都在学校,苏玉秀也就干脆不回家,在店里守着,和胡嫂子聊聊孩子聊聊丈夫。

    可时日久了,苏玉秀在这几个小时也坐不住了,毕竟天聊来聊去也就那几句话,苏玉秀和胡嫂子也都不是爱说人长短的,每天除去研究新菜色也没什么可打发时间。

    温向平见状,便去百货商场买了个十六寸的大彩电回来,摆在店里头。这会儿的台比起前两年来说已经多了不少,除去新闻,播电视剧的台数更多了,什么白毛女、闪闪的红星,看的每天苏玉秀和胡嫂子一逮着空就守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在店里帮工的学生小何,也忍不住时不时看一眼。

    前阵子上头虽然下了政策,取消了买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票的形式,但就冲着彩电那动辄上千的价格,也不是寻常人家买的起的。

    沽大虽然不少学生家境富裕,可也有更多靠着每个月补贴宽裕家里的,别说彩电,就是黑白电视也是个稀奇东西,更别说十六寸的彩电。

    于是不少学生慕名前来,坐在温苏记里一边吃着凉皮水果捞,一边守着电视看,当真是惬意,连平时人少的时间点也有隔壁的人过来蹭电视,一蹭蹭到晚饭点。

    他们是惬意了,温向平却不乐意了。

    不是他小气舍不得让把电视给大家看,而是因着,苏玉秀怀孕了。

    还是那天,李芝龄提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到店里来,这是江河清自己跑到专门钓鱼的地儿钓回来的,又肥又新鲜,专门拿过来给温向平夫妻尝鲜。

    结果鱼还没到苏玉秀面前,苏玉秀已经闻上味儿呕吐不止,当下把刚进门的温向平吓得不轻,还以为给吃了什么不合当的食物,连忙带着跑到医院。

    李芝龄安抚好同样吓得不轻的温家兄妹,又让江慎之看好弟弟妹妹,好好在店里待着,这才追着赶上去。

    一检查,才知道苏玉秀这是有了,将将一个月出头。

    温向平立马就怔愣当场,怔懵着问,

    “我要当爸爸了?”

    李芝龄笑道,

    “是又要当爸爸了。”

    说着扶着同样怔愣的苏玉秀在一边凳子上坐下。

    上了年纪的老医生慈祥的很,也没给开什么药方,只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小册子给了温向平,

    “孕妇要忌口,都在这上头了,眼下这大热天,晚上要注意别着凉,平时也别太累着……”

    老医生零零总总,事无巨细的都给温向平讲了一遍。

    温向平跟老医生借了根笔,认真的在小册子上做着

    分卷阅读136

    -

    分卷阅读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