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

      七零养家记 作者:北佚

    分卷阅读76

    七零养家记 作者:北佚

    分卷阅读76

    冒泡了,也没见着一个再能与温知秋比肩的新人,杂志自己养的作家也顺着《纽扣》的思路创作或是干脆另想新出路,但最后不是模仿意味太重,就是毫无亮点。

    但红星杂志这么一个树立多年的庞然大物,手下养的作家总是有两把刷子的。

    在仔细琢磨了《纽扣》后,也有人灵光一闪迸发出来好主意,刊登出来也有不错的反响,只是都没有达到之前《纽扣》所带来的影响力。

    所以,杨主编只能再次寄希望于温知秋了。

    “你还是再写信去催催吧――”

    杨主编仰头灌下一杯水,缓解嗓子里火辣的感觉,

    “不是我这个做主编的不体谅温作家,上头也见天的催,让温作家尽力吧――”

    “好,那我现在去给温作家写信。”

    罗家和应是。

    杨主编疲倦的点了点头。

    被上头一再叫去谈话的不止杨主编,罗家和最近也被叫过去几次,话里话外的意思和杨主编没有什么差别。

    大概是因为在体验过领先行业的那种感觉之后,就不能再容忍回落到先前的状态了吧。

    罗家和想着。

    手刚碰到门把手,身后传来杨主编暗哑的声音,

    “只要温作家有新作品来,就给他把稿费提成千字两块――”

    这在国家明令规定稿费上限是五块的背景之下,已经算是优待了。

    罗家和脚步顿了顿,掩去面上的惊讶,点头应是。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罗家和无奈的摇摇头。

    社里看来真是急眼了,千字两块,比之前一下翻了两倍。

    ……

    罗家和写给温向平的信还没寄到温向平的手里,温向平寄的信反而先到了。

    信封有些厚度,罗家和还没拆便知道,这恐怕是新作品了。

    虽然对温向平的水平有信心,罗家和还是拆开先看了一遍。

    第一页上只有三个大字,看来就是新作品的名字:

    大惠山

    恩?

    罗家和挑了挑眉,这是什么主题?

    于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又向后翻去。

    温向平这封信同样先寄来了五个章节,虽然有厚厚一沓,但没过一会儿,五六十张纸就尽数被罗家和读完了。

    罗家和长出一口气,摇头笑笑。

    这个温向平、温知秋、温作家啊!

    真有他的两把刷子!

    “好――”

    杨主编一拍桌子,激动的从罗家和手中接过这一沓纸,

    “温作家可算有新作品寄来了。大惠山――?是什么内容,你看过了么?”

    杨主编笑眯眯的问,一边看纸上的内容。

    罗家和笑笑,

    “是关于八年抗战的题材。”

    杨主编向后翻的手顿时一顿,

    “怎么、怎么写的这个――”

    杨主编有些失望,这年头写这题材的人还少么,他本来还指望着温知秋这次能再来一个新点子再创佳绩,怎么就成了八年抗战。

    那街上哪家书店不是摞满了这种书,先不说人民杂志写的好的文章不胜枚举,就是红星自个儿也有不少。

    杨主编自己看过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套路和内容早就记得透透的了。

    眼见杨主编兴致缺缺,罗家和连忙道,

    “主编,温作家的这本――不一样!”

    “不一样?”

    罗家和果断坚定的点头。

    见罗家和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又想到之前《纽扣》的深厚笔力及奇妙构思,杨主编叹了口气,坐回位子上开始翻阅。

    也许真的能有个惊喜呢。

    虽然杨主编并不怎么抱希望。

    但故事的一开头就让杨主编浑身一震。

    不同于套路里一上来先介绍当时内忧外患的背景,《大惠山》是从一个家族开始铺叙故事的。

    准确的说,是从一个人――一个混痞的二世祖为了心仪的姑娘,第一次和戰国人起冲突开始的。

    五章、六十页纸的内容,不算打大纲的时间,温向平也写了五天,杨主编来来回回看了三遍却也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

    杨主编深深的吐出一口长长的气,半晌无言。

    罗家和接过稿子,

    “主――”编。

    刚说了一个字,就被杨主编打断。

    “刊在第一篇,前几张版面全给了它,不够就把其它的删点儿下去,务必要保证它的版面充足;封面上也特推一下,最大最醒目的标题给它,再让插画师好好给设计个封面和插画――最后,一周刊登一章,要充分吊起读者的胃口,延长热度的时间,明白了么。”

    杨主编语速很快,激动的甚至站起身来,说到最后一句,反倒一字一顿,紧紧盯着罗家和,认真嘱咐到。

    镜框后面的眼睛闪过一道光,罗家和应是,走出了办公室。

    留下杨主编站在原地摸着自己的将军肚志得意满的哈哈笑,一扫之前所有的郁气和阴霾。

    ……

    恒英中学是沽市颇为出名的高中,师资力量雄厚,学生整体水平也优秀。

    学校周边有不少的报刊亭,每当期刊杂志新出一刊时,老板便会将其林立在窗口上,或者在窗口前的小板一种摞上几本。

    如此,学生和老师们无需买书,就能先通过这些封面上的标题了解到这版的主要内容,并根据自己对它的兴趣大小决定自己要不要买。

    期刊杂志的封面大同小异,大多是红色的大标题,再配上一张大大的封面图,或是几个孜孜学习的小同学,或是伟人领袖的照片,再或者就是国内的招牌风景或建筑。

    然而这期的红星杂志却成了个大异类。

    “老板,这个多少钱呀。”

    剪着胡兰头的女学生从小板上拿起新出炉的红星杂志,只一眼就爱不释手,再不肯放下。

    老板笑呵呵道,

    “一块五――这可是今天一早才出的,刚送过来,你看看,这上头的人画得多俊啊,买回去肯定不亏!等中午大家都放学了,就不知道还有没有卖的喽!”

    现在还是早晨,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学生们都赶着上学,像女学生一样买书的人算是少的。等到中午下午大家都放学了,来买书的人就多了,有什么好看的那时也不好抢到了。

    女学生家里还算宽裕,平时也没少买书,眼下被封面的人物迷住了眼,又听老板这么一说,当下便爽快的掏了钱,然后美滋滋的捧着去了学校。

    “哇――红星杂志今天这版的封面好漂亮啊――”

    女学生的同桌羡慕的看着她手里的书。

    只见占据了封面三分之二的封面图上一左一右分成两边,却印着同一个青年的画像。

    左边的青年穿着一身五六十年前的立领制服,头戴一顶有檐帽,歪着头叼着草,一双眼桀骜不驯的看向纸面外

    分卷阅读76

    -

    分卷阅读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