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

      这个主子假高冷 作者:阿布_

    分卷阅读16

    这个主子假高冷 作者:阿布_

    分卷阅读16

    军队握在手中,哪怕是直接攻入皇城,北上逼宫,那也不是做不到的啊。

    想到这里,长乐倏然一惊。她只想到了威武大将军李乾,可忘了他的第三子李封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李乾是个彻头彻尾的保皇派,可他的儿子呢?李封虽然深受父皇信任,甚至此次刻意指定他带兵回京,未免没有想要好好培养他的意思。可李封还是太年轻了,他年轻,又有冲劲,带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可在现今这种局势中,这种东西又能起到什么积极作用呢?他年轻,所以他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经验,缺少阅历,不如他父亲有见识。

    长乐遇刺差点身亡。燕王苏和却护不住手下将士们的性命,他失了军心不说,兵权还被剥夺,手中势力大幅度削弱。这件事中,最大的得利者就是现任禁军统领的李封,从一介白身一跃千里,御史们反对的折子铺满了皇帝的桌案,都没有换回他的回心转意。

    李封带回来的北方五万军队,加上原本直属皇帝的三万羽林军,和征召的两万新兵,组成了京城新的禁军军队。只要有这张王牌在手,接下来无论想做什么都要顺利不少。

    这件事的巧合之处太多,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左右着一切事态的发展。长乐心中甚至浮起了一抹荒谬的猜测:一切都是从四海商行的出现开始的。她对四海商行起了兴趣,所以在收到四海商行的请帖后,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赴宴。也就是借此,四海商行的主人将兮时送给她。之后回来在路上她就遇刺,然后才有了这之后的一系列的事情的发生,才能让李封顺利接到了这个位置。

    长乐压根不用多想就明白,燕王怕是把她给记恨上了。就算此事与她无关,也是因她而起。可照着长乐此刻的想法再重新想这一连串的事情……别的不敢说,长乐可以肯定,她的二哥苏永绝对有这样的谋略。

    当真好笑,若是事情真是如此,那么四海商行又是什么?那所谓的千里迢迢寻夫的故事又是什么?兮时在这件事中又起了怎样的作用?

    第13章 太后

    兮时在这其中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长乐正思索着,却听太后道:“最近老三也回京了,你们兄妹几个可要找个时间好好聚聚。”

    好好聚聚?

    长乐迟钝了一瞬才反应过来,燕王苏和在父皇眼中一直都是少年早成的形象。可她们相处十几载,怎能看不出他真实的性格。残忍暴虐不说,为人更是最记仇不过。

    当初父皇将苏和寄养在她的母后、祁皇后的名下,彼时,她的母后尽心尽力抚养他,将他视如己出,吃穿用度与自己的亲生女儿长乐一般无二,从没有半分懈怠。可仅仅是因为某年景帝的万寿节上,长乐献上的寿礼比他多得了皇帝的几句夸赞,苏和当着所有邻国使者的面落了皇后的面子,说她是毒妇,狐媚子,将皇后硬生生塑造成了一个只懂以色侍人、还野心勃勃妄想后宫干政的蠢人。由此可见他的本性。

    自那之后,直到燕王封王开府,他都从来没有再主动去过皇后的鸾凤宫一趟。长乐怎么也想不通,怎会有人如此无情,十几年的母子情谊,他竟似乎从未曾放在心上过。而让她们彻底认清他的起源,仅仅是因为长乐的礼物,比他的礼物多得了皇帝的几句夸奖。仅此而已。

    苏和在万寿节上的举动,无疑是将大庆朝的脸面狠狠丢在地上,还又重重踩上几脚。皇帝盛怒,好好的一个万寿节匆匆了散,只是皇帝一直对这个儿子信任有加,以为他这次偶尔的失态是因为一直呆在皇后身边,寄人篱下的孩子心思本就敏感,又听到了些什么流言蜚语,不免会多想了些。因此,虽然苏和做出了这般不靠谱的事情,皇帝也只是罚他禁足三月,禁足期满后,皇帝就下旨封苏和为燕王,封地燕州。

    燕州一贯是大庆朝内除京畿外最富庶的区域,单单封地内的税收,每年都能给苏和带去无数进项。而这笔财富都用来做什么?大概也就只有皇帝才会觉得,这些银子会供给自己疼爱的儿子富裕的生活,让他一辈子衣食无忧。

    可事实上,苏和培养暗卫和死士难道就不要银两了吗?他养私兵就不需要银两了吗?长乐的二哥定王苏永谋略无人能及,苏和之所以能和他抗衡这么久,关键就在于他手下数不尽的人手。当任何刺杀都能被轻而易举化解、头脑再好也比不过拳头大好使时,苏永只能按耐下自己的勃勃野心,悄无声息蛰伏,等待着寻找机会给苏和致命一击——

    这些事宫中人尽皆知,太后曾执掌后宫几十年,长乐几乎可以肯定,她的眼线比皇宫真正的主人、皇帝的眼线都要多得多,她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恩怨。

    太后的一生完全是个传奇,她既见识过后宫女人为了权利争斗彼此勾心斗角,用尽各种龌龊手段;她也曾与前朝鸿儒学士讨论政事;她驾马驰骋过沙场,指挥过大小战役;她平定了八王叛乱,却也会为了一个男子敛去所有锋芒,为他生儿育女,成为天下间千千万万的平凡妇人中最普通的一员。

    毫不夸张的说,她走过的路,比长乐吃过的盐都多。她们兄妹的小动作就算瞒的过皇帝,瞒的过皇后,也绝对瞒不过这位经历过无数变迁的女人。她的目光看的很远,她胸中的格局很大,她和一般的大家族中只懂得主持中馈、教养儿孙的老妇人不同,她的见识决定了她看待问题的方向,她的经历决定了她解决问题的手段。

    她这样的人,不会说无关紧要的废话。长乐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才会多想了一些。

    “哀家老了,不中用了,哀家现在的话已经没有人会听了,哀家也已经护不住自己想要护住的东西,”太后的声音很轻很轻,她的眼神虽然一如既往的锐利,可声音中莫名蕴含的疲倦让人听了,心底也不由自主泛起几分酸涩。她威严的声音仍在继续:“人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所以长乐啊,哀家想,是不是哀家该放手了?”

    长乐将额头轻轻抵在太后的掌心中,只道:“皇祖母不要这样说,您是长辈,您说的话,又有谁敢不听从呢?若真有哪个不要命的胆敢忤逆您,我就告诉父皇,让父皇带着二哥三哥,将他们统统打跑。不管皇祖母的决定是什么,长乐都支持您。”

    长乐没有抬头,自然错过了太后怔忪的神色,还有之后仿佛突然下了什么决定一样的决绝。

    大殿角落内站着的那位身体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长乐一直都没有看到的老仆似乎抬了下头,想阻止一般欲言又止。然而看着自家主子掩饰不住的疲惫神色,最终还是没忍住在心底低低叹息了声,深深垂下了头颅。

    “这宫里乌烟瘴气的,哀家看着心烦。这几日哀家会寻个机会离开宫里,也算是

    分卷阅读16

    -

    分卷阅读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