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

      穿越之村扉记事 作者:蔻蔻之思

    分卷阅读7

    姨一边拉着李小荷坐在自己身边,一边跟夏氏说过:“两个丫头虽说是还小,也是该准备着。看我们小荷,长大了那也是村里的一枝花呀,到时候不知道多少小伙子上门来求呢!”

    “小孩子看的出来个什么,我也不求她有什么大出息,以后给她找个吃穿不愁的就差不多了。”夏氏谦虚道,又捡了之前的话:“要说做生意,我家那口子就是憨得很,哪里能挣什么银子呢?又没个手艺,哎,我左想右想的都没个头绪。”

    “怎么没手艺?你针线活儿还不够好啊,要我说你就做些香包荷包,赶着庙会的时候拿去卖,肯定行。就大佛寺就行,离你们那儿也不远。”四姨给夏氏想出来一个法子,“我们那边也有一个菩萨庙,逢着观音菩萨生辰这一天真是人挤人,那些个卖香包的生意好的很,就是我这手,笨得很,不然我也做了拿去卖!”

    夏氏还是有疑虑:“真这么好卖?”

    “当然了,你以为逛庙会的是我们这种穷人啊?多是家里都是有点闲钱的,没事逛逛庙会凑凑热闹,看着有些喜欢的东西了就买的。”四姨一脸羡慕的跟夏氏说:“要是运气好,碰见大户人家的看上了你的东西,还有赏钱呢。有一次我就看到一个穿着一身锦衣的小少爷,看中了糖人儿李做的一个糖人儿,直接大方的扔了一块银子给他,都没让找就走了。”

    连李小荷都听得跃跃欲试的,想着回去要在老婆子的麻袋里找几块布,好好做几个荷包,到时候带去庙会看看到底有没有市场。

    一边李小兰悄悄走过来,拉着李小荷出去了。原来这几个皮猴不知道从哪里找出来几个柚子,秦松正在剥皮,几个小的围在边上眼巴巴的等着。

    柚子很甜,水分也足,没发干,李小荷吃完一瓣又拿一瓣,一边催着秦松再剥一个。又问:“你们从哪里找到的啊?”

    秦松头也不抬:“那边屋里,箩筐里还有好多呢!”

    李小荷心想,就这样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拿来吃了真的好吗?不过吃都吃了,再说是外婆家,就别拿自己当外人了。

    李小荷到外婆家的第二天,大舅一家就回来了。

    大舅中等身材,也许是做生意的原因,总是笑眯眯的,夏家人长得都不错,大舅看起来也很顺眼。

    大舅母周氏却只是中人之姿,说话细声细气的,她说话时不仔细听都听不见。

    她勉强露出个笑脸跟夏家三个姐妹打了招呼,之后就不怎么说话了。

    等她出去张罗吃食了,四姨拉着夏氏,撇撇嘴:“不就是开个杂货铺子吗?就怕谁沾了她的好似的,脸快拉地上了。”

    夏氏没说话。

    倒是大舅,不知道是怎么知道了夏氏想要做荷包去庙会上卖。他仔细看过李小荷一直背在身上的布包,在听说是李小荷自己做的后,他笑呵呵地跟夏氏说:“六妹妹手艺越发好了,小荷才几岁呀,就教的这么能干!我看你这荷包儿能做,要是你怕庙会上卖不出去,不如就放在我的铺子里,卖多少算多少,二哥也不赚你的钱。”

    夏氏没想到这个二哥竟愿意帮她,一时间高兴不已,急急地说:“好啊,二哥,我回去就做起来。”又说:“前儿还愁着没路子,今天二哥就帮了我大忙,我,我……”激动地快哭了。

    李小荷在旁边看着,想这也太夸张了,问她大舅:“舅舅,我奶奶说,大户人家经常会扔一些不要的衣服,那些衣服特好看,是不是真的啊?”

    大舅笑了:“哪儿啊,那些大户人家讲究可多了,就算是衣服不要了,也不会随便扔了,多是赏给家里的下人,或者送给一些穷亲戚。他们的衣服都是好料子,就算是不穿的,也比咱这些农户家的好多了,哪里会随便扔。”停了一会儿,他又说:“倒是有一些裁缝铺子,时常会有一些零碎布头的不要的。”

    李小荷两眼亮晶晶的,充满期盼地看着他,大舅一时好笑,捏了捏她的脸,笑道:“行吧,你大舅也认识几个裁缝,回头跟他们说一声,给你要点儿碎布头做荷包。不过你做的荷包可不能用这种碎布头,回头我给你拿几个花样子,你把荷包做的细致一点。”后面这话是跟夏氏说的。

    夏氏欢喜地应了,又急忙跑去厨房帮着周氏做事。

    晚间夏氏跟四姨住一起,两人还在一直说到很晚。

    “老大竟然主动要帮你卖荷包,这可真是奇了怪哉,你可要仔细着些,说不定他连亲妹妹都坑。”这是四姨。

    夏氏刚刚得到一个赚钱的路子,怎么肯信她的话:“怎么会,好歹是亲兄妹呢,就帮着卖个荷包,能怎么坑我?”

    “这可说不准,老大那性子!”顿了顿,她又说:“何况还有周氏在呢,那可是一点亏都不肯吃的!”

    夏氏笑了:“好了你!就是在他店里卖个荷包,卖多卖少都算我的,又不要他贴补,他有什么可吃亏的!行了,睡吧。”

    四姨见夏氏闭眼不再理她,也就不开口讨没趣,只是心里想到:“我就不相信老大会这么好心!”

    大姨夫是家里的独子,不好离家太久,正月初四这天就打算回家了。夏氏心里想着要做荷包,还要回去清理看看要买些什么东西,也是打算这天就走。

    走的时候李小荷收获了意外之喜,外婆给每一个小辈都发了一个红包。

    李小荷喜滋滋地将红包揣在小布包儿里,等走出村子,路上只有他们一家人了,才迫不及待地将红包拆开,倒出来六个铜板,六六大顺!

    不过还没等李小荷多看两眼,就被夏氏收缴上供了。无论李小荷怎么撒娇卖萌地表示自己不会乱花,或是李小兰控诉这是外婆给他们的,还有小阿福哭闹着不走,夏氏都不为所动,淡定地将十八个铜板放进自己贴身的荷包儿里。还对这三姐弟说:“你外婆还不是因着我的缘故才给你们的。小孩子,哪里放的住钱,要是一不小心掉了怎么办?我给你们放着。”

    李家老爹在一旁附和:“就是,让你们娘给你们放着。”

    第6章 你要好好的

    回到家里,叔叔一家还没有回来。家里大姑姑和小姑姑都还住着,见李小荷一行人这么早就回来了,都有点吃惊。所幸小姑姑的婆家就是村子里的,当晚就和小姑父回去住了,不然这么多人连住宿都困难。

    小姑姑的婆家是村子里唯一一家外姓人家,姓钟,叫钟贵。据说是从外地逃荒来到这儿的,早年就在平安镇上一个木匠那儿做学徒,可能是没那个天赋吧,反正最后也没能出师。辛好还攒了点儿钱,在李家凹这边买了两亩地,就扎根在这儿了。

    当然,就因为两亩地可能李家凹也不能让他在这儿落户,是他的妻子汪氏,恰好跟村子里李继业的媳妇一个姓,都姓汪

    分卷阅读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