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

      我为鱼肉 作者:宁远

    分卷阅读76

    我为鱼肉 作者:宁远

    分卷阅读76

    给骂了进去。

    第二日睡到正午才醒转, 大概是昨夜偷听到卫庭煦对小花的那番话让甄文君安心不少,觉也睡得更踏实了些。只是昨日脱臼的下巴偶尔还是隐隐作痛,挨了小花一拳的脸肿得更大。

    醒来时灵璧已经不见, 甄文君裹上棉衣走出帐篷,见小花已经回来了, 神色如常地站在卫庭煦所坐的四轮车后。有一位脸生的骑士骑在一匹高头黑马之上,夹着马肚的双股间磨得血肉模糊, 一看便是日夜兼程送急信的信使。黑马马头顶尖角脖系铃铛, 这是官家用的急递马。骑马之人白日响铃夜间举火, 即便撞死了人也全然不用负责。马奔得浑身是汗,血一般地往下流。狂奔方止仍心内燥热,马不住地在原地嘶鸣抬腿作势要跑。骑士先是将身子后仰,踩在马镫上的双脚向下施力,开口制止黑马的慌乱。可黑马天性刚烈依旧不受控,骑士索性一边和卫庭煦说话一边让马轻松地继续转个弯跑几圈。慢慢由大圈转小圈之后,暴躁的烈马终于恢复了常态。直到马终于安静之后他才从马上跳下,单膝跪在卫庭煦面前。

    甄文君细细看他驯马之术暗自记下,改日若是云中飞雪也躁动的话她便有计可施。

    护卫和小花围着,骑士说话声音又小,甄文君听不清内容。

    她也不靠近,去找灵璧要了块布,跑去林子里挖些冻土裹起来在红肿的脸上贴着,熬了点草药打算再外用热敷。炉子下的火堆才刚刚开始冒烟,便见小花走了过来看着她。

    甄文君警惕地看着她:“干嘛?昨天这一拳还嫌不够么?”她指了指自己含了块石头一样的脸。

    小花却对她礼貌作揖:“文君娘子,女郎有请。”

    甄文君非常佩服小花的忍受力,昨日刚刚针锋相对甚至控制不住出手,今日却能收敛起所有脾气来请她,不知是昨夜那一锅成精的鸡汤的功劳或依旧是她女郎的一句话。

    甄文君走进帐篷内,里面有几个护卫、灵璧小花以及快马送信的骑士。

    那骑士卸去了两裆铠,内里厚实的裲裆衫也已湿透,年轻的脸庞棱角分明,刚毅的眉心有颗淡淡的痣。

    甄文君在陶君城时养成了查人细节的习惯,只要有个陌生人出现在眼前她都忍不住仔细打量一番。这位骑士看上去刚过弱冠之年,因着赶路脸上全是马蹄飞溅的泥点。他看上去已然疲惫不堪却在强打精神等待卫庭煦发话。来时那一身铜色铠甲着装很明显是大聿正统传令兵的打扮,一般都是大战时给将领传急报才有的行头,这头竟是找卫庭煦来了,为的就是这一路通行无碍,甚至无人敢查验急行令,重要消息自然能顺利抵达卫庭煦手中。看来这是卫家惯用伎俩。

    甄文君和小花进来了,卫庭煦似乎还在等着谁。

    一护卫匆匆进屋呈上一片小小的木片给卫庭煦,说是长孙家飞鸽递来的消息。

    长孙家?甄文君记得长孙也是洞春大族,和卫家颇有渊源。

    卫庭煦将木片收来,站在一旁的甄文君极力偷看,眼珠子都要转到颞颥了都没能看清指头大的小木片上写了什么玩意儿,反而是卫庭煦直接将木片交给她。甄文君拿来一看,原来自己的眼睛还是很好使的,木片上真是什么都没有,空空如也。

    卫庭煦道:“文君,你将木片在火上烤一烤。”

    原来是用明矾水书写的暗文,在火上烤过之后才会显字。

    木片在火上过热后慢慢出现三个字:

    “今夜至。”甄文君念了出来。

    “她今夜才到,那咱们就不等阿燎了。”卫庭煦问那小骑士,“你且将事情经过细细说给大家听。”

    甄文君心中暗道,先前就怀疑阿燎是洞春长孙家的人,果然没猜错。

    小骑士开口第一句道:“子匀公子被奸人陷害,在去往绥川的途中被抓,如今已押解至京城,入了诏狱,由廷尉关训亲自鞫狱。”

    他这番话甄文君听不出事态有多严峻,似乎是卫庭煦本要与这子匀在绥川相见如今半道上出了事。子匀乃是卫氏宗族,此番在绥川相见是要商讨平绥川流民之祸。如今子匀犯事被抓,应该见不到面了。听罢此话灵璧小花以及屋内诸君全都神情愤然,想必此事并不想她所想那么简单。

    “何罪入狱?”卫庭煦问道。

    “据说子匀公子在前往绥川路上他家府君过世,而他未能及时回家奔丧,御史台便上疏弹劾称‘父卒而子未归,实乃衣冠枭獍,无父无君不如禽兽’。天子震怒斥其不孝,不堪社稷重任,特令廷尉史赶往绥川抓捕。后经查在卫公过世第一时间卫府已经派了人告知公子,但报信之人莫名暴毙于路,卫公的死讯未能顺利传给公子,这才酿成今日祸端。”

    灵璧愤懑道:“这定是谢老贼的计谋!陷害公子于不孝之地!”

    甄文君心头波动:卫庭煦他阿父死了?

    卫庭煦道:“仲父之死我亦是昨日才得到消息。这次子匀绥川平乱之行得来容易,原来早已挖好了陷阱等着他往里跳。可惜了我这堂兄自小怀安民济物之心,入仕之后一直忧国哀民,此次绥川大乱他数夜未睡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定邦之策。可惜啊,依旧被那帮竭泽而渔的愚夫算计。”

    原来子匀是她堂兄,去世的也是她阿父胞弟。子匀此去绥川是真的怀着救民赈灾之心去的,没想到身未到就被抓回了京城。听到“诏狱”这二字甄文君就头皮发麻。小时候有段时间阿母讲那些沙场故事讲得有些倦了,她正处于顽皮的年龄,阿母便跟她说起许多诏狱典故。什么夹指压踝的,割鼻子切膝盖的,去势幽闭的,更有以臂贯烧车严刑逼供的。打板子都算是小菜一碟,有诸多人冤死狱中或屈打成招。据说入诏狱者难再见青天,狱中无数枉死之魂,到了夜里这些冤魂便会漂浮在恶臭的牢房内啃噬人的耳朵和脚趾。

    诏狱是她自小的噩梦,如今卫子匀被诬入狱,还是天子亲自下诏,想再出来实在难上加难。

    “此事乃是谢家自掘坟墓,我已想到应对良策。”卫庭煦手里拿着羽扇,天气寒冷时并不扇动,就喜欢握着,似乎羽扇在手里便胜券在握,话语间并未有惊讶之色,仿佛早也料到。

    “小花。”

    “在。”卫庭煦并未说她需要什么,只不过抬了抬手小花便已经会意,迅速准备笔墨竹片。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甄文君就知道自己输了,输给这主仆多年来形影不离的默契。若是想要卫庭煦离不开她,便一定要想办法取代小花。

    卫庭煦执笔在竹片上飞快地书写,一枚枚清秀小楷落在竹片上。站在她身边的甄文君大方地盯着看,卫庭煦写的是建安七子之一王仲宣《从军诗》中的一段“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很明显也是藏字验的暗号,只有收

    分卷阅读76

    -

    分卷阅读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