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

      我在东宫当伴读 作者:晏图

    分卷阅读61

    我在东宫当伴读 作者:晏图

    分卷阅读61

    顶着千斤重的头冠,前面晃荡着一排珠帘,走路的时候珠帘就晃荡起来,许霁川莫名想到,珠子在前面一直晃荡,这样朝会答辩的时候真的不会分心吗?

    松阳先生说的果然是对的,所谓礼仪就是繁琐的专门添乱的没用玩意儿。

    太子殿下到殿门口的时候,突然停下来,转过头对许陆二人道:“你们俩去休息吧,不必等孤,等孤回来自然会召你们。”

    太子殿下走了,许霁川打着哈欠给陆昇说:“太子殿下都发话了,我们俩先去休息一会儿吧。”

    陆昇道:“你怎么这么没心没肺?”

    许霁川苦着脸道:“我又怎么了,陆大人!”

    陆昇道:“今日大朝会,将决定太子殿下能不能入朝,你竟然如此没心没肺,不给殿下说些安慰勉励的话就算了,竟然还在殿下面前打瞌睡。现在竟然想着要去睡觉,你将太子殿下置于何地?”

    许霁川:“……”他和陆昇永远话不投机半句多,于是他也不废话了,转身就回了自己的院子里睡觉去了。

    太子殿下以前上朝的时候,看着空旷的太和大殿,都觉得大殿实在是太大了,平时上朝的时候大家说话都费劲,要很大声才能听得到。

    今日各州府官吏都到齐了,平日里觉得空旷的太和大殿竟然被挤的水泄不通。

    文官站在左边,武将站在右边,太子殿下站在陛下的右下第一位。

    等陛下出来的时候,大殿里的文官武将跪服在地,齐声山呼万岁,气势壮观。

    殿上的陛下怎么想,太子不清楚,但这是第一次他直观感受到了权力的威慑作用。

    无怪乎从古至今的英雄豪杰都为了一把椅子竞折腰,实在是唯我独尊的感觉让人上瘾。

    大朝会前,陛下会接见各个州府的人,听他们汇报一年来各州府的各项工作,因此大朝会上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六部针对自己的主管工作针对各州府提交的报告进行提问。二是针对各州府提出来的来年的工作章程进行审核。

    针对来年的预算和朝政大事,三省六部的官员可以随意向太子殿下发问,考量太子殿下处理朝政的能力。

    太子在大朝会之前已经做了大量功课,他知道去年的工作报告不会成为六部和州府争论的焦点,明年的预算规划才会。

    地方想从朝廷要钱要人,朝廷自然不会那么轻易随便就将钱给出去,因此这样双方才会来回扯皮。

    六部大臣每年这时候都严阵以待,朝臣们每年都可以欣赏堪比舌战群儒的大戏。

    看人下菜碟的言官们每年对这场争论关注非常,他们会从这场论战中看出谁才是真正的厉害角色,谁不过是外强中干。观察之后,以后要在陛下面前要参谁一本好做考量。

    太子殿下面无表情听着底下诸人的汇报,心里非常期待六部舌战州府这出年度大戏敲锣上演。

    各州府大臣解答完六部关于今年的结算问题之后,六部舌战州府大戏正要开场的时候,太和殿大门外传来一声嘶哑的“报”,拖长的声调,让在场的大臣们的心里一阵咯噔。

    大朝会的时候能从太和殿门外进来的信使,一般就是八百里加急的信使。

    八百里加急传信一般都用来传递紧急军情。这次八百里加急又是为什么?是漠北契丹来犯还是肃慎鲜卑来攻打,还是北魏、南唐、西蜀三国联军兵临城下?

    朝中大臣的心被高高悬起。

    皇帝陛下也皱皱眉。

    那八百里加急的哨兵衣服上的血迹未干,脸上泥污糊面,他进来之后朝臣自发给他让出一条道,他跪在大殿中间道:“陛下!汝南暴动!暴民杀了汝南太守将他的头颅高悬在汝南城门,烧杀抢掠一路北上,连破三城!但凡其所到之处,杀官开仓抢劫富户,封地汝南的成安王被杀!”

    哨兵说完,陛下惊地站起来,道:“这些目无国法的暴民,竟然敢杀朝廷命官!实在是可恶至极!”

    转而又一想,更可恶的是汝南太守,这么大的灾情,他竟然隐瞒不报,致使酿成兵祸,实在是可恶至极!!!真是可惜他被杀了!

    陛下的眼神沉沉地扫过下面的大臣,寒声道:“汝南官员何在?”这次汝南上报有水灾,太守坐镇汝南主持赈灾,没有参加大朝会,派了他手下的主簿来参加大朝会。

    一人噤若寒蝉,跪倒在地,不住求饶,道:“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梁元帝不看也不听,道:“来人,拉出去!!午门腰斩!!!”

    汝南主簿抖如糠筛,将头磕地咚咚响,道:“陛下,臣冤枉,臣冤枉,这都是太守的主意,臣不过是依照他的命令办事!”

    梁元帝面无表情道:“既然你心里只遵从太守大人的命令,那你就早些下去给他作伴吧。”

    陛下一席话说完,侍卫就将汝南主簿拉走了,杀了一个人撒气之后,陛下的心情才稍稍缓和平静下来。

    兵部尚书上前道:“陛下,现在必须马上出兵,汝南离京城不过半月的距离,暴民现在势如破竹,如不遏制,任其发展,恐怕会成大祸!”

    陛下沉吟道:“命晋王为大将军,着其领兵平定暴动。”

    陛下说完之后,中书令上前道:“陛下,此举不妥。”

    梁元帝冷眼看着这个在他不高兴的时候触霉头的人,寒声道:“爱卿,有何不妥?”

    中书令道:“晋王以侍疾留在宫中,侍奉太后。如今太后病体未见好转就让晋王挂帅,恐惹朝野非议。”

    陛下冷冷道:“现在不派遣晋王出去,难道让朕的御林军统帅周洪挂帅吗?”

    中书令赶忙道:“周洪将军护卫王城,自然是万万不能调动的。且暴民不过一群乌合之众,怎配劳动周洪大将军大驾。依臣看,暴民虽不过一群乌合之众,但到底是民众,且其情可悯,单纯派兵镇压,朝野难免落下陛下苛待百姓的名头。臣以为应该以招安为主,以镇压为辅助。暴动的根源还是汝南水患为除,安抚灾民,拯救其于水火才能根治暴乱。”

    陛下脸色缓和下来,道:“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

    中书令道:“太子殿下。”

    中书令一席话说完,四座皆惊,但朝中的官员都是老狐狸了,心里虽说有诸多考量,但终究只是和相熟的官员对了个眼色。

    陛下道:“太子?”

    中书令道:“是,太子殿下。”

    中书令一提到太子殿下的名字,太子殿下心下也有些惊讶,不免多看了这位素未蒙面的中书令一眼。

    中书令面上波澜不惊,不卑不亢,连一个眼神都没有丢给打量他的太子

    他直视着陛下,陛下与中书令君臣十余载,君臣之间已有默契,他知道中书令这样推荐自然是有他的理由,于是便道:“现在罢朝半

    分卷阅读61

    -

    分卷阅读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