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

      盛世直播 作者:衣青箬

    分卷阅读121

    盛世直播 作者:衣青箬

    分卷阅读121

    ,所以主持人从烧焦的木头想到焦尾再想到制琴,唐迎也不意外。她微笑着点头,“是的,打算制一张琴。”

    主持人满足了好奇心,终于带着摄影师离开,去找别人采访了。

    都是浸淫这个行业数十年的人,虽然原料有限,但其他人也都选到了自己心仪的木材。最简单的就是方师傅,只挑了很小的一段木头,凑近了闻还隐有余香,听她说是樟木,要用来雕刻。

    施师傅基本上将大块些的木头都挑出来了,都堆在旁边。他要做的,是一艘船——或者说是一艘船的模型,完全由各个零件利用榫卯结构拼接而成的那种可拆卸船模。做好之后,下水也没有问题。

    参加节目是没有助手的,所有的工作都必须自己独立完成。因为一艘船需要的零件太多,估计有几百个,他现在已经在清点工具,打算立刻就开始动手了。

    剩下的两位,一位秦师傅擅长根雕,好不容易从这些木头里挑出了半截树根,就只能用它了。根雕是创作型的艺术,而且跟唐迎之前做的核雕一样,要因势象形,这样成品就会显然自然工巧。所以这会儿他正抱着木头,蹲在地上苦思冥想该怎么创作,跟主持人说话也心不在焉。

    主持人也不尴尬,“看来大家进入状态都很快,相信一周之后,拿出来的作品也绝对值得期待。”

    然后又去采访最后一位王师傅。王师傅要做的东西就有些特别了,是千工床。

    千工床,又叫拔步床,就是在电视剧上经常看到的那种架子床加上一个底座,底座向外延伸出一段距离,通常是三尺左右。然后四角立柱,柱子之间则是木质的围栏,在床的四面形成回廊。床身和围栏上雕花镂彩,描龙绘凤,十分繁复华丽。围栏做成门的样式,可以开合,而回廊上则可以摆上桌椅屏风等,无论更衣如厕还是品茶下棋都可以在这里完成,可谓是“足不出床”。

    这种床制作工艺复杂,造型精美,据说最好的床有一千多个零件,因而叫做“千工床”。因为材料难得,制作繁难,江南一带的大户人家会从女儿出生开始攒木材,等到订婚时再开始请工匠打床,花费两三年时间完工,女儿也就可以出嫁了。

    说起这个千工床,王师傅这里还有个十分浪漫的故事。

    据说他的曾祖父当年做了十年的木匠学徒,才终于出师,第一份差事就是为一位乡绅即将出嫁的女儿打造一张千工床。结果在打床的时候,他跟这位乡绅的女儿相爱了。后来机缘巧合,乡绅家中落魄,原本定下的女婿又意外去世,女儿守了望门寡,原本的小木匠却因为勤劳肯干攒下了一笔身家,开了一家木器店。乡绅便将女儿嫁给了他,陪嫁的就是当年那张千工床。

    所以王家的子孙学艺,出师的标准就是能独立完成一张千工床。

    主持人听了一脑袋的故事,对着镜头感慨,“要不说学会一门手艺很重要呢?我有点儿明白自己为啥到现在都没对象了。当然,我并不难过,因为我知道,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有很多都跟我一样没对象。我,不孤独。”

    大概负责后期剪辑的师傅也觉得主持人嘴太欠,未免被观众骂死,便很快接上了唐迎的画面,企图转移注意力。而不得不说,这个策略是十分有效的。

    制作这一档节目,是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推广传统工艺,所以大家也不能埋头自己玩儿,要跟观众互动,还得讲解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所以唐迎一边清理木头上的污渍,一边道,“制琴,我们行业内通常叫斫琴。斫,本意是斧刃,引申为砍削。要制作一把好琴,材料是最重要的。一般来说,制琴材料最好是面板选桐木,底板选梓木,取其阴阳调和之意。不过如今好木头难得,所以我们都用梓木。”

    “但其实就算木料选对了,也并不是所有的木头都适合用来斫琴,还要看它的纹理、生长时间和放置时长。偷偷告诉大家,我看施师傅挑的那些木材里有一段杉木,要是清理出来这截梓木不合适,我就厚着脸皮去讨要。”说到最后一句,她还特意压低了声音,像是害怕被人听见。

    在古琴制作木料的选择上,唐代斫琴大师雷威有言:选良才,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

    据说雷威本人为了挑选合适的木材,经常在风雪天跑到深山老林里去,等狂风震树时,倾听树木发声。

    树木生长的年头越久,就越是容易震动,能出好音;而放置时间越长,木性也就越稳定,不至于在制成之后再发生变化,影响琴音。除此之外,还要细看其纹理,挑选年轮间距均衡,纤维通顺细致的木料。

    比如唐迎清理出来的这根梓木,在将表皮刨去之后,就能够看出它年轮和纤维均疏密有致,没有任何结疤的地方,除了尾部仍旧带着焦黑之外,十分完美。

    唐迎并没有将焦黑的部分裁去,而是笑着道,“选定木料之后,便是选择古琴的样式。琴谱中古琴的样式多达五十余种。不过我们既然正好有幸拿到了一截烧焦过的木头,不做焦尾琴就说不过去了。”

    选定样式之后,就是制样板。审核确定之后,才开始正式的制作。

    古琴的声音,来自箱体震荡产生的共鸣,所以要达到最好的效果,面板和底板的厚薄,内部的槽沟处理,都需要斫琴师根据自身经验来掌握。这也是最重要的步骤,文艺的说,每一把古琴都是不同的,而这个步骤就能决定古琴的灵魂。

    因为是正式节目,自然不能像直播那样从头到尾拍摄,剪辑起来,节奏上会更快一些。同时穿插着五位嘉宾的制作过程,有种紧迫刺激的感觉。

    在快节奏的剪切之中,唐迎的箱体制作完成,进入下一个步骤,灰胎。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出现了一条红色的加粗弹幕。

    ——一把古琴制作短则几个月长则两三年吧?这个女嘉宾一周就能做好,真不是来哗众取宠的?

    作者有话要说:  3000收藏的加更,很久没加更了所以还多了七百字,么么哒~

    第79章 秘密武器

    这条弹幕如此显眼, 即使满屏幕都是字, 也让人不能忽视。

    网络上多段子手, 也多有急智的人, 因此对唐迎有好感的观众倒是迅速反应过来,开始反驳。

    ——麻烦红字动动脑子好吗, 这五位嘉宾要做的东西都不是一周能做好的,明显是节目组故意设置的障碍, 肯定有办法解决。

    ——千工床也要做两三年, 王师傅岂不是要哭晕了→_→

    ——施师傅那个楼船两三年都不一定做得出来吧, 就算是以前朝廷出钱出人也要很久,何况他一个人?

    沈知期本来还义愤填膺, 看到大

    分卷阅读121

    -

    分卷阅读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