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7

      老大是女郎 作者:罗青梅

    分卷阅读127

    而幸灾乐祸。

    …………

    傅云英特意空出下午陪傅四老爷理账。

    “我家英姐不在,我找不到人帮忙,着实头疼!只能全收拾了带过来。”

    傅四老爷在书房踱步,一边四处打量,一边打趣道。

    傅云英笑笑不说话,左手边摆算筹,右手边是算盘和草纸,手指翻飞,拨动算珠噼里啪啦响。

    “对了,忘了和你说。”傅四老爷脸上浮起几丝笑容,“月姐的亲事选定了,定的是黄州县本地人家,姓黄。”

    中秋灯会上傅月和傅桂盛装出行,姐妹俩眉清目秀,家境富裕,之后前来提亲的人家络绎不绝。傅四老爷和卢氏挑挑拣拣,最后相中了黄家。黄家虽清贫了点,但黄小官人是家中独子,脾性温和,黄老汉夫妇为人也公道,傅月嫁过去不用和妯娌勾心斗角,也不会因为性子绵软被婆家拿捏。

    傅云英亦记挂着傅月和傅桂的亲事,听傅四老爷说完,含笑问:“什么时候相看?”

    本地规矩,定亲时男方主母上门相看未来的媳妇,那天小娘子一定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迎接家婆,婆媳互送礼物,互相夸赞吹捧一番,算是正式定下亲事。

    “还没定,黄小官人的一位族叔去世了,有孝在身,等过了冬月相看。”

    傅四老爷说完,又道,“桂姐也快了,我给她挑了几家,都是知根知底的远房亲戚。”

    女孩子娇生惯养长大,一旦嫁做人妇,成了某某氏,凡事就得听从丈夫,娘家人不能插手多管。那不疼惜女儿的自然不觉得如何,只当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像傅家这样人口少、爱惜女儿的人家就难受了,唯恐女儿在夫家受委屈,定亲前千挑万选,费尽心思只为了女儿能嫁个好人家,将来少吃些苦头。

    傅云英记得大吴氏生有三子一女,她有个姑姑,可傅家人很少提起大姑,四时节气也不见大姑回娘家和亲人团聚。

    后来韩氏告诉她,大姑嫁的人家规矩多,除非逢着丧葬大事,媳妇们十好几年不回娘家是常有的事。大吴氏想念女儿,曾让傅四老爷去亲家接女儿回家,那边却不愿放人,大姑自己也不愿回来。大吴氏一怒之下,老天拔地,走了几十里山路找上门,和大姑吵了一架,母女俩从此离心,干脆不来往了。

    卢氏当家以后,时常背着大吴氏给大姑子送些吃的穿的过去,那边却一次都没回礼。

    因怕韩氏无意间说漏嘴惹大吴氏不痛快,卢氏和傅三婶叮嘱她千万不要当众提起大姑子,只当家里没这个人。

    家中出了像大姑子那样只认夫家不认娘家的亲戚,傅四老爷和卢氏不敢让傅月远嫁到外地,倒不是担心她不孝顺,而是怕两地隔得远,她要是被夫家辖制住,没人帮她撑腰。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叔侄俩一边闲话家常,一边讨论铺子上的账目。直到天色渐渐昏暗,华灯初上,长廊里次第挂起灯笼,才将将理出大概的数目。

    次日起来接着忙,傅云启也被抓来打下手。在傅四老爷的强烈要求之下,家中几位少爷都学过算盘。

    …………

    不眠不休忙了几天,这天终于理清全部账本,傅四老爷高兴道:“走,四叔带你们去黄鹤楼吃酒。”

    于黄鹤楼上凭栏远眺,烟波浩渺,景致壮阔。本地商旅文人都喜欢在此为友送行,宴请宾客,以为风雅之事。

    “四叔,你还不如买几只腊鸭慰劳我们。”傅云启揉揉因为长时间打算盘而又酸又痛的手臂,不停叫苦,“我腰酸背痛,没力气爬山。”

    傅四老爷白他一眼,点点他的脑袋,“你这身骨头也太娇了,赶明儿你跟着英姐一起练拳,你们书院不是要学骑射吗?你赶紧练起来,免得被同窗笑话。”

    傅云启躺在罗汉床上不肯起来,哼哼道:“四叔,我真的累坏了,你让我缓缓。”

    傅四老爷说风就是雨,也不等傅云启了,吆喝几声,带着管事出去。

    两个时辰后,傅四老爷肩披霞光,牵着两匹膘肥体健的壮马回贡院街,“看,我出城给你俩买的!还好去得早,马市刚开张,抢了两匹好马,卖马的说是甘州那边的良马。”

    马匹价高,不适合山路远行,喂养麻烦,一般人家供养不起,出行多骑骡或者驴。也只有那些追求热闹排场的富家公子喜欢成群结队纵马出行。

    少年郎锦衣华服,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鲜衣怒马,多风光!

    夕阳西下,书房光线昏暗,傅云英挪到外边回廊里靠着栏杆看书,被兴奋不已的傅云启拉到院子里看马,哭笑不得。

    其实她挺喜欢毛驴的。

    有了马,就得有专门伺候照顾马的马童、马夫。

    韩氏以前在甘州群牧千户所里干的就是养马的活,得知傅四老爷给傅云启他们买了两匹马,自告奋勇,“有我呢!保管把两头大家伙养得肥肥壮壮的。”

    王大郎毛遂自荐,“少爷,我会养马,以后您出门,我给您牵马。”

    最后还是傅四老爷一锤定音,养马的活交给后院的老仆,老仆有不懂的可以找韩氏求教,至于韩氏说的什么由她亲自照料两匹马,他一概当做没听见。

    傅云启虽然娇滴滴的碰不得磕不得,擦破了一点油皮就要嚎两嗓子,可少年人没有不喜欢马的,第二天便兴冲冲爬起来,缠着傅四老爷教他骑马。

    傅四老爷时常出门在外,自然会骑马。

    傅云英也被傅云启闹起来跟着一块学。

    傅云启自以为在骑马这一项上一定能胜过傅云英,这天终于在没人帮助的情况下纵马走了几步,坐在马背上俯视傅云英,得意洋洋道:“英姐,你别怕,等哥哥先学会了,再教你。”

    傅云英一哂,踩着王大郎搬来的竹凳跨上马背,挽鞭轻吁一声,策马绕着傅云启转了个大圈,动作潇洒流畅,一气呵成。

    旁边小心翼翼陪着的几位随从不禁齐声叫好。

    “九哥,我已经学会了。不必劳烦你。”

    傅云英瞟一眼紧握缰绳、战战兢兢不敢动的傅云启,淡笑道。

    座下的马被傅云英逼得连连后退,傅云启生怕摔下去出丑,胆战心惊,不敢吱声,哭丧着脸点点头。

    英姐怎么什么都会!他再也不要小看她了!

    …………

    转眼就到了江城书院公布考生名次的日子。

    书院门前熙熙攘攘,挤满前些天应考的考生和他们各自的家人,附近闲着无聊的山民也跑来看热闹。

    照壁前人山人海,比肩接踵,挤得风雨不透。

    傅四老爷打发两个伙计在门前等张榜,带着傅云启和傅云英坐在茶摊前等消息。

    他要了一壶茶,道:“桐哥今天来不了,一会儿记下他的名次,回去的时候顺路告诉他。”

    …………

    分卷阅读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