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

      老大是女郎 作者:罗青梅

    分卷阅读121

    ,姚文达嘶吼癫狂的声音断断续续透过薄薄的墙壁传到几人耳中。

    陈葵等人有些尴尬,站在回廊里压低声音说话。

    赵师爷神情自若,哪怕听到一墙之隔的姚文达咳得喘不过气来,他连眉毛也不动一下,自顾自吃茶。

    足足等了半个时辰,老仆过来请几人去隔壁。

    赵师爷让傅云英他们留下来,先独自去见姚文达。

    又过了一盏茶的工夫,老仆请他们也过去。

    傅云英放下茶杯,等赵琪、赵叔琬和陈葵几人出了回廊,才跟上去。

    傅云启摸不清状况,紧跟在她身边。

    走了没几步,走在最前面的陈葵看到一个年轻人从石桥对面走过来,愣了一下,突然不走了。

    …………

    “怎么了?”

    傅云启踮起脚伸长脖子往前看,呼吸一窒。

    走在最后的傅云英皱皱眉头,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蓦地一怔。

    树影斑驳,一个穿石青道袍的青年,站在石桥之上,俯视池中游鱼,风雅俊秀,长身玉立,眉宇之间沉静如渊海,秋日浸润了木樨浓香的清风筛过浓密的树冠,轻拂他宽大的衣袍袖角。

    他一动不动,袖袂翻飞,神色清冷淡然,不悲不喜。

    像是遽然被抛到风口浪尖处,傅云英陡然怔住,手脚发凉,冷意入骨。

    光影流动,秋风吹动庭中古树枝叶沙沙响。

    这一刻所有的知觉无比清晰,她甚至能听到身体内血液流淌的声音。

    风吹过,院内阴阴森森的冷。

    她忽然站着不走,走在前面的赵琪有意无意扭头扫她一眼。

    傅云英心口突突地跳动,垂下眼眸,眼睫交错,掩住眼底的惊诧。

    她几乎是木然地继续往前走。

    最前面的几个年轻学子议论纷纷,猜测青年的身份。

    他就是刚才在病榻前和姚文达说话的年轻人。

    有说他是姚文达的后辈,也有说他可能是学生。但看气度似乎不像,学生没有这样沉稳厚重的气度和不怒自威的威压。

    傅云英认得他。

    一晃几年不见,他一点都没变。

    她前世的丈夫。

    老百姓们交口称赞歌颂的崔侍郎。

    她闭一闭眼睛,再睁开时,双眸没有一丝波澜。

    身前传来赵叔琬吸气的声音,她望着独立斑驳树影中的崔南轩,痴痴道:“此情此景,堪可入画。这人是谁,好生俊俏!”

    赵琪嗤笑一声,看一眼左右,压低声音警告她:“那可是崔探花,助皇上登基的大功臣,心狠手辣,铁面无情,连皇亲国戚也弹劾不误,我们的姑父沈阁老最喜欢的学生。你放尊重点,不然就是你爹也保不住你!”

    赵叔琬的目光像是黏在崔南轩身上一样扯不开,“他生得好,我夸他几句怎么了?难道还要睁眼说瞎话说他丑不成?”

    赵琪嗐一声,不搭理她。

    这时,姚家老仆躬身道:“这位是我们家老爷在京师的朋友,姓崔,是同安二十年的探花郎,特地过来看望老爷。”

    一语激起千层浪,学子们登时惊呼出声。

    崔侍郎之名随着新政的推行传遍大江南北,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止听说过崔探花之名,还模仿过崔探花的文章,敬慕已久,没想到今天竟然能见到本人!

    学子们摩拳擦掌,你推推我,我搡搡你,想过去给崔南轩见礼,又怕吵着他惹他不喜。

    也有心思转得快的人低声询问:“崔大人不是在京师当差么?怎么到武昌府来了?”

    刚刚还一片寂静的庭院,因为蠢蠢欲动的年轻学子们兴奋的叽叽喳喳声,顿时少了几分秋日萧瑟。

    唯有石桥上的男人周身依旧幽静,仿佛连流逝的时光也爱慕他的容颜,为他停驻。

    听到学子们的说话吵嚷,他抬起眼帘,浓睫下一双眸子灿若星辰,仿若皎洁月华潺潺流动,目光清迥。

    众人被他的气势所慑,都愣住了。

    傅云英下意识错开他的目光。

    魏选廉素来喜爱崔南轩的人品风度,曾借用山涛赞美嵇康的句子形容他,说他“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丰神俊逸,遗世独立。

    先帝初见他时惊为天人,夸他惊才绝艳,破例于闻喜宴上当场授官。

    他并未做出什么惊人举动,只需要往那里一站,当年同榜登科的新晋进士全部黯然失色。

    傅云英曾一度觉得傅云章很像崔南轩,不止冷清风骨像,年少早慧像,家世背景、少年时的遭遇也相似。

    后来她发觉两人其实一点都不像。傅云章看似冷淡,实则温情脉脉,相处久了便能感受他的温柔和煦。而崔南轩温文尔雅,说话慢条斯理,面对处处为难针对他的姚文达也始终保持温和优雅,其实冷情冷性,淡漠疏冷,真正的铁石心肠,纵使一刀刀把心剖开给他看,他亦不为所动。

    还记得成亲的那一晚,新房冷清清的,崔家家道中落,他上京时并没带多少银两,婚宴办得简单,前来贺喜的左邻右户散去后,喜娘说了几句吉祥话,扣上房门,只剩下夫妻二人独对,红烛烧得滋滋作响。

    她心跳如鼓,手心里潮湿一片,悄悄抬起眼帘瞥身旁的他一眼。

    一片喜气洋洋的红彤彤中,他身着青绿色婚服,眉目如画,刚吃过酒,双颊微染醺色。

    他真好看啊!这么好看的人,应该会是个好夫婿罢?

    她胡思乱想,心跳得更厉害。

    他亦垂眸看她,目光淡淡的,神情平静,一点不像一个娶得娇妻的新郎官,唇角仿佛是微微勾起的,又好像没有。他双唇丰润,不笑的时候嘴角也有一点微微上翘的感觉。

    直到如今,傅云英也不确定他当时到底是不是在笑。

    只记得他清亮的眼眸,烛火映照之下仿佛有盈盈水光闪动。

    她低下头。

    作者有话要说:

    会试是全国统一的,所以出现重复考题的可能性不大。

    童子试和乡试就不同了,全国那么多地方,几年考一次,出题的范围就那么大,还要划掉一部分不适宜出现在考场的内容,学生又可以自由选择一经答题。一经出来出去也就几百道题目。

    古代就这样靠猜题和背诵剿袭时文而高中的人还真有不少。

    甚至明朝万历年还有人靠背时文考中进士了,从头到尾默写一个字都没改。

    …………

    考官们也发愁啊,有些考官随便从书里挑出没有关系的句子凑成考题,逼得考生们脑洞大开,不仅硬是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还得写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来分析,比现代高考阅读猜作者在想什么要难多了。

    第61章 废后(捉虫)

    陈葵等人踟蹰不敢上前之际,范知府走了过来,靠近崔南轩身侧,附耳低

    分卷阅读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