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

      我在古代考科举 作者:天人少爷

    分卷阅读92

    我在古代考科举 作者:天人少爷

    分卷阅读92

    ,从来对老李氏的决定没有任何异议,说什么是什么,从心底里服从,何氏再是恨铁不成钢,也只能认命了,谁让她嫁给这么一个愣头青呢,这辈子算是没有出头之日了。

    老李氏点点头,十分耐心地缓缓道:“我对你们大房和二房,从来都是尽量一碗水端平,不忍心看到我任何一个儿子过得不好——”

    何氏顿时有些忐忑,果然听老李氏继续道:“当初开这个酒楼,是大房提的意见,主动把长庚名下的宅子拿出来,希望家里日子能过得好点儿。但说到底是为了让谁过得好,二房的心里应该拎得清楚。不然就公中这点钱,能干啥?后来挣了钱,才又买了隔壁铺子,把酒楼做大。当然,咱们做的是地道生意,也就是个大点儿的饭馆,挣得不多,大家都有功劳。不过这功劳也分大小,酒楼不能一刀切成两半,哪房功劳大,酒楼就归哪房。”

    何氏早就料到这个结果,但要说老李氏偏心,也算不上,随便村里找个人请人家评价,也会觉得这笔账没算错。

    一时间没人说话,就等老李氏继续。

    “二房也不要觉得委屈,这开酒楼啊没那么简单,上下都要打理,平日都是我和大房管,这才没出错。要是交给你们,多半要亏,反而没什么好处。”

    这话算是戳到何氏痛处了,老李氏还真没说错,她和二山脑瓜子远比不上大房的活,真要把酒楼交给他们,她还真觉得棘手。

    心里最后一点不甘也消散了,何氏耷拉着眼皮,默默点下头。

    “既然酒楼这个大头归大房,那二房也不能受委屈。除了祖宅一房一半,这田地、牛还有家里的银两都给二房,公中买的那一半店面也算二房的,不过我做个主,大房出点银子向二房把那一半店面买下来,那就清楚明白了。”

    小李氏喜上眉梢:“我也是这么想的,价钱好商量,总之不会亏待二弟和弟妹的。”

    何氏原来有些不大高兴,不过转念想到自己手里现在有足足四百多两,还有八十亩田,也激动起来。仔细想想这样分也挺好,什么都不用干就有这么多银子到手,一辈子都不用愁吃穿,比开什么酒楼可不是好百倍!

    她脸上不禁露出像占了什么便宜似的笑,看得小李氏暗笑不已。

    一旁从头听到尾的刘嘉兰心里对这位二婶摇了摇头,但越发对自己婆婆满意。这两人谁聪明谁愚钝一目了然,她当然喜欢聪明人了。

    分家分得两厢欢喜,谁都没有怨言,反倒让两房之间暗中争斗比较的心彻底淡了,相处起来更加轻松。

    刘嘉兰便私底下找小李氏,请她和方大山去县城里住,也方便照顾酒楼的生意。

    谁知小李氏在这点上固执己见,就是不愿搬到他们的宅子去,最后刘嘉兰只好让步,说与方启明会经常去酒楼或是村里看望她们,才让小李氏高兴起来。

    这事一结束,方长庚就打算去山庄了,唯恐再不拿起书本,以前学的东西可就要还给老师们了。

    而因徐闻止和沈霖马上就要出发去京城,五人最后又聚了一次,为他们践行。

    如今周其琛天天在家陪他夫人,看得出来,如今周其琛身上已经完全没有以前那种阴冷的气场了,就像个普通的即将迎来全新小生命的年轻准父亲,充满了人情味儿。

    而徐闻止和沈霖身上则带着锋芒毕露的锐意,显然对明年的会试充满了信心。

    “你们两个这是打算留在京城不回来了?”方长庚笑问道。

    徐闻止笑着摇头:“若是没考上,那是万万不可能回来的,咱们两个就在京城等你们,到时候一起再考。若是有幸得中,还不知道发配到哪个犄角疙瘩做个县令,那可就说不准了。”

    方长庚状似不屑地说:“就凭你们俩的相貌,就是朝考考了倒数第一,都有人愿意让你们进翰林,哪里轮得到你们去做小小的县令,实在是世风日下!”

    沈霖哈哈大笑,摸摸自己的脸,颇为自得地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长得好也是一门本事,那是真正的老天赏饭吃,怎么能说是世风日下呢?”

    众人都忍不住朝他翻了个白眼。

    最后,不去参加会试的三人纷纷叮嘱他们路上小心,毕竟路途遥远,时间也挺赶的,不小心就容易染病,大意不得。

    结束了聚会,方长庚就要回家住最后一晚,没想到居然在半途遇到了三年未见的王复!

    第68章 买地

    两人迎头遇上, 王复起初还不敢认, 只因方长庚三年前还是个形容稚嫩的小少年, 如今却大变样,渐渐形成青年的体魄与风范了。

    相比之下,王复变得不多,只是又长高了不少,身材更为结实有力,五官坚毅沉稳,不像一个普通的十八岁少年,看来在京城成长了许多。

    “长, 长庚?”王复带着怀疑有些犹豫地开口, 眼神还在上下打量方长庚。

    方长庚刻意冷下脸, 凉道:“说好的两年内就回来看咱们, 食言不说,这会儿连人都不认识了?”

    王复先是一愣, 随即立刻大笑起来, 神情自然, 显然这三年并未在他们之间形成任何隔阂,默契的感觉依旧。

    他颇为感慨地上前,走到方长庚身边与他并行, 十分认真地解释道:“怎么会不认识?实在是你变化太大,我一下子不敢认了。至于回家这件事可不是刻意瞒你们, 我昨天才到的, 今天早上就让家里的下人去找你, 结果回来说你没在。我就想自己四处走走,没想到反而碰上你了。”

    说完还怕方长庚不相信,急忙补充道:“不信你回家去问你家人,他们总能证明我说的是真的!”

    方长庚笑了:“没怀疑你,只是不凑巧,我和沅君还有其琛他们刚聚完,明天我就要去府城了,你来得实在不是时候。”

    王复顿时露出遗憾的神情:“你是不知道,我在路上足足花了两个月,要不是确实有些事,不然就真的不回来了,太折腾。”

    方长庚也不好直接问是什么事,只询问他这三年的状况,才知道去年王复已经是武举人,只是还没来得及在信里头说。

    近年来昭武帝大力倡导武举选拔将才,民间习武渐成风气,如今朝廷有关武举的规定也越发严密,与文举类似。武考生要先成为武举人,然后经过会试和殿试,中武进士后才能选官,今年还在京

    分卷阅读92

    -

    分卷阅读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