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2

      当你变成万人迷 作者:清越流歌

    分卷阅读262

    头的好消息跟荣氏财团有关。

    荣氏捐助给欣荣基金会的一百万,已经顺利到账了,荣先生的意思很明显,这笔钱只是一次试水,当然就没必要大肆宣传,欣荣这边当然也很识趣,只打算在例行的记者会上,顺便公布这笔资金的来源。

    可以想象,媒体朋友们知道基金会获得了荣氏的捐助后会有多激动,恐怕那一期的稿子都会以这件事作为主题,不过基金会例行通知,和荣氏公然告知的影响力,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也就和基金会相关的各单位喜大普奔,后者大概会让社会各界都为之震动吧。

    所以许昕华那么用心的争取荣氏的case,不是在意这一百万,而是希望有个好的基础,未来能和荣氏近一步的合作。尤其是她现在和穆少已经分手,再也不用忧虑大佬是看在大侄子的面子上给她特殊关照了。

    许昕华自然不会拿到钱就万事不管了,她还没决定要不要回总部,在首都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花一个小时给基金会打电话,每个项目组的负责人都直接向她汇报工作内容,跟她回去亲自指挥工作也差不多了。

    基金会的全体同事们同样是踌躇满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钱什么事干不好?他们都有信心让荣氏财团满意,意外的是这份成绩单还没有做出来,他们已经扬名海外了。

    外媒简直神通广大,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在国内的媒体朋友们还安心等着欣荣基金会召开记者会的时候,有一家国外媒体已经报道了埃斯特集团在华国的这一动静,由于荣氏还没有真正公开,秉着严谨的原则他们用了“疑似”之类的词汇,同时从商业的角度分析埃斯特集团的动作别有深意,他们怀疑埃斯特家族想要把亚太区总部放在华国。

    国内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世界经济上仍然没什么地位,在西方人看来,日本、新加坡、韩国,甚至是港岛等地区才是最合适的选择。埃斯特集团却偏偏反其道而行,格外偏爱大家并不看好的华国市场,比起怀疑他们家族判断失误,大多数人更愿意相信埃斯特家族是看到了他们没看到的商机,当然前提是媒体的报道和分析足够准确。

    这篇还未得到当事人回应的报道,便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外媒们也是蠢蠢欲动,都想第一个拿下后续报道,可他们要采访埃斯特集团,又不能像娱记采访明星一样跟踪围堵,上演十八般武艺,财经记者只能老老实实的预约,被拒绝了也只能找关系找熟人继续约,这个时候就看谁的关系广了。

    神通广大的大有人在,就像第一家报道此事的媒体,荣氏和欣荣谁都没公开,他们就能听到风声了,没有点背景怎么可能?很快就有人打听到负责亚太区的是herman,他本人目前在华国,所以去埃斯特总部约是约不到这位先生的,只能去华国,找他的助理devin。

    国内反应是稍微慢了一点,但比起几年前已经好太多了,尤其是做媒体的,消息自然要比普通人灵通,外媒还没抵达首都,国内的媒体也知道这篇报道了,和欣荣关系好的直接就找他们打听,基金会接到询问,也不敢随便乱说,马上汇报到许昕华这里。

    许昕华比同事知道得更早一点,是devin告诉她的,devin还说荣先生约她明天吃饭,她猜测应该也是为了这件事。

    不过能让荣先生特意请她吃饭面谈,许昕华就很好奇那篇报道到底写了什么,去赴约之前,她便让人找来了原文拜读。

    第二天和荣先生见面,气氛还是很和谐的,主要是许昕华和穆少分手很和平,也不算是第三者插足,堂堂正正的分开,让她面上也没有太难堪,现在和荣先生见面,也就没有了尴尬,

    许昕华的心态足够平和,到了荣先生面前自然一如既往。

    荣先生的反应更加坦荡,许昕华以为他会粉饰太平,就像在沪城那次,她没有自报“家门”,荣先生也好像不知道她和穆少的关系一样。

    如今他们分手,荣先生应该也会绝口不提。却不想刚见了面,荣先生就把话挑明了,他借着“安慰”许昕华分手快乐,表达了两个态度——他知道她和jerry和平分开了,但是她可以放心,他们的关系不会受此影响,因为他是欣赏她的性格和为人,才会保持接触的。

    许昕华相信大佬是真的有点“欣赏”她的性格,因为她从大佬说“看到她状态这么好就放心了”这句话中,听到了一丝赞赏?许昕华知道自己状态好,好到全公司除了许云云和郁白文,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她已经失恋了——就是不知道大佬是欣赏她的“没心没肺”,还是夸奖她没有死缠烂打?

    但不得不说,荣先生主动把话挑明,许昕华心里的最后一丝别扭也消失了,甚至面对大佬的心态比之前还要轻松。

    他们很快切入了正题,荣先生果然是为了那篇报道,他告诉许昕华做一下准备,过几天需要开一个记者会。

    许昕华听到准备这个词,就很惊讶了:“我也要出席吗?”

    她能猜到荣氏会回应,毕竟外媒朋友们都漂洋过海来采访了,荣氏不可能一点东西都不说,可是让她“准备一下”,这就出乎意料了。

    “你们也要发言,你能出席是最好的。”

    荣先生没有把话说完,许昕华也知道,她要实在不愿意,也得从基金会选一个代表发言。也就是说,这个记者会是荣氏和基金会联合举行的了?

    荣氏的安排对于许昕华和欣荣来说,都是个好消息,因为荣氏召开的记者会,规格肯定和欣荣不一样,国内外大型媒体都会请,欣荣也将搭着这班顺风车扬名海外了。

    扬名海外后有什么好处,也许一天两天内看不出来,但是在国内,欣荣女装借着跨国财团的优势再上一个台阶是没问题的了。

    许昕华当然没有推脱,她满口应了下来,甚至还难得八卦了一回,“报道上说你们有意把亚太区总部设在国内,该不会是真的吧?”

    在许昕华看来,荣氏要和基金会联合举行记者会,多半是为了转移注意力。为什么要转移注意力?当然是因为人家猜对了。

    荣先生意味深长的看了许昕华一眼:“你看到报道了?”

    许昕华点头,然后难掩期待的看向他,等着他的答案。

    再过几年就要进入新世纪了,那才是国内经济飞腾,并且与国际接轨的大好时机,以大佬的眼力,他会选择在国内设立分区总部,许昕华并不意外,甚至对大佬更多了一层佩服。

    可惜大佬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他只是微微一笑,姿态轻松的往椅背上一靠,语气随意的就像在说今天天气很好的道,“听说你们公司的设计师入围了英国设计大奖,好像在

    分卷阅读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