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2

      穿越之荣华路 作者:华卿晴

    分卷阅读202

    宫之内,那肃穆的气氛。而出了王宫之后……

    那城内,那些人山人海。

    以及人群之中,那成片儿,那成片儿的拜倒模样。

    那是臣民对王室的尊奉。

    若论曾经,荣娘一家人是拜倒的臣民中的一份子。那么,如今的她就是母以子贵,成为了被别人尊奉之贵人。

    “真好……”

    荣娘呢喃了两字。

    这一座城,不,还有许多座的城池,这是她的儿子伯玉的社稷。这一片山河,是她的儿子伯玉的疆土。

    这等荣耀,谁能不喜?

    “万胜,万胜……”

    “万岁,万岁……”

    “……”

    无尽的欢呼,似乎海洋一般样。

    那等气氛,无论是谁,在品尝了权柄的美丽时,都会忍不住的陶醉。

    荣娘觉得,她整个人,整颗心,都是滚烫了起来。同时,她转了脸,她换向了她的夫君刘之烨。

    果然不出所料。

    她与他,如出一折啊。

    他们夫妻二人,都是激动万分的。在他们执手之时,他们能感觉到了,彼此的心情。

    “伯玉,真是了不得。”

    荣娘离着夫君刘之烨太近了。

    所以,荣娘能听到了,夫君刘之烨说的话。

    这时候,他们夫妻都在为自己有这么一个出息的儿子而激动,而骄傲。

    远远的,前面的圣驾之上,那一对帝后啊。

    那两个身影,望在了荣娘的眼中,荣娘觉得心暖暖的,也是莫名的更加的骄傲。她骄傲于,她的儿子真是太有本事了。

    她骄傲于,恨不能对全天下的人讲,瞧,那是她的儿子。

    这等为人母的骄傲,真是讲一个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这等为人母的骄傲,真是倾尽四海水,也是觉得心头还是沉甸的欢喜。

    出了城后。

    城外的一切,更是衬出了,那骑兵与侍卫的队伍,是依然一片的肃穆,还有那隐隐而存的王室的尊贵。

    那是被尊拢其中,被尊于其上,那等属于上位者的尊贵。

    天是辽阔的。

    地似乎是无际的。

    那又如何呢?

    这一刻,荣娘的心,是激动的,也是欢喜的。

    至天坛、地坛之时,至宗庙之时。

    在奏乐声起时。

    撵车停了。

    等从撵车下来后,荣娘能瞧见的,是那高高的祭坛。

    这一回。

    荣娘觉得,她长见识了。

    这一日。

    于荣娘而言,是她骄傲的一天。

    因为,除了祭祀之外,她和夫君啊,一起陪着婆母在天坛、地坛之前,被朝臣们尊奉而拜倒,行了叩拜的大礼。

    同时。

    亦是这一日。

    东屠国的君王,刘长石宣布,这一年,赦用东屠国的年号,宣文。

    这一年,是太元十一年,同时,亦是宣文元年。

    当然了。

    对于长辈,刘长石自然是奉了尊号的。

    刘三老爷这一位早过逝的君王祖父,被刘长石尊奉为宣和王。至于刘王氏这一位嫡妻,自然就能称一声宣和王后。当然,如今宣和王是躺在了坟墓之中,宣和王后刘王氏自然就得让人尊称了太王太后。

    至于刘之烨的尊号,则是文和王。荣娘也能称一声文和王后。

    只是,刘之烨如今活得好好的,荣娘也是身体健康着。所以,他们这一对夫妻,自然就是臣子尊奉为了太上王、太上王后。

    宣文元年。

    春,三月初一日。荣娘是过了三十三周岁的千秋寿辰。三月初三日,刘之烨也是过了二十八周岁的万寿节。

    这过了春末的农耕结束。

    一年的农忙,就算是过去了。

    入了夏,天越发的热了。

    这一个季节,对于东屠国而言,自然是休养生息。

    当然,刘长石这位帝王还是挺忙碌的。到底是东屠国还是东面西面,都有敌人尚在呢。

    东面啊,那是新罗国的旧余势力,那些旧贵族也罢,又或是流民的结盟也罢,都还有残存者尚在。

    至于西面啊。

    虽说,高丽国是无暇东顾的。

    可南韩国啊,被刘长石敲打了好些回,也是老实了。到底对于新崛起的东屠国,依然是敌意掩不住。

    刘长石这些日子,在忙碌的,除了国内的一些安排外。

    自然也是准备了。

    一有机会,就把东面的那些旧有势力,全部的收拾掉。

    至少,要避免了将来,让东屠国是两线做战啊。

    夏。

    七月初一日。

    刘长石十三周岁的生辰,这一天,是万寿节。当然,在臣民们的眼中,刘长石这一位帝王的万寿节这一日,那过得应该是十八周岁的生辰日。

    于此。

    这一日,同样的也是静国公主刘玉娘的十三周岁的生辰日。

    王宫之内。

    宫宴自然是举行的热闹。

    这一日。

    明明居于蓬莱行宫的荣娘、刘之烨夫妻,也是奉了长辈太王太后,以及奉国老夫人,这两位长辈一起,回了王宫参加了宫宴。

    刘王氏自然是开心着。

    倒底是在宫宴之时,一堆儿的外命妇,那是拜而行礼。

    在人群里,王遂娘自然还是捡着了机会,凑了母亲太王太后的身旁,是给挑了好话讲。

    说实在的。

    王遂娘挺懂她的身份。

    在整个东屠国里,若论了真心?

    王遂娘是知道的,肯定是母亲太王太后,最是关心了她的前程与未来。

    “我瞧着,你刚才挺高兴?”

    刘王氏对女儿王遂娘问道:“那几位外命妇,跟你谈了什么,让你如此的笑得欢乐?”

    刘王氏哪怕当了太王太后,可这日子还得照过啊。

    对于女儿开心的模样,她瞧着心里舒坦。

    “还能如何?那些外命妇,就是想打探了,太王太后、太上王后的心事?这是不是有意了,为大王选了贤良的妃子,以充实后宫?”王遂娘没隐瞒了,那些外命妇们的心思。

    在王遂娘瞧来。

    这些外命妇的心思,可能是打错了。

    就王遂娘的心里明白着,弟妹太上王后小萧氏的眼中,那个王后付氏可谓是万般好。

    瞧瞧。

    这一尊了长辈后,弟弟白捡一个太上王,马上就是搬出了王宫?

    原由何在?

    王遂娘就不相信,这中间没弟妹小萧氏的功劳?

    那又如何呢?

    哪怕知道了,弟妹小萧氏的一些心思,王遂娘都不敢多提了。到底人在屋沿下,不得不低头。这刘氏一族的荣光,那是侄儿伯玉挣来的。

    小萧氏都是太上王后了,王遂娘哪怕是尊了宁国公主,也是不敢开罪了太上王后的。若不然,将来儿子王知源的长亭子爵?

    还能如何求得侄儿,

    分卷阅读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