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6

      穿越之荣华路 作者:华卿晴

    分卷阅读166

    也不想当了长舌妇。

    到底别人家的事情,自然由得别人家去自己管了。

    “也是,咱们不非议了别人家的事情。”赵春花话是如此讲了。可她还是说了句,道:“我听着一些碎言碎语的。说是俭娘家自从今年,俭娘是一飞冲天后,有些瞧不上了老街坊?”

    “……”

    荣娘笑了,笑过后,荣娘才回道:“在咱们家中,倒不见这等情况啊。”

    “你不懂。咱们家到底跟谢氏是亲戚。”赵春花说了她听来的消息,她说道:“如今的建业城,最有权势的,可就是桓氏与谢氏……”

    “哪怕咱们沾了关系的是谢氏的旁系,那也是写了一个谢字。”赵春花说这话时,还是蛮高兴的样子。

    到底她家也是有根底的。

    一般的人,哪敢欺负了?

    这也是让赵春花得意的事情啊。到底多少年了,她也是瞧到了,女儿日子越过越好。儿女有出息了。

    当然了,孙儿仲玉随姓了萧氏……

    哪怕是将来去进了萧家的列祖列宗,赵春花也觉得她能挺直了腰杆儿。到底她没生了一个儿子,可她也是给萧氏留了香火啊。

    若是能见到了仲玉将来成婚,再是给她添了曾孙儿,赵春花觉得她这一辈子就是没白活。

    “娘说的有道理。”

    荣娘也同意了她娘赵春花的话。

    这会儿,母女二人的想法还真差不多呢。

    “可不嘛。”赵春花听了女儿的话,也是笑得开心极了。

    第117章

    前院中,萧仲玉陪着三弟刘叔玉、四弟刘季玉玩儿。

    前院的堂屋中,荣娘母女在闲聊话儿。至于后院里,刘玉娘的屋中,刘玉娘正跟进了屋里落了座的莲娘说着话儿。

    莲娘也在学了女红,跟刘玉娘自然有话聊。

    当然,小姑娘似乎也是非常崇拜着刘玉娘这个大姐姐。在莲娘的心中,最羡慕的就是刘玉娘这等姐姐啊。

    “姐姐做的女红真好。”

    莲娘说了心里话。

    “莲娘最会编织一些小玩意儿,你手巧。学东西一定很快的。”玉娘也是夸了莲娘。两人都是三榕巷子长大的小姐妹。

    特别是俭娘离开后,玉娘对莲娘更是怜惜两分。

    因为,玉娘知道的,在俭娘还在家时,也是多疼爱了这个小堂妹。说起来,莲娘也是一个乖巧的小姑娘。人长得漂亮不说,那性子更好。

    当然,许是家人的疼爱,莲娘是非常单纯的性子。

    “玉娘姐姐,你若得闲,能跟你多学一学女红吗?”莲娘问了此话。问这话时,莲娘是真心实意的。因为,在三榕巷子里,她没什么玩得更好的手帕交和小姐妹了。

    若来里正家玩儿,莲娘的爹娘同意,祖母也同意。

    可若去其它的同年龄的姑娘家玩儿,家里人是不同意的。

    莲娘自然得看了家人的眼色。哪怕大人再宠了,那也是得听了大人话的。莲娘其实也觉得,若是没玉娘姐姐一起玩儿,太是孤单了。

    毕竟,小姑娘也喜爱有了同年龄的小玩伴。

    “好啊,你若有空闲,可来我家中。”

    玉娘就是应了一话,不过,她又是想了想,才又道:“只是,我过几天要去了内城,去我祖母那儿小住。”

    “到时候,就没法子和莲娘妹妹一起做女红了。”

    刘玉娘有些歉意了。

    莲娘听后,连连摇摇头,莲娘说道:“不,姐姐答应我常来打扰,就挺好了。我这样就挺高兴啊。”

    “姐姐真好。”

    莲娘笑得开心。

    玉娘摇摇头,说道:“你真容易满足了。”

    当然嘴里这般说,玉娘也是解的,莲娘确实太容易满足了。真是一个简单的小姑娘。

    于是。

    两个小姐妹就是一起做了女红,你来我往里,更是有些小乐趣。

    如此,又过了几日。

    刘玉娘是去了内城,去了王宅陪了祖母刘王氏。

    至于莲娘?

    莲娘只能待了家中,因为,她没了玩伴儿。

    说起来,这等时候,莲娘就是想念了玉娘姐姐。当然,莲娘也相信了她的堂姐俭娘。莲娘想,若是俭娘姐姐也在家时,多好啊。

    可惜……

    莲娘的想法,自然是小孩子的想法。

    而彼时。

    在同一座城池中。

    建业城的内城里,摄政公府内。俭娘这会儿,正在摄政公府的后院中,做了掀帘子的这等丫鬟们的差事

    俭娘今年才十三岁,一个正宗的小姑娘。

    俭娘哪怕名义上,有一个妾的名份。可到底,她一点儿也没得宠。

    一个没得宠的小姑娘,自然就是被摄政公府的下人们,看菜下碟儿了。至少,三榕巷子口那儿,俭娘家人以为的什么荣华富贵?

    不过是摄政公的夫人,在打了俭娘的脸后,又是赏的一两颗甜枣。

    哪怕是为了家里人,俭娘也得忍啊。更何况,她在摄政公府的处置并不好,她这等小姑娘除了陪小心,也只能陪小心。

    “夫人,可醒了。”

    这会儿,屋外来了嬷嬷,在帘子处问了侍候的大丫鬟。

    这时候的俭娘只能装了小丫鬟,做了掀帘子的差事。只不过,摄政公的夫人之前在午歇,这时候自然没人敢打扰了。

    这嬷嬷小声的询问。

    大丫鬟就是准备问了什么事儿后,就是打发了。

    哪料想,屋中传来了声音。

    “谁在外讲话?”

    屋里一个好听的女音响起。

    这侍候仆人,人人有一双机灵的耳朵。这自然听出来了,这是摄政公夫人的声音。主子问了话,大丫鬟自然赶紧回道:“夫人,是针织房的管事嬷嬷。”

    “哦,让她进来吧。”

    这摄政公夫人一吩咐,大丫鬟自然就应了。

    这时候,就是俭娘给掀了帘子,让了那位管事嬷嬷进了屋内。

    俭娘的尴尬身份,满府上下都知道。那又如何呢?人人就当一个乐趣。没人会为俭娘出头的。哪怕是赏赐了她的谢太后。

    对此。

    俭娘只能苦涩一片。

    因为,这个原由说起来,俭娘都觉得她是遭了无妄之灾啊。

    这日子回溯到了夏天的七月时。

    那时候,正是炎热的季节。那时候,俭娘还在宫里,当了宫婢。

    当然,俭娘也算得好运道,至少,当时的俭娘,还有与她相熟悉的人,都是如此认为的。因为,俭娘被管事的嬷嬷挑中了,那是补到了太后的宫中。

    这宫里,能侍候了太后,那可荣耀的事儿。

    更何况,太后宫里赏赐也多啊。这宫婢们若是多攒了银钱,将来指不定也能接济了家人。当然,更可能得了上面的赏识,说不定还给赐婚呢。

    这是有先例的。

    谢太

    分卷阅读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