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0

      穿越之荣华路 作者:华卿晴

    分卷阅读160

    刘玉娘从来不觉得,谁就是谁的人生里,不可缺少的。毕竟,像她爹娘这样恩爱的夫妻,好像挺少见的啊。

    越是富贵人家,越是如此的。

    刘玉娘可不会忘记了,姑母与姑父以前多恩爱,如今还不是像陌路一般样了。

    只是……

    姑母之事,有些禁忌,刘玉娘也不敢多提罢了。

    “傻孩子。”

    荣娘这会儿不逗女儿了。她执起女儿玉娘的手,荣娘说道:“娘盼你好。所以,一切顺其自然。这婚事若订下了,你啊,就是安心绣了嫁妆。”

    “在娘家,女儿万般好。”荣娘说这话时,是真心实意的。

    想一想,当年在刘府时,大姑姐王遂娘那时候,是何等的被爱重了?

    如今呢?

    荣娘在三榕巷子生活多少年了,她成婚这些年岁里,也是见识过了这个世道里媳妇与婆母之间的相处之道。

    同样的,跟她一般样做媳妇做的自在的,还真不多见了。

    为何?

    不外乎,这世道里,婆媳必然是住了一起的。

    这远了香,近了臭。两辈人儿,哪可能没矛盾了?就是牙齿和舌头这般要好的,还会磕了碰了呢。

    第113章

    更何况婆媳之间?

    多年媳妇熬成婆,这一句话说的简单。实际上,这是一个女子的青春岁月啊,一辈子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一回的青春。

    熬之一字,多少酸苦在其中。

    封建时代,本就是男权社会,女子属于被压迫的地位。

    那些女子在封建礼制的压迫下,她们除了忍受外,还能如何?这就像是养蛊一般,唯自相残杀。若非如此?哪来的女人为难女人,宅斗深似海一说?

    那是因为男子们的贪图美色,给女子画地为牢。

    想挣脱,何其难?

    若是前一世的荣娘倒是听过一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就是至理名言。

    女子若无权无势无财无貌,凭什么能于世道里,立稳了自己的一分脚跟?

    真难。

    越是因为如此,越是在媳妇的年青岁月里,吃多了苦头,扭曲了人性。在熬成了婆母后,自然就要在自己能欺负,想欺负的小媳妇身上,自然是撒了曾经的火气。

    这也是为什么?

    明明女子为难女子,还是女子在男权社会里,来一个重男轻女。

    说起来是人性?

    不如说,是制度的压迫。

    “玉娘,娘懂的不多。你呀,多跟你祖母学一学。”

    荣娘拉起女儿的手时,掏了心窝窝里的话,她道:“你祖母是有本事的,你将来真是出嫁了,你祖母教育你的话,肯定是对的。”

    瞧着谢世恩不错,这一点荣娘得承认了。

    那谢朴氏、谢杨氏接触下来,也是性子和善的。可这是荣娘站了旁观者的角度。要知道,女儿玉娘若是嫁进了谢家?

    那时候,女儿玉娘是次子媳妇,这晚辈的角度跟长辈、又或是平辈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

    正因为荣娘这一桩婚事,有些特殊。

    所以,荣娘是明白,她打小时在刘府那会儿当了奴婢。那也是大姑姐身边的贴身丫鬟,好歹还是没真正吃了苦头。

    后来,嫁了夫君刘三郎……

    这一桩婚事成了,夫君直接住她的家中。

    婆母刘王氏许是因为跟夫君多年失散的原由,这些年了,也是与她两方之间都是相忍着对方。到底还是婆母和睦。毕竟,没住了一块儿。

    再是有些矛盾,在时间慢慢之下,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荣娘瞧着,女儿玉娘的婚事不同。

    女儿嫁进了谢家后,那是上有婆家的祖母、婆母,还有一个当家的嫂嫂在呢。总之,她就是一个纯粹的晚辈儿。

    在娘家当了晚辈,那会被宠。

    在婆家当了晚辈,只能陪小心。

    荣娘不懂得,如何当了一个小心翼翼的媳妇,所以,她唯有让女儿去跟婆母刘王氏学习了。也免得女儿将来嫁进了婆家后,吃了闷亏。

    “娘……”

    刘玉娘唤了一声。

    “娘不是讲,谢家的家风好,长辈与晚辈之间都是知礼懂礼吗?”刘玉娘笑说道:“女儿也是一个懂礼的,自然会尊了规距,尽了晚辈的孝道。”

    在家中时,刘玉娘也是得了爹娘的宠爱。

    弟弟们更是听了她这个长姐的话。可谓说,刘玉娘的少年时代,也是过得挺舒坦肆意。至少,在三榕巷子这一块儿,女儿家中刘玉娘可谓拔了尖儿的。

    “傻孩子。”

    荣娘轻轻摇摇头,在女儿身边小心嘀咕道:“你呀,将来就会懂了。这婆家和娘家是不同的。”

    荣娘这话可不假。

    想她这一世,得了亲娘赵春花的宠爱。

    亲娘在她面前,那是她说什么是好,亲娘铁定是没二话。哪怕是她错了,亲娘还是支持了她。这才叫亲娘,那就是你再不好,在亲娘眼中,也叫一个好。

    可婆母?

    婆母不同的,婆母的眼中,儿子孙子姓了婆家的姓氏,那才叫一家人。一个媳妇儿,流着外家的血脉,那是外人。

    你想融进了婆家里?可没好些年,没个子嗣养大了,那是想也甭想的。

    这世道里,对于女子残酷,就是有些潜在台面下的规则。谁都懂,就是大家都装了你知、我知,却不宣于口外。

    一些在脸皮的婆母,还会表面装装功夫。

    有一些脸皮子也不要的婆母,欺负了小媳妇,还能亲儿子面前给小儿媳妇上了眼药呢。

    这怎么说的?

    在孝道面前,孝子肯定是听了亲娘的话。媳妇?

    媳妇肯定低一头的。

    当然,若真是遇上了好婆母,那是另外一回事儿。可这机率嘛?那是有些难讲了。

    有一句怎么讲的?

    在女子嫁进了婆家后,在女子生了子嗣后,在女子融入了婆家的生活后。你才能知道你嫁的,究竟是人?还是一个畜生?

    “娘,女儿懂得。”

    刘玉娘抬头,非常肯定的说道:“就像姑母跟姑父,姑父明明对不起姑母,可姑母的婆家人人都会站了姑父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而祖母和爹就不一定,祖母和爹一定更心疼了姑母的。”刘玉娘又不傻。她听懂了亲娘的话,所以,她拿了一个现实的例子,这一举出来。

    荣娘一时间,也是无语了。

    因为,女儿玉娘的话,简直太对了。

    “你这话有道理。可你往后,莫提了。”荣娘伸手,抚了抚女儿的头,她说道:“有些话,不能乱说。若不然,容易坏了你一个女儿的名声。”

    “女子的名声,可经不住被人非议的。”荣娘告诫了女儿玉娘。

    “娘,女儿记下了。”刘玉娘自然明白,

    分卷阅读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