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

      穿越之荣华路 作者:华卿晴

    分卷阅读139

    安。

    这些压力,让刘长石越来越迅速的成长。

    成长的过程中,他自然就是越来越面瘫了。

    “我想求你一件事情。”

    付明月带了一些娇羞的模样,对着她的枕边良人求了话道。

    “嗯,你讲一讲。”刘长石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他只是想确认一下,他的妻子的要求是否可以接受?

    “东文学院已经修好了,我想去当一位女先生。”

    “我会你教导的文字,我可以做好一位先生的责任。可以吗?”付明月并不想当一个傻乎乎的王后。

    她看明白了,枕边人对于东文学院的重视。所以,她想出一份力。

    整个东屠王也不过三千余户,万余人口。

    东文学院里的先生嘛,那可谓是缺编严重不足。对于枕边的妻子乐于去当了女先生,刘长石并不觉得是什么坏事。

    小小东屠国,读书人太少了。真正有文化的,也许加起来,一只手来回两遍,就是数完了。

    “好。”

    刘长石一口答应了下来。

    东文学院就是刘长石的心头宝。毕竟,哪个时代里,想治理好了一个地方,肯定不可能让文盲上啊。

    那不是乱弹琴嘛。

    刘长石这个小小的东屠国没人才怎么办?

    培养呗。

    教育从娃娃抓起,洗脑的效果最好嘛。

    “正巧我要领船队出海去捕鲸鱼,若我出海,你能去东文学院教导学生,再好不过了。”夫妻一体。刘长石自然满意了,东文学院中的学生由妻子去掺合一手。

    东文学院,为了文院与武院。

    文院自然就是由刘长石抄袭的某一位后世的“x”先生的记忆中的一些课本,删减一些后,成为了教程。

    目的嘛,也是想培养了自己的人才。可是,东屠国小,小娃娃嘛,十岁以下的还能能读一读书。十岁以上的,抱歉,这得当半个劳力使唤了。

    于是。

    武院应运而生。

    捕鲸鱼的船队,就是东屠国的大收入。这也是刘长石给东屠国寻的生存、发财的法子。大海之上,有无尽的财富。

    只要有胆量,何愁会缺了吃穿?

    想那鲸鱼可满身是宝。

    皮能做皮甲。

    肉能食用。

    油,同样是宝物嘛。

    连骨头成粉了,那一样是满满的宝物。总之,不会浪费一点一毫的。

    唯一的忧心,就是出海后,在捕杀鲸鱼之时,也是跟了大海做搏斗。在海上,以目前的风帆船而言,最怕的就是大海的阴晴不定。

    当然,在东海这一片而言,尚算不错。毕竟,这是大陆架的近海。

    当然,风险依然存在着。

    可那又如何呢?

    好男儿,就应该乘风破浪,驰骋海上。

    “真的吗?”付明月见着夫君刘长石同意了,那是一难欢喜。她一直以为,夫君会像极了母亲当年讲的,那些中原人一样重了规距。

    付明月听夫君刘长石讲过了,刘氏一族亦是士族出身。

    哪曾想,她只是轻轻一求,夫君刘长石便是同意了。对于付明月而言,这是大大的惊喜,有木有啊。

    “太好了。”

    付明月小声的欢呼了一声。

    刘长石这会儿,脸上虽然没有笑容。可他眉毛的轻轻一动,还是显露出了他的好心情。

    东屠岛,是刘长石的根本所在。

    同时。

    捕杀鲸鱼的队伍,却是整个东屠岛的军队武力所在。

    这种能收获,还能练兵的买卖,刘长石自然是一定得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毕竟,目前的盘子小,这还是武力抓手中,安生着。

    至于以后?

    等武院里,他亲自教导的一批一批的学生出来后,刘长石表示,他学习了某一位后世的某一位黄x校长的做法成功了。

    那时候,自然更心安。

    毕竟,东文学院的文院能由妻子去掌握,去教导的话。他闲时,可以跟妻子讨论一下学问,夫妻有共同话题,亦是不错的。

    武院,那就是刘长石的禁脔。

    刘长石在武院之中,可是下了血本的。至少,这些教导出来的人才,那也是刘长石未来的军队军官们。

    慢慢来,一批一批的来。

    刘长石觉得,整个掌握在手中的武力,总会越来越纯粹。

    “走吧。我带你去仓库,瞧一瞧咱们的收获。”

    “又有一批的海盐贸易,在捕鲸结束后,我会去一趟大魏朝的北边。听说,那儿的胡人,更大方。咱们需要更多的上等马匹来配种。”

    刘长石想要更多的马匹。

    因为,这个时代的马匹在南边,可是硬通货啊。

    当然,在心中刘长石更大的愿望,还是因为马匹能组建了骑兵。没有骑兵的队伍,总是配制不全的陆军。

    在心中,刘长石也有一个大陆梦啊。他不想,永远都在一个海岛上,渡过了余生。

    刘长石要中不会忘记了,那一位“x”先生的记忆中,大乱将启。这个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生在大时代,若不进去当了一回棋手,多是可惜了?

    更何况,刘长石回守南望时,不会忘记了那一位太元帝给他的人生教训。那真是太生动的一课了。

    简单就是生死裁决。

    若非是幸运,他可能已经死了。

    “海盐?”

    “我觉得夫君你的法子真好,这些海盐太精良了。”在付明月眼中,她的夫君简直万能的。似乎无所不能。

    当然,刘长石肯定不是无所不能的。

    这只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女人眼中的情郎,那自然是无一不好的,满身上下尽是优点。

    就是缺点,那也爱意满满的小优点。

    “除了盐,还有一批茶叶,也是我们交易的货物。”刘长石笑的开心,这可是南下时,从南面贸易回来的茶业。

    南来北往,这贸易的收入自然是东屠国的大头。

    就是捕鲸业一样,全然是东屠国的拳头产业。

    对此。

    付明月的眼中,夫君刘长石就是东屠国的定海神针。她想,她能嫁给这样一位伟丈夫,定然是上苍的保佑。

    “嗯。”

    在仓库内。

    望着那些收纳好的精盐。刘长石在给身旁的付明月解说了一些心底的想法。

    夫妻之间,自然是要沟通良好。

    刘长石可是希望着,他的妻子付明月成为一位好帮手。夫妻同心,合力治国安邦嘛。

    “夫君,你今年还会南下吗?”

    付明月小心眼的问了一句。

    南下,自然是指了大晋朝廷的疆域。

    这会儿,刘长石想的确是另外的事情。那便是关于了铸炮的事情。目前的船上,刘长石的船队里已经配了炮。

    嗯。

    事实上

    分卷阅读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