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

      倾国艳伶 作者:虫不老

    分卷阅读40

    南腔的顶峰呢!怎么在萧六爷的口中,就连这样的大戏也似乎有了危机?

    她有些讷讷的,想说一声“不至于吧”,可又莫名的再一次相信了萧六爷的话。

    站在那个位置、那个高度的萧六爷,若是这样说了,就必定不是信口开河的。

    萧六爷转身面对着商秀儿,道:“我身为曲部主事,下对天下伶人,上对天子,但解决争端,平衡剧种,结交官员,歌功颂德却不是我应做的。我,当创新曲新音,下对曲部同仁,敢有求新求变之引领,上对天子,有集文之瑰宝、曲之精华大成者以为传世国粹!”

    商秀儿看萧六爷双目放出夺目的神采,神情坚毅,分明是那么自信、自傲!他的嘴角微扬,接着一字字道:“高台教化,照临四方,我创此剧,可称明剧!”

    这十六个字,就如雷霆入耳,也像重锤一样,一声声砸在商雪袖的心上!

    时至今日,商雪袖才真正的明白了,为什么萧六被尊称为“天下第一教习”!

    不是因为他曾以几部大戏将赛观音捧得红过天,也不是因为他善教人,更不是因为他能延请到形形色色的能人,而是因为他自己。

    商秀儿是知道这有多难的。

    就像以前还在牡丹社挂牌的时候,她常常出去看别人的戏偷师,有的名角儿世人一提起,便要称其“色艺双绝”,可见技艺再高超,人们永远先见到“色”。

    萧六爷也是一样,侯府贵胄,这是人们永远先看到的第一面,就算他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也仍有一些人要说,他其实沾了身份地位的光。

    可这样的说法多么偏颇啊!

    商秀儿意识到,在伶人们包括自己在内还在计较于这部戏那部戏怎么演怎么唱的时候,萧六爷已经着眼于曲部整体的传承了。

    明剧——集大成的传世国粹!

    想到这里,她胸臆间仿佛充满了一种热乎乎的东西,或许那是一种油然而生的豪气,然后她就听到她自己十分热切的说道:“六爷,需要我做什么?上刀山下火海我都不怕的!”

    说完商秀儿就红了脸,不知道为什么说出了这么江湖气的蠢话。

    萧六爷轻轻的笑了,目光中带着温柔和认可,道:“哪里需要你上刀山下火海?将近两年的时间虽然短,但我确信给你打的底子已足够牢固——你说你快忘了南腔,因为我给你打的底子,从来就不是南腔一种戏的底子。”

    他又回身看着外面的瓢泼大雨,嘴角微微翘起:“明剧,要有人去唱,去推遍鼎连王朝的大城小镇,而你,就是那个人。”

    商秀儿一时怔住,她的心情如同煮沸了的水,热烈的翻腾着,她的心如同急急风的鼓点,剧烈而快速的跳动着,几乎要蹦出来!

    可她也有那么多想问的问题。

    历来老生挑班的最多,为什么是个旦角来担此重任?旦角名伶那么多,又为什么挑中了她呢?

    电光火石之间,不必开口,她似乎知道了答案。

    凭借四部戏即便在乱世初定时也让赛观音红透半边天的萧六爷,对于他心中的那个理想,或许实际开始于六年前,可筹谋必定更早。这理想的实现,萧六爷是有十足的把握的,因为他的确有这样的才华。

    若能成功,最初参与其中的人,可堪称国剧宗师,这样的一份殊荣,原本应属于赛观音。

    可是却断送于那一场惨事。

    后来,说不清是福是祸,也难辩是机会是缘分,最终落到她的身上。

    一阵狂风夹着雨吹了进来,商秀儿抿了抿鬓边略湿的发丝,轻轻的、坚定的道:“好。”

    第45章 心血

    商秀儿终于见到了萧六爷在外宅中聘请的那一大批人,各个行当搭配齐全的男女伶人们就有二十余个,五盏灯都在里面,商秀儿平日经常在梁师父那里见到他,虽然觉得让这样高超的武生角儿为她配戏有些忐忑,但总算有个熟人。

    还有乐队的师傅们,商秀儿也是见过一面的,就是在观音台试戏的时候的那些人,总领乐队班子的是那个曾提点过她的中年鼓师顾菊生,还承担着明剧里制曲的任务。

    一位老师傅带着两个学徒负责行头、衣饰和道具,商秀儿只知道大家异常恭敬的唤他“程师”,据说是家传的手艺,虽然年纪大了,但心眼儿却很灵活,做出来的东西又漂亮精致又结实,就连萧六爷对他也是极为客气的。

    整个班子管事儿的恰巧也姓管,人称“管头儿”的,跟过很多戏班子,处理俗务和待人接物极为老道,商秀儿也见了礼。

    最让商秀儿高兴的是,谷师父和梁师父也都在,最让她吃惊的是,两位岳师父竟然也在!

    待等萧六爷一一为商秀儿引见完毕,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这竟是一套完整、细致无比的戏班班底!

    商秀儿在牡丹社呆过,与萧六爷准备的这阵容相比,实在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萧六爷倒是颇为自傲,看着商秀儿那瞠目结舌的样子,道:“这样的班底,全天下也只有我才组得。”

    是啊,又有谁会有这样的魄力,请两位书画大家坐镇一个戏班子?

    商秀儿是真心为萧六爷高兴的。

    这一套班底,并不是临时凑起来,有的是一直跟着萧六爷的,有的是商秀儿进入萧园后不久便被他收入囊中,他有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是多么幸运啊!

    商秀儿想,拥有这样一套完全为了推行明剧而专门组成的班底,她也是幸运的。

    然而光有幸运是不够的。

    商秀儿能敏锐的感觉到,在萧六爷将她作为一班之主引见给他们的时候,大多数的人,不过面容平静的点点头而已,他们的眼中都带着审视的目光,甚至在看着萧六爷的时候,都有着疑惑。

    仿佛在问:“她是谁?她行么?”

    商秀儿完全能理解这些人的想法,毕竟她原本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女伶,更何况这两年居于萧园深居简出,早已不再演戏,更加没有什么名头了。

    但或许是因为萧六爷自始自终的坚持,和他在众人低声议论中悠然自得的态度,商秀儿一点儿也不担心,若是萧六爷认为她可以,那么她就一定可以!

    在那一次引见之后,商秀儿终于从萧六爷那里拿到了新的本子,那么厚的一本,也终于可以开嗓练唱。

    她感受着手里沉甸甸的那份重量,突然有种想落泪的感觉。

    商秀儿抬眼看向萧六爷,他靠在平日坐的椅子上,旁边放了红铜的炭盆,围着暖衾,神情略微有些憔悴。

    她扫过桌上还未及更换的灯盏,早已看不见蜡烛,只有一堆摊在灯盘上的蜡烛泪,架在笔架上的毛笔已经枯干。

    她忍不住翻开了手中的戏本子,每页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墨迹,

    分卷阅读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