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

      倾国艳伶 作者:虫不老

    分卷阅读19

    人,他们不但在自己行当上有着极深造诣,也是他们所唱剧种的领头人,可在他们之上,却还有个萧六爷!

    但萧六爷的名声之盛,又不仅仅因为他是“天下第一教习”,他本人就像是一个传说里的人物,怀远王府的第三子,因为他前面还有两个哥哥没养大就去了,他一出生老王爷就极爱重他,所以起了小名儿“六六”,意喻顺顺当当的成人,他却偏偏对戏曲沉迷,精通五音六律,古今各类曲音名典、剧本杂谈烂熟于胸且融会贯通,对当今天下两大主流戏腔和十几种地方小戏俱都了然于胸,不愿子承父业为官做宰,却愿意毕生与曲部伶人打交道。

    他更传奇的是和某位名角儿的不解之缘,这是胡爹告诉商秀儿的,胡爹本来也没有亲历过,不过也是听了坊间流传,加上那会已经老了,记不清楚,说的又像话本又像演义:萧六爷为了那位名角儿,一掷万金都是有的,也不管王府里从王爷横眉怒目的责骂到王妃哭天抹地的阻拦,一直追着那位角儿,大概十多年前,为她写了四部大戏,自己掏钱组班,请的乐师们、配戏的伶人们无一不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这四部戏名动梨园,红遍天下!那时候萧六爷编的戏红,可殊不知他和那位角儿的故事,也被人写到了一部叫《花溅泪》的戏里,结局悲中有喜,曾经赚了多少眼泪!

    十多年过去,现在《花溅泪》也随着萧六爷这段传奇的淡去而鲜少有班子演出,但商秀儿却一直记着胡爹的话:

    “因为有这位六爷,他自己写戏,也不觉得为伶人写戏是自降身份,才带出了后来的文人们为他们喜欢的伶人写戏润戏的风潮,不少名伶因此和文人们有了来往,我们唱戏的,受到的轻视和欺负,比以前也少多啦!”

    以商秀儿这些年所挂靠的班子,都是行走湖海的四处讨生活的戏班,从来没有也不能在一个城镇里长期久留,自然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拥趸,更没有那个实力受到文人们的看重,并能够得到他们放下身段的结交。但从她开始学戏、唱戏的时候,直到今天,萧六爷这个人物,时常被人提起,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她。

    她有时候都在怀疑,这样的人是真的吗?

    在商秀儿心里,“萧六爷”这个人,简直不像是个存在于世上的真正的活生生的人,而像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啊。

    商秀儿仍然还手脚发软的瘫在地上,她仰头看着萧六爷的脸,窗外的阳光从他后背打过来,看不清楚,仿佛那张脸周围泛着一圈儿金光,那光那么炫目……

    初春时分,天色渐渐亮的早了,商秀儿在萧园养病养了五天,那天她还没来得及说一句话,就晕了过去。

    这五天里,她心神不定,加上万分懊悔,早知道会晕过去,也要至少说一句“愿意”,若是萧六爷觉得自己不愿意跟他学戏,那该有多糟糕。

    可偏偏来往的丫头们,都是沉默寡言的,无论问什么,只是一句:“请姑娘养好身体。”

    但其实第二天,商秀儿就觉得好多了,毕竟常年每日练功,她的身体底子好,所以每天仍是照旧,下腰,劈叉,抬腿……一样都不曾落过,她始终都记着胡爹的话,功夫这东西,一天丢下,上台就不一样,而且……练功也能让她尽量不去想昏过去后发生的事,总归是有人照顾了她。

    商秀儿只希望能抓住这样的机会……想到机会,她又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绿牡丹,在那一个白天,她和绿牡丹站在船头,绿牡丹也说过“机会”这两个字……只是两个人想要的不是一种。

    第21章 观音台

    商秀儿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将腿抬高放在窗台上,边压腿,边看着窗外。

    不过才几天的功夫,桃花已经开了满树,她开了窗子,阵阵桃花香透进来,一簇簇如红霞般的花朵吸引着不怕早春寒气的蝴蝶蜜蜂,她突然想到,小商河的故乡,也曾经种了桃树,每当她想摘花儿的时候,娘都要轻轻打她的手,说这些花儿,以后就会结出甜甜的蜜桃来。

    她有些惆怅,又有些释然的想着:以往那些,并不算什么吧。

    萧六爷是又过了几天,才派了人来,只是传了话:“若身体觉得差不离了,请准备几出常演的南腔,不需要演全出,觉得自己拿手的几个折子戏就好。”

    商秀儿这才放下心,静静的在屋子里准备了几天,除了伺候吃饭的丫头,也没人打搅,她乐得自在,又唱又跳,又回忆又比划。

    暗暗里她是憋着一股劲儿的,因为她知道,观音和这位萧六爷,都看不上她这种草台班子出身的伶人,可她偏偏要让他们知道,她不一样。

    这回请她过去的是鼓槌儿,他带着路,商秀儿跟着他七拐八拐,看着却不是去往莫忘居的道路,也不好多问,渐渐地有风吹来,带着一股湿气。长廊的尽头,一重重一幕幕的浓淡柳烟渐次让往两边,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规模不小的湖泊,商秀儿惊讶的睁大了眼睛,她不敢相信,在这萧园内的湖泊中,依着湖边,搭建着一座几乎和知雅水榭一模一样的建筑。

    鼓槌儿感觉到她的吃惊,一边引路一边解释道:“你既然知道萧爷是什么身份,就不该这么吃惊才对。知雅水榭建于庆佑十二年,也就是当今圣上最近一次南巡的时候。但萧园是我们爷早就看中的地方,眼前这座大概在庆佑十年的时候,就开始经营建造。这片园子早就成型了,只是陆陆续续的修到了去年,还在添置花树山石。庆佑十二年时是李大人特意带了匠人,来萧园求了爷,绘了图纸才建了松阳江畔的那座,外面的人又轻易进不得萧园,所以知道萧园这里这处戏台子的人寥寥无几,反倒让外面那个得了好大的名气去了。”

    鼓槌儿看着商秀儿一副眼睛都忙不过来的样子,提醒道:“姑娘,靠近湖边,地上湿滑,您可得小心着走。”

    商秀儿亦步亦趋的跟着鼓槌儿,又蹬上这座水榭的楼梯,才真正的看到了里面的全貌,这是一座好生完备的戏台子!

    两旁的朱红色大圆柱子上挂着戏台的楹联,上下联分别写着“水上弦歌,从七音六律易知雅意;台前戏情,纵三坟五典难解惑心。”商秀儿抬起头,看见屋檐的下方挂着硕大的匾额,上面题着“观音台”,心中一动,觉得萧六爷对那位观音娘子好生用心!

    戏台里一看就是常年有人打扫维护,正中间的幕布干干净净,大黄的缎子面上绣着梅兰竹菊,看起来又是雅致又是富贵,旁边是出将入相的帘子,帘子两侧都是玉钩儿并着长有尺余的穗子。戏台子两侧应该还有侧间,商秀儿不敢乱走,心想必是供给伶人化妆用的房间。

    私人家的戏园子并不会像外面那样把桌椅在台下面放的满坑满谷,只放了五六对座椅

    分卷阅读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