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9

      公府表小姐 作者:云峤

    分卷阅读229

    更多的意思是,我都把姿态摆得如此低,你还忍心驳我的面子吗?

    看来母亲还是没有看透现在的局势,早已不是嘉德郡主可以一言定乾坤的时代了,齐王已经登基称帝,他对徐夷则的安排才是他的最终去向。嘉德郡主特地前来通气,也是为了免除自己的责任。

    果不其然,嘉德郡主也解释了现在的情形,太后去世,先帝走的不明不白,齐王又不是她疼爱的侄儿,一切对她来说也是有心无力的。

    “所以,我听说陛下要把夷则调去西北。”嘉德郡主一面说,一面不放过徐问彤面上的任何一丝表情,见她眉头愈发紧皱,不由得长叹一声,“我若告诉你,我想留他在京城,你一定不信我是真心的。”

    她说的这么坦诚,徐问彤也不把这个从小教养自己的嫂子视为外人,掩面道:“我知道你一直不喜欢他,本想着盈盈嫁过去后,可以弥合你们的关系,哪成想……他竟不是……”

    竟不是大哥的亲生子。

    嘉德郡主接过翡清递来的丝帕,揽过徐问彤,像是姐姐安慰妹妹,又像是慈母爱护孩子一般,轻轻擦拭她的泪痕。

    她看着冉念烟,道:“我知道,其实我也希望盈盈能留在我身边,若说之前我对夷则还有怨气,现在真相大白,我只怨你大哥,可又能如何呢……我这辈子已经这样了,只求小辈们活的安乐美满,便是我最大的心愿。”

    冉念烟不由得微微低下头,在不幸的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幸福,让她有负罪的感觉。

    嘉德郡主又道:“可你要明白,夷则离开徐家,甚至离开京城的复杂争斗,对于他的身份来说才是最好的结果。”

    徐问彤点头,道:“我都知道。”她拉过女儿的手,“只是舍不得她。”

    冉念烟知道是自己表态的时候了,开口道:“娘,留在京城,除了可以和您朝夕相见之外,处处都是深渊,所谓的天伦之乐也不过是薄冰上的幻影,一不留神就是粉身碎骨。离开京城,天高海阔,您身体康健,大可同行,除了些许劳顿,便是永无后顾之忧的安乐。”

    嘉德郡主频频点头,这也正是她的心思,被冉念烟一语道破。

    徐问彤破涕为笑,笑容却夹杂着苦涩。

    “你总想着好的一面,哪曾想过边地的辛苦……”

    她还要再说,却被嘉德郡主拦住了:“孩子说的在理,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只要是利大于害的,都是好事。盈盈,你先回去吧,我再和你娘说会儿话。”

    冉念烟行礼告退。

    没想到自己酝酿了许久的话被嘉德郡主点破。

    流苏一直在房外服侍,没听见方才的一席话,见冉念烟眼底有些沉重之色,便问:“小姐,是不是郡主……”

    冉念烟挥手止住她接下来的话。

    “不可背地议论长辈。”

    流苏默默捂住嘴,为自己的冒失感到愧疚。

    冉念烟又道:“何况她是不会做对我不利的事的……”

    就像徐夷则,之前很多事没看清,以为和自己一条心的堂姐居然处处设防,反倒是自己百般提防的徐夷则真正设身处地地为自己着想。

    ···

    徐夷则把柳齐暗中襄助滕王的事上奏天听,新德帝酌情将他从诏狱转入刑部大牢,又经过月余的提审,确定他的确与太子无关,便将他赦免释放。

    为了不惊动外朝,柳家秘密派人用青布小轿把人接回府。

    谢氏和柳如侬在家中翘首以盼,柳如侬的杏眼中更多了一抹忧色。

    “娘。”她问谢氏,“哥哥回来后,您真的打算离开京城?”

    谢氏收了收涣散的心神,对女儿道:“这京城看似很大,却只容得下豪门巨族,其余的芸芸众生,无外乎依附他们,或是为之奔走效力,或是为之提供衣食住行,柳家谢家皆已败落,咱们留在京城,成了什么?”

    自然是每况愈下,成为依附。

    柳如侬也是有十分傲骨的,自然不甘于沦为下僚,她道:“可是哥哥有才名,可以科举……”

    谢氏摇摇头,苦涩一笑,道:“你以为寒门会接纳他?何况他那点才名,谈诗论文、听琴赏画是足够了,论起仕途经济、官场心术,只怕府学里随随便便一个寒门子弟都比他强上几倍。”

    柳如侬顿时没了言语,知子莫若父母,母亲这番话是极中肯的。

    谢氏又道:“所以,我们不如等着消息,若是能救你父亲和舅舅出来,便不惜一切去救,若是不能,多少要给两家留下血脉。咱们带着余下的家财去南方落脚,朝廷抄家只是抄没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你外祖家本是江南士族,娘的嫁妆中有不少江南的田庄地土,后来嫁给你父亲,唯恐太子事败,便留心在南方置业,伪托在化名的身份名下,没想到真的派上了用场……”

    虽然是算无遗策,却不能不遗憾,家门败落如斯,她倒宁愿用手中的财富换取丈夫和兄长的自由。

    柳如侬到底年轻,对南方的产业起了兴趣,问道:“娘果真有这么长远的打算!”

    谢氏点头道:“到了南方,就算你哥哥再不成器,只要咱们母女耐心经营,不求重振家业,也可安度一生。”

    柳如侬闻言甜甜一笑,她当然要和母亲一起挑起担子,这也是她的梦想。

    她绝非甘于一生困顿于深闺中的懦弱妇人。

    只是有一点,她很不赞同:“娘,您也太小瞧哥哥了,他的才名也许换不来高官厚禄,却可在市井闯出些名堂,听说江南文风鼎盛,勾栏瓦肆的南戏班、书会场,正是哥哥的用武之地。”

    谢氏似乎不以为然,直到女儿提到谢暄。

    “表哥也可以到江南寻咱们,咱们毕竟是一家人……”

    “噤声!”谢氏急忙道,“不可再提。”

    虽然是在家里,也要提防隔墙有耳。

    柳齐的轿子来到柳家院内,母子三人自然关起门来又哭又笑,柳齐本就有游历江南的愿景,如今顺水推舟,只是父亲尚在诏狱,心下难安。可念及本朝诏狱向来是经常抓人,极少放人,许多下狱的官员往往是一生囚禁于此。

    柳齐在诏狱短短几日,都留下满身鞭痕和不忍回首的记忆。

    幸而后来谢氏和嫂子尚氏使了银钱,柳家、谢家的男子未再受荼毒。

    ···

    冉念烟得到柳如侬的信札,得知他们打算在京城守候一年,若再无消息,就要去江南。

    江南……那是谢家的故土,冉念烟已经料到,依谢氏的周全,一定留了后路,再一想,上一世柳齐就是在江南扬名,在市井间填词作赋,更改良了百年来陈陈相因的南戏,更创新声,一时间洛阳纸贵,普天下人人以争看柳家私班的传奇新剧为荣。

    看来冥冥中自有天定,大梁少了谢

    分卷阅读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