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9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669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669

    青已经和社员结婚了。

    一方面是男知青想找个知冷知热的老婆照顾自己,女知青想找靠山保护自己。

    另一方面乡下经济恢复,社员们结婚要的彩礼也开始高起来,而知青嫁给社员都不要彩礼,毕竟没有娘家在跟前撑腰就是找个靠山过日子,自然不需要彩礼。所以有些社员也动这个脑筋,想和社员结婚,既不用彩礼,还有面子呢。

    相玉亭和柳红旗一合计,又开了一个革委会内部会议,采取周明愈的建议,拟定了《红旗公社知青和社员结婚办法》。拟定以后送到县革委会去审批,县革委会一看这个办法不错,决定在全县推行。

    于是高进县就有了关于知青和社员结婚的一些规定,非常详细地规定知青和社员们结婚的一些情况和要求,基本就是不赞成结婚,除非有一辈子留下来的觉悟。否则,还是单身或者知青内部消化的好,免得万一可能回城会有累赘。

    这个办法一出台,知青们没觉得是对婚姻的限制,反而立刻看到了希望。

    他们觉得最多十年,有可能就要回城!

    这让那些原本开始消沉的知青们又燃起了希望。

    这么一规定,先锋大队的知青大半老实了,还有一小半被敲打一下,也不得不老实。

    而另外一些本身在城里也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觉得自己也年纪大,等不了十年的,反而下定决心要在乡下安家的,于是第一时间就和相中的社员领了证。

    毕竟先锋大队给他们的感觉非常不错,比其他大队好太多,除了没有电影院之类的,感觉和县城差不多。

    这办法反而使得先锋大队十来个年纪大的知青直接在大队安家。

    安家以后立刻就搬出知青点,成为了先锋大队户口,享受社员待遇,一时间也很让人眼热。

    那些盼着回城的,自然也收敛私心想谋求别的出路。

    董桂娟和唐薇几个知青,一直都想进学校当老师或者去工厂当小干部,却活动无门。他们少不得私下里会抱怨,尤其几个女知青,憎恨周明愈不帮忙就把怨气撒到莫茹身上,专说她的坏话,还有人仗着读了几年书,编排一些傻子配二愣子傻子嫉妒貌美女知青,闹出很多蠢事的笑话来,诸如傻子看女知青抹头油、抹雪花膏等都能编出讽刺傻子的笑话。

    一开始每人留意,毕竟只在几个女知青圈子里流传,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不知道好歹,有些女知青觉得先锋大队很好,虽然不给她搞特殊,可别人也没搞特殊啊,这样反而更让人服气。

    有人看不惯董桂娟和唐薇,就把她们几个私底下污蔑队干部的事情写匿名信举报到大队里。

    莫茹还没怎么的,因为不做亏心事不心惊嘛,她们也没指名道姓骂她,再说还真是没法对号入座。

    说嫉妒女知青什么的,何必呢!

    但是周明愈却很生气,以前知青们怎么闹腾,那也就是好逸恶劳,如今却是品行恶劣。

    他去了一趟研究所,请黄院长带人去知青点给知青们上课,教教他们什么叫谦虚低调,什么叫读书人,什么叫做人!

    不过是一群初中高中毕业的,就把自己当知识分子?

    天真!

    这还不算,又直接把那些知青们丢到社员堆里,让他们跟着社员上工下工,再也没有特殊!

    干不动?干不好?

    多干就好了。

    把手脚磨出茧子,把细嫩的皮肤晒粗糙,为了吃饱肚子,保管能干好。

    毕竟大环境如此,既然成为被淘的沙,就要有在浪里滚的觉悟嘛。

    结果到年底的时候,这些知青们就□□练的一个个模样和年轻社员们也没太大区别。

    毕竟当地秋高气爽,紫外线还是非常强烈的。

    到过年的时候,就有人坚持不住,想各种活动回城跑关系回去的。

    周诚志自然也不会拦着他们,有钱有路子回去过年的,只管去,他还真是不想伺候呢。

    过年回去了十来个知青,结果年后初二就一个不落地都回来,谁也没能活动成功留在城里。

    回不去,又干不动活儿,赚不到工分,吃不饱饭,有知青狠狠心决定在队里扎根,找个社员结婚!

    可惜,先锋大队的社员也不是那么来者不拒的!

    娶媳妇嫁闺女也得看人品啊。

    那些被点名教育的,不管长得俊还是学问好的,社员们也不要!

    这一下子一个个全都老实起来,再有新来的知青,他们还能帮着做做心理辅导。

    ☆、第271章 夫妻搭档

    春节一过, 又有政策下来,要求各地精简监狱、劳改农场等。

    所以各大劳改农场放回一大批因为出身而被劳改的,要求回各大队就地劳动改造, 但是因为犯罪而被劳改的却没有这个待遇。

    莫树仁、莫应琦父子俩被释放。

    莫应琦写信回来, 他媳妇儿愿意带着孩子跟他来莫家沟, 所以他们收拾新囊,打算返回莫家沟。

    春耕还没开始的时候, 莫应琦带着父亲和妻子儿女回到莫家沟。

    周明愈和莫茹自然要去帮忙安置, 莫家沟如今和先锋大队是合作大队,莫应熠又在先锋大队种子站工作, 所以他们回莫家沟安置没有什么障碍。

    等他们安顿下来以后,先锋大队砖窑厂直接聘请莫树仁来当副厂长兼会计,因为莫树仁文化水平高,且从前掌管莫家商铺,有从商经验,所以先锋大队也都没意见。

    现在砖窑厂除了烧砖瓦,还有瓷砖、烧陶器乌货等业务, 也十分需要一个懂生意、生产、会计于一体的人来总管。

    莫树仁非常合适。

    他们回来家人自然非常高兴,沈淑君少不得要念叨一下自己的大儿子。

    莫应棠自从当兵以后,期间只回来过三次, 第一次回来三天,第二次回来两天,第三次就只有一晚上,还都是去首都学习抽空拐回来看看家里的。

    至于探亲假, 其实莫应棠也是有的,只是他自从入党以后倍受上级青睐,去各地执行特殊任务且很多都要保密,所以探亲假也一次次的泡汤。

    当然,津贴可是比同级的军官高一倍!

    但是对于沈淑君来说,当然是儿子终身大事更重要!

    从当初去服兵役到现在已经10年,儿子也25岁,至今没有成亲。

    沈淑君能不着急吗?

    领导既然青睐他,那也不能只使唤他干活不关心终身大事啊,怎么不得帮着找个对象啊?

    分卷阅读669

    -

    分卷阅读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