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9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509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509

    再表示中意周明林,只要周家同意就可以尽快成亲,张翠花因为生气儿子和阚燕儿的事儿,想让儿子晾几年再说。

    犯了错,总归是要受教训!

    但是王家一直没死心,过了年又提,其实不只是王家,要跟周家结亲的人家一直不断,尤其自从莫茹和周明愈发明了救荒窝窝头,又掀起新一波高/潮,只是张翠花一直没松口而已。

    这会儿她看着儿子老实起来,二月张翠花就松口要给儿子定亲。不过她也事先跟王家说得清清楚楚的,免得有什么误会,到时候落埋怨。

    王家根本不在意这个,别说只是没成的相亲,就是离婚的他们也并不介意!

    外村多少人排队等着呢。

    就这样,周明林的亲事就定下来。

    虽然王家表示不要聘礼,只要小两口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可张翠花却不占这个便宜,她主动说给一钩子布。

    这时候没自留地和粮食,自然没多少聘礼,下定就是给几尺布,一钩子布算是不错的。

    别人家为一钩子布愁得东凑西凑也凑不齐,张翠花自然不愁。去年的布票她存成布,今年的布票直接给王家。

    下了定,两家悄悄找人查日子,定于麦收农忙之后五月二十一结婚。

    结果周明林这里刚定下,阚燕儿那里就传来动静,她和周明军也定了,结婚日子比周明林还早个月。

    社员们觉得,这下可热闹了。

    不过人家张翠花根本就没当回事,还是该干嘛干嘛,她知道李桂云早就有那个意思,也知道她不是为了膈应自己,自然不会计较。

    更何况李桂云也来征求过她的意见。

    虽然阚家估计就是这么个意思,可她又不在乎阚家,“他三娘娘,咱们这么多年妯娌,谁还不知道谁的脾气,你想干嘛就干嘛,我没事。”

    李桂云就乐颠颠地去准备,感觉自己家明军儿能娶燕儿这样的媳妇,真是烧了高香。

    ……

    尽管去年冬天下了两场不小的雪,开春却又一直干旱,周诚志已经习惯,照旧每天安排人拉水浇麦子。

    没想到等要种春地的时候下了两场雨,省了继续浇地,直接种春地就好。

    只是等种完春地,天又开始干旱起来,少不得还得继续拉水浇地。先锋大队也适应了这种情况,反正他们的泉眼永不干,不管多少人挑水拉水,总是保持着半平塘的水量,现在又有七个大水罐,每天不停地拉水,争取把所有的庄稼都灌溉到。

    种完春地,周诚志带着社员们沤肥、继续挖蓄水的大井,反正不能让人闲着,尤其三队四队那些懒汉子懒婆娘们,想吃饭就干活!

    莫茹却又轻松起来。

    莫茹如今还是专门负责拿害虫、拾棉花,还做蘑菇大棚和养鸡场的技术员,并不需要下地。种春地的时候她已经把土里的蛴螬、蝼蛄等害虫收了一遍,不但自己大队,连附近的地也收过。

    为了掩人耳目,她拿了一个小耙子,专门去地里扒拉,有人怀疑她能找到虫子吗?结果等她走了以后大家仔细找找,还真是没有什么虫子了。而且,莫茹每天都能往养鸡场扔一堆虫子呢,社员们自然越来越信服。

    这日莫茹在家里炸蘑菇零嘴,把蘑菇放在鸡蛋面糊糊里滚一下,然后在油里炸得金黄,外面酥脆里面软嫩,吃起来又香又甜,大人孩子都喜欢,纷纷说跟肉一样好吃。

    当然,这么吃一顿可真是奢侈无比的,满村除了她还没别人有这个财力解馋呢。

    三月底的天气已经暖和起来,阳光暄暖,熏风醉人,她家院墙内外的绿篱再一次欣欣向荣起来。从春后开始就冒出嫩嫩的绿意,嫩黄的迎春花、粉白的杏花、黄绿的柳芽、粉妍妍的桃花、紫莹莹的梧桐,到现在更是花红叶绿,煞是好看。

    前几日张翠花家的榆树长了好多榆钱,都贡献给食堂,包了一顿油炸榆钱包子,蒸了几顿榆钱饭团。别人还没什么,莫茹却觉得很好吃,所以在空间里存了不少榆钱,留着慢慢吃,毕竟村里的榆树也都是她拿虫子的嘛。

    榆树特别爱招虫子,没有农药,往往被咬得一片狼狈,根本长不了多少榆钱,有莫茹的金手指在,那些小榆树们长得都格外舒展。

    莫茹把炸好的蘑菇用长筷子夹出来,招呼周七七和孩子们过来吃。

    随着孩子们冲进来,带进来不少尘土,莫茹一招手,就把乱飞的灰尘给收走,屋子里又干干净净的。

    她给孩子们盛了吃的,让周七七慢点不许和哥哥姐姐抢,她去了院子里。

    周明愈正在翻地种菜,去年莫茹又收回一些腐殖土来,院子里的土壤越发肥沃,他就想多种点叶子菜。

    莫茹过去拿了手巾给他擦汗,跟他商量,“小五哥,咱们去县城溜达溜达呗。”

    前些天傅臻从省城回来,让去县城进货的陈刚帮忙捎信给莫茹,说忙过这阵儿就下乡来看他们。现在她已经是大夫,每天上班、开会、培训,一星期顶多休息半天,根本抽不出时间下乡,所以莫茹就想进城去看她。

    虽然她和傅臻认识不是很久,可两人合得来,彼此视为好友,许久不见也挺想念的。

    虽然她在村里很受尊重,大家对她也很好,可除了周明愈,别人和她水平差别太大,精神层面上并不能给她朋友般的感受。

    她和周明愈感情亲密无间,可友谊也不是爱情可以顶替的。

    周明愈当然答应。

    莫茹又让他去养鸡场挑一只公鸡收拾一下,养鸡场的公鸡吃的好,褪了毛拾掇一下还有三斤出头,带去城里送人又体面又实惠。她又装一小箢子鸡蛋、一大筐子蘑菇,再从自家香椿树上摘一筐子嫩嫩的香椿芽。

    她已经知道傅家和邱家条件很好,有家人是县委机关干部,可她一如从前并没有什么异样,该如何交往就如何交往。

    第二日一早周明愈去请了假,骑着自行车驮着娘俩去县城。

    自行车后面还跟着小八,小九在家里看门,没办法,周七七走到哪里小八都要跟着,简直是寸步不离。

    鉴于它比别的田园犬更机灵懂事,还能抓野兔,莫茹和周明愈也不反对,万一路上打点野食儿呢。

    他们本来可以走北边那条新路,进城快,不过他们想路上先去探望一下李大娘,所以还是走南路。

    反正有自行车,比以前进城可轻快得多。

    到了李农江家,家里男人去沤肥,孩子出去割草,就李大娘在家里做点杂活,照顾着磨坊。

    上一次莫茹和周明愈来送货的时候,李大娘还病着。

    夏庄虽然离县城近,可他们食堂的条件比周家村可差多,二月以后野菜长出来,救荒窝窝头也逐渐减量,很多人还是免不了挨饿。加上去年冬天李家的巴拉在进城的路上

    分卷阅读509

    -

    分卷阅读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