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7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507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507

    负死了啊。”

    有人告状,周诚志自然就管。

    他直接和智囊团研究了新办法,“以后打饭必须本队社员,吃饭必须在食堂吃,不许带回家!”

    在这里吃,能保证自己社员们吃多一些,愿意的就剩下一点端回去不愿意的就自己吃光,让亲戚知难而退。

    这样果然就打垮了一票来打秋风的,不过也不能阻止那些脑回路不一样的,还是有几户奇葩人家把自己家饿得东倒西歪而把口粮省下给别人吃的。

    多半是娘家兄弟侄子的。

    “总不能见死不救啊,饿死我老娘,还不如直接饿死我自己呢……”

    “见不着就算了,在眼前守着,哪里忍心饿死侄子们啊……”

    看这几户人家,周诚志就觉得幸亏自己有先见之明,听说外面食堂办不下去,他果断让食堂把饭量减半。

    这要是自己队还能吃饱饱的,传出去,怕是全公社的人都要来讨饭。

    说他心狠见死不救,他有那个本事救吗?

    这要是好年景,就小面积受灾,不用说他也乐意救。现在是大部分没吃的,就他们队有点,怎么救?

    很快上面下来指示,要求各大队清查自己社员人数,严禁农村人口进城乞讨,严禁出门流浪,严禁逃荒!

    各路口都设卡子,如果抓到有想北上东北逃荒的,就当“盲流”抓起来。

    因为这是给新社会抹黑!

    这么一来,先锋大队的那些亲戚们都陆续回家。

    还有极个别想赖在先锋大队不走的,比如赵佩兰娘家之流,周诚志直接说抓去公社,吓得他们灰溜溜地走了。

    不过少不得有人说坏话,埋怨先锋大队有饭吃,不管别人死活。

    他们丝毫不想就一个大队,那么多人讨饭,给谁不给谁难道只有给他吃就是大方,就是不心狠

    对于这些嘀咕,周诚志才不管呢,他只知道不能饿死自己队任何一个人,不能饿死任何一头牲口!

    其他的,他管不了,他只是一个生产队长,不是公社书记不是县委书记,那些不归他管!

    周明愈却也没闲着,他跑了好几趟公社,和高余飞等技术员一起研究如何帮助公社救灾,接济灾民们。

    虽然其实不交公购粮不逼着卖余粮,可能就不会出现所谓的灾民,可公购粮交上去,至少可以保证城市和军队的稳定。

    可农村饿肚子也不是好事,只能扩大干旱和虫灾的破坏力了,否则谁来背锅?

    莫茹原本还想再夜探莫家沟的地窖偷点粮食帮助公社救灾的,不过她敏锐地感觉崔发忠加强了那一片的管理,生怕出什么意外就没再去。

    …………

    就在社员们觉得过不去年关的时候,公社传来消息。

    虽然救济粮没下来,但是县委召集了各公社的技术员和劳模们自己研究一套救荒措施。

    终于先锋大队两位劳模莫茹和周明愈提供了很好的办法——把秋天收的那些蝗虫晒干,然后磨成粉,再加上各种粗粮,再加一些代食品,诸如豆荚庄稼杆儿等磨碎,这样捏成窝窝头或者是大丸子,然后蒸熟。

    虽然吃不饱,但是比代淀粉有营养,而且蝗虫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了就不会得厉害的浮肿病。

    这么看,今年蝗虫超多,似乎也不是坏事,有抓蝗虫利器反而救了当地老百姓一命呢。

    窝窝头每人一天发一个,再加上各食堂的稀汤,虽然吃不饱,却能保证饿不死。有这个支撑着,就能坚持到春天万物复苏,地里长出野菜来。

    为了避免各生产队敷衍了事,所以公社统一执行。要求各生产队派人把所有粮食集中到公社,由各生产队自己派人跟着公社学做救荒窝窝头。

    同时公社把应急粮拿出来借给各大队,等年景好的时候再还给公社。

    这时候那些拿蝗虫不卖力的生产队就开始懊悔,因为他们交的少,到时候救荒窝窝头自然也少。

    莫茹就把自己拿的蝗虫,留下一部分喂鸡的,其他也都交给了公社制作救荒窝窝头。

    窝窝头一批批地做出来,然后一批批地送到各大队发放下去,严令每个社员每天都能拿到窝窝头,一定要杜绝有人滥用职权,克扣救灾窝窝头。

    柳红旗和相玉亭等人从县里到公社,到各大队,把周明愈和莫茹好一通夸,让人一定要记住劳模的贡献。

    当然,大力表扬劳模,就是在变相地表扬公社和县委干部啊,这可是最高级的奉承,比直接拍马屁说什么英明来得更有力道。

    陈爱月这个串乡宣传员更是接过周诚志夸奖劳模的大旗,把周明愈和莫茹想出制作救灾窝窝头的办法以及莫茹无偿上缴上千斤蝗虫的消息宣传的人人皆知。

    她在公社和各大队之间来回宣传,还让莫茹帮忙写个表扬劳模的文章。

    莫茹拒绝了。

    她真的没有办法自己夸自己啊,不好意思啊。

    陈爱月就让魏生金写,魏生金不愧是掉书袋的,把篇文章写得又酸又肉麻,陈爱月没什么文化都觉得不行,不够朴素,不够体现劳动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最后她向公社申请,做了一期劳模救灾贡献的采访,拍照、写稿,然后送到县委去。

    很快县委的宣传员就来进行了更专业的采访,并且在地区的报纸上大力宣传,还把这种救灾窝窝头的配方也宣传出去。

    这一下子,请灶王村又变成救灾窝窝头村,治蝗劳模也升级为救灾劳模。

    莫茹的名声又蹿高了一大截。

    给先锋大队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哪怕三队的出去,都敢挺直了腰杆子来一句“俺们是救灾劳模村的!”

    一说是劳模村的,外人就要高看一眼,连声道谢。

    这一下子,先锋大队娶媳嫁女的,筹码更高,外面人纷纷说不要彩礼也要和劳模村做亲家呢。

    且说救灾窝窝头下发到丁家村,丁老汉儿捧着这混合物做成的窝窝头,感激得是泪流满面。

    他老婆子和侄子们去一趟周家村,带回一筐子菜蔬和救命窝窝头,一看就是亲家不舍得吃攒下来应急的,却实实在在救了他们老丁家一命。

    这么慷慨大方,家里人居然抱怨亲家抠门,偏心,闺女还没走,家里人就开始抢破头,而他也伤了闺女的心,他觉得非常羞愧,以后都没脸见亲家。

    又气又愧之下,他竟然开始绝食,嫌少你们就自己吃吧。

    后来还是儿子媳妇不断跟他赔罪,加上老婆子和孙子哭求,他才开始吃东西。

    现在看,不是人家劳模见死不救,人家是做大事,救更多人啊。

    丁老汉儿捧着那窝窝头恭恭敬敬地供在桌上,磕头,让全家一起磕头。

    二儿子和俩媳妇还不想动弹,觉得丁老汉儿没事找事儿。

    丁老汉儿看他们那

    分卷阅读507

    -

    分卷阅读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