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6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486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486

    以冻死大部分蝗虫卵。

    高瑞阳表示:“绝对不能放松除四害的力度,一定要大力打击蝗虫以免成灾!”

    “抓,必须抓,大力抓!”

    柳红旗回到公社以后,又紧急召开各大队干部会议,要求在秋收的同时大力捕捉蝗虫,捕捉蝗虫多的生产队,将纳入评比先进、优先购买化肥、返销粮、救济粮的考核。

    一时间壮劳力们忙秋收,老人孩子想办法抓蝗虫,全县掀起了秋收加除四害的热潮。

    抓的蚂蚱数量和粮食挂钩,各生产队自然要绞尽脑汁的抓蚂蚱。

    不过也有一些大队不当回事,觉得又是和前两年除四害那样瞎折腾,

    “要不是那时候打老奸儿打得太狠了,现在也不至于有那么多蚂蚱。”

    “本来就吃不饱,这么瞎折腾浪费力气,一动弹更饿,还不如在家里呆着节省力气呢。”

    “瞎折腾,秋收还忙不完,还抓蚂蚱!蚂蚱当饭吃?”

    这蚂蚱还真是能当救荒的粮食。

    莫茹和周明愈商量之后,又去跟林纾建议,各大队交上来的蚂蚱放在公社前面的水泥地上晒干,到时候可以磨粉或者直接干锅炒了吃。蚂蚱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掺着野菜、粗粮,到时候也是救荒的粮食!

    林纾代表公社书记办公室可没少忙活着事儿,跟着东跑西跑的,人都瘦了一圈黑了一层,不过却非常负责,盯着人去收拾那些蝗虫。

    而且他还非常负责地将各生产队送来的都记录在册,然后会根据晒干后的比例,等各生产队交公粮以后当做福利发还他们。

    高瑞阳非常重视蝗灾的事情,每天坐着他那辆破旧的吉普车轰轰地四处检查,生怕高进县在自己任职期间遭遇蝗灾。

    干旱没有办法,实在是不下雨,又没有足够的水源抗旱,到时候不得不申请救济粮、返销粮。

    蚂蚱成灾还是可以想办法预防的,毕竟现在还没成灾,只要预防得好,来年就可以躲过一劫!

    来年秋天,高瑞阳就要调任,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升职,如果中规中矩,那就只能平调。

    当官的,谁不想升职啊!

    所以高瑞阳绝不允许境内被蚂蚱给啃光!

    邻县高成县、高下县听到消息以后都纷纷给高瑞阳打电话询问怎么回事,怎么突然这么大张旗鼓的除四害,不是已经消停了吗?

    高瑞阳:“我县发现有超出往年数十倍的蝗虫,已经展开捕杀行动,贵县也要行动起来才好,免得来年措手不及。”

    两位县长全都表示高兄杞人忧天,他们县都很正常,没有什么蝗虫大批活动,不用担心。

    高瑞阳也就不管他们,管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就是。

    在县委的明令下,各公社、大队纷纷展开了除蝗虫行动,红旗公社为了鼓励社员们抓蝗虫、挖掘蝗虫卵,甚至还发布悬赏。

    两斤蝗虫或者两百粒蝗虫卵换一尺布票……而长到这个季节的蝗虫,个头都不小,一般个头的蝗虫五十只左右就有一斤,大的不用四十只便有一斤。

    各生产队也纷纷配合,尤其周诚志和去年抓老奸儿的态度完全不同,去年夏季抵抗,今年却积极配合。

    毕竟老奸儿吃不了多少粮食,可这蚂蚱要是成灾,一大片庄稼不够它们啃的呢。

    所以他也提出了奖励措施,一斤蝗虫四工分,鼓励老人孩子们去拿蝗虫掘蝗虫卵,甚至只留男人们去砍玉米秸让已经掰完玉米的妇女也去掘蝗虫卵。不过先锋大队的社员们在自己队抓不到什么蝗虫,只能掘地找蝗虫卵,要么就去外面大队抓,因为他们大队的虫子早就被莫茹抓了喂鸡。

    在布票和工分的刺激下,社员们于秋收间隙纷纷张网捕捉,或者掘地挖蝗虫卵,一时间公社门前的广场上摆满了各生产队送来的蚂蚱。

    在这其中最突出的自然还是莫茹,干部们都说这一次先锋大队的棉花劳模,抓蝗虫又立奇功,每次送来的蝗虫有三十斤,一个人顶人家生产队还多!

    因为这,全公社都轰动,上下大力宣传治虫劳模的事迹,让她传授治虫经验,做治虫报告。

    社员们也纷纷传说棉花劳模除害拿蝗虫的事迹。

    外队的社员们都以和劳模一起抓蚂蚱为荣。

    “今日劳模来我们队抓蚂蚱了,哎呀,人家真能干,带着闺女、狗和公鸡呢,真不愧是劳模,有办法,那狗和公鸡也帮着刨坑挖蚂蚱籽呢!”

    “真的假的,狗和公鸡还能帮忙?”

    “要不说是劳模的,养的闺女不一样,那狗和公鸡也格外厉害,一刨一个准儿!”

    莫茹都不好意思听。

    这一次时间紧迫,她抓蝗虫没有找家人打掩护,这个和浇地不一样,反正自己收别人也不知道,她不怕白天被人看见。所以家里男人还是去秋收,丁兰英看蘑菇大棚,张够在家里坐月子,她就带着闺女出来抓蚂蚱。

    周七七不肯丢下八八和九九,一并带着,好坏的也能帮点忙。

    哪里知道在别人眼里简直就成了奇景儿!

    当然,有人佩服就有人嫉妒眼红,说酸话,甚至有人憎恨莫茹去他们大队抓蝗虫抢了他们的布票!毕竟抓了就能换布票啊,莫茹多抓一斤他们就少抓一斤呢。所以不少人也明里暗里地挤兑她,酸溜溜地说什么,

    “哎呀,劳模已经有那么多布了,怎么还来抢我们这点?”

    “就是啊,劳模还缺这块布头啊?看一个孩子都穿得那么鲜亮,连个补丁都没有!”

    面对这样的质疑,莫茹根本没心思理睬,她得盯着自己熊闺女,免得作乱,还得把别人拿不到的蝗虫和蝗虫卵都给收了,免得虫害作乱。

    看他们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她真的没必要和他们计较,不过她要是不拿那些蝗虫,他们一大群人一天拿两斤的速度,能拿多少?等它们都□□下卵,岂不是晚了?来年得多孵化多少蚂蚱出来?

    再说,空间在身也没办法嘛,真的不是故意欺负他们啊,她每天至少收两三百斤,只交三十斤,真的非常低调啊。

    绝大部分都被她送到养鸡场囤着喂鸡下蛋呢,毕竟鸡屁股是银行嘛。

    鉴于莫茹的重大贡献,县委高瑞阳还亲自写了一副“治虫劳模”的字送给莫茹,赞扬她主动汇报虫害,又在消灭蝗虫的运动中屡立奇功,说要大大地奖励她,因为就她自己一共上缴了三百多斤蝗虫呢!

    按照两斤一尺布票,这就是15丈的布票啊,现在一年一个人才发2.8尺呢。

    这可真够人羡慕眼红的!

    忙忙碌碌很快到了八月底,天气真正转凉,若虫们没有孵化出来,大蚂蚱们陆续被抓……死亡,蚂蚱们才算是逐渐退出舞台。

    社员们都有些依依不舍,毕竟努力抓蚂蚱可以换布票

    分卷阅读486

    -

    分卷阅读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