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4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264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264

    没辙只好同意归队,毕竟他也是有任务的,不能离开太久。

    ……

    先锋大队的人原本都以为这件事就是张根发打击报复,没成功就算了。

    后来才听说原来这是一次非常严肃的事件,外村也进行了突击搜查。

    他们没有像张根发这么大张旗鼓一群人挨家挨户强行搜,而是蹲点观察,锁定重点对象闪电出击,一抓一个准。

    每个村都有被抓的,而且只要被抓都是所谓的“重犯”,每一个都被判刑。

    杨家屯一个偷了五十斤被判五年,其他村有被判三四年不等的。

    贾家沟一个妇女居然被判十年,因为偷了八十斤棉花,他们大队书记要求从重处罚,杀一儆百。

    而陈建设老婆丁春荣,后来也被带走判了三年。

    王连花和赵佩兰等人如果不是被莫茹搅和一下,判两年也是可能的。

    这一下子各村的妇女害了怕,就算有人把棉花扔到自己家门口也不敢捡,丢到院子里都得赶紧扔出去以示清白,更别说去偷了。

    妇女们更忙碌起来,之前磨洋工或者忙不过来的,现在被逼着一定要把棉花拾回来,要是地里有浪费棉花的就要被插白旗!批/斗!处罚!

    所以现在没人敢丢棉花,也没人敢偷棉花。

    但是她们心存怨气,拾棉花的时候也糊弄,地上沾满碎叶子的也掺进去结果把一花包的棉花都污染。

    这样一来棉花评级下降甚至不合格被拒收完不成棉花任务又导致棉站的收棉数量锐减。

    这可急坏了荆站长!

    他想尽办法安抚鼓励拾棉花的妇女们,又要树立典型表彰激励,这时候先锋二队的成绩就尤其突出。

    因为她们棉花任务交的最多最好!

    荆站长立刻将其评为先进生产队,评莫茹为棉花模范。

    张根发原本寻思着要瞅准机会狠狠地给二队一个打击,结果不但没打击上,反而眼瞅着公社颁给二队一个棉花模范生产队,颁给莫茹一个棉花模范个人的光荣称号!

    柳红旗还说“咱们要在大搞生产中论功行赏,绝不放过一个坏分子,也绝不吝啬表彰先进。在批评落后的同时,一定要大力表彰先进!”

    因为大炼钢铁非常忙碌近期一定要放一颗炼钢铁大卫星,柳红旗等干部分/身乏术,不能亲自开表彰大会,下令延后到年底,到时候大炼钢铁模范、公粮模范和棉花模范一起开表彰大会。

    现在就让棉站荆站长给棉花劳模颁发奖状和奖品。

    这日上午荆站长亲自带着宣传班子吹吹打打地来坡里送奖状和奖品,大力宣传造势,号召全公社妇女们要向她们学习,好好拾棉花交棉花任务。

    生产队奖品是三百斤化肥票,两双雨靴,一个印着先进生产队的茶缸子,三斤白糖。

    给莫茹这个棉花先进妇女的奖品是五丈的布票,五斤的絮棉票,还有一个印着棉花劳模的铝制饭盒,两斤红糖。

    莫茹可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虽然她不想出风头,可她稀罕奖品啊!五丈布票!这可是好多啊!!!又可以去买布了,她真的很缺布有没有啊!

    所以当荆站长亲手把奖状和奖品发给她的时候,莫茹笑得无比真诚。

    感冒痊愈,又得奖励,心情真是好!

    “莫茹同志,你是咱们公社的棉花模范,我代表棉站感谢你啊,等年底柳书记会亲自表彰你的!”

    莫茹笑道:“多谢柳书记,多谢站长,多谢各位领导,我们先锋大队一定会在三面红旗的领导下好好种地多交公购粮多卖余粮的!一定保证圆满完成棉花任务!”

    “好样儿的!”

    荆站长非常满意,让宣传员赶紧拍照。

    宣传员是县委派来在钢铁厂负责拍照发新闻稿的,荆站长给借来拍照的。

    因为莫茹长得白净俊俏,那宣传员咔嚓咔嚓拍了好几张。

    上新闻稿的有三张,一张是莫茹身披大红花手捧奖状和领导的合影,一张是她把奖状举起来给社员们看,社员们羡慕又热烈地鼓掌,第三张是她去地里拾棉花的抓拍。从此很多人叫莫茹“棉花劳模”“棉花媳妇”“棉花英雄”,甚至很多人直接就叫她“棉花女”。多年以后有个年轻人无意中见到拾棉花的那张照片,翻拍后发在网上,网友们都大呼“上世纪最美劳模!”

    ……

    因为生产和炼钢铁实在太忙,荆站长颁奖以后也不留下吃饭,又带着全部人员马不停蹄地赶回去。

    二队可热闹得很,吴美英喊道:“生产队和莫茹同志得了先进模范,这是大喜事儿啊,咱们可得好好热闹一下!”

    单蝶琴挤兑她,“怎么热闹啊?用嘴热闹?你还能不收庄稼去扭大秧歌不成?”

    吴美英道:“我没有时间扭秧歌,我还没有时间吃顿饭?我提议,咱们杀鸡吃怎么样?我家有只不下蛋的母鸡可以卖给队里。”

    这时候有钱不一定买得到母鸡吃,有人肯卖就是很好的。

    他们队刚卖了好些棉花,赚了一大笔钱!

    要是有人敢卖猪,她们再杀头猪也是可以的,哈哈哈哈!

    吴美英说卖鸡,很多人都热烈响应。

    “我家也有只不下蛋的,今年从二婶子家买了小母鸡,这只就可以杀了吃肉。”

    “我家也有……”

    很快就凑了八只鸡出来!

    张翠花:你们还真馋!

    当然老婆子我也很馋,你们敢卖,我们就敢杀掉吃肉!猪杀不了鸡那是小意思。

    最终她们没舍得把八只鸡都杀掉,先买四只。

    这时候母鸡收购价是五毛五一斤,零售价在六毛五到七毛左右,乡下集上会略便宜些,一般六毛出头一斤。

    队里就按照七毛买的。

    张翠花建议用胡萝卜、豆角干炖一大锅,否则支持鸡肉也不够全队分的。

    这个季节蔬菜已经过了旺季每天只有一顿菜,但是胡萝卜、萝卜、芥菜已经收获,菠菜、韭菜也早种下去,过些日子白菜也能收获。

    大家自然同意。

    这一次没人再敢请亲戚来吃,不过队里还是采取侧重工分的办法。

    因为这本身就是奖励,奖励劳模和能干的妇女们,人口多劳力少干活少的自然要少吃一点。

    就算有人不满意,大部分人同意就可以行,总比少数人满意大部分不同意强。

    养了三年的老母鸡,每个都有四五斤重,皮厚脂黄肉紧实,抗炖得很。先剁成大块,添水,扔姜葱进去,大火滚开小火细炖。

    开锅以后细火又炖了差不多一个钟头,这时候炖老母鸡的香味就飘出了十里外去。

    张翠花喊道:“敲梆子,让女人们回来喝鸡汤!”

    大人孩子的都有一大勺子鸡汤喝,每个人都不舍的大口喝,要小口细品。

    老母

    分卷阅读264

    -

    分卷阅读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