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0

      灵素入凡记 作者:木天道境

    分卷阅读260

    事儿不知道?!”

    完了就算打开了话匣子了,他也不落坐,就跟那儿立着,半俯着身子,一边说一边还在桌上比划指点,好像那桌上真有一副地图似的。

    从赁居说到典房,还有寄居,都没说到买房呢,天都快黑了。有人进来住店吃饭了,这伙计就忙去了,这里灵素拉着方伯丰道:“咱们出去吃吧,一会儿当心他又过来,咱们晚上就没法睡觉了!”

    方伯丰忍着笑,俩人赶紧从客栈溜了出去。走了一阵子,才乐出来道:“这府城真是不一样,一个客栈伙计的口才就这般了得,去德源县都能做房纤了。”

    灵素却皱眉道:“听他说的,这地方要住起来还真不容易呢。”

    方伯丰道:“只看看咱们住店的价儿,心里就有数了,这还算不上热闹地方。明天咱们出去找正经官牙问问,你若不在这里长住,我一个人也懒得开火,哪里租间房对付住也罢了。”

    灵境里收着钱,山里还埋着银子,俩人就要这么掰着手指头过日子,叫人没法儿说。

    作者有话要说:

    留着手码字,没敢剁

    第166章 府城居不易

    在德源县的时候,他们买个宅子也不过半天功夫,到了康宁府,都看了三天了,还没摸着头脑。

    康宁府太大,里头人也太多。连做针的、拉线的、收卖羊肠的都能单成一个行当。好像这满城的就没有一个闲人,没有一处闲地方。七老八十的老爷子老太太,也会拎个篮子,装些五香花生米、莲子蘸冰糖沿街叫卖,还都有人买。跟德源县似的三五个老爷们老娘们搬个桌子在外头一坐,一盘杂拌几碗茶就能唠半天的情景一回都没见着。

    大概看着,寻常行当,再不济的一天也能有百十文钱进账。要在这县里过日子,人口少的人家,一个月也得有个三四两银子才过得过。且这里真是什么东西都能寻着人做,家里一个人不雇,也能过得跟老爷太太似的。

    早起梳头有梳头娘子,使费按回给也行,老主顾按月算也行;洗面的热水都能说好了到点给送到家门口;早饭出去,一路上甜咸浆儿包子馄饨,光各种名目的烧饼就有十好几种;各种小馆子小饭铺有的店小的连个座都没有,都站着吃,生意瞧着都不差,东西更是南北东西连番国的饭菜都有,就算三餐外食不重样地换着吃也够轮几个月的了。

    衣裳有洗衣坊也有在自家洗的洗衣工,说好了,到时候人能上门来收,浆洗晾干了送回来。居家用的家伙什,桌椅板凳都能找地方租,不喜欢了退了换一套,直接有人来给运走换上新的。四季果子有要好的果局子,知道口味的,一年单哪个品种上市的时候能直接送家来,绝不叫你错过。海味螃蟹大青虾等物亦能如此。还有鸡鸭店的,年头付一笔钱,这一年里该几只鸡几只鸭,都什么大小多少月龄的,都能按时按节送来……

    归了包堆一句话,只要有银钱,在这康宁府里住着,简直要啥有啥。也难怪人人都如此着紧挣钱的事儿了。

    德源县里这住家,像灵素他们家,自家有个小院子,能种点菜,后院还能养鸡养猪。康宁府里寸土寸金,恨不得一个院子都满满当当给盖上房,留一条俩人交错就都得侧着身的走道,哪里还会有地种菜?!至于养鸡养猪,许多地方是禁止的。怕天热了气味腌臜,本来就住得挤,更容易生事。

    是以在这里住了,真是一片菜叶子都得花钱买。许多人家连喝的水也是门口买的,有专门挑井的,或者还有讲究的,可以问卖山泉的人买。这些人都赶着车,从城外山边接的新鲜泉水,每日送进城来。柴禾木炭石炭,就没一样能省的。

    这么一算,若是一个人在这里住,真要开门七件事过起日子来,还真不如什么都托了人做去便当。

    灵素开始还想找个宽敞点的小院住的,这几日看下来都迷糊了。

    方伯丰劝她:“你又不留在这里的,一个月能来一两趟?来了咱们也不自己做饭了,用不着要个齐全宽敞的灶间。我寻常就在学里呆着,那里的官书楼挺大,就算没课在那里读书也不错。这么着家里也不消什么庭院书房的讲究,要说我,就找个人家里寄居都成。”

    寄居,这东西在德源县都没有。康宁府有的人家家里有一两间空房的,就把这空房赁给人,同主人家住在一个屋檐下,所以叫做寄居。若是就单人一个,加点银子,就算搭伙了,连饭也能一处吃。有些外头来康宁府找出路的年轻人,多愿意找这样的。要打听个什么也便当,房主多半都是老康宁人。

    灵素不乐意要这样的:“太挤了,我们在县里的小院子就够挤的了。太挤的地方住着憋屈,还不长个儿!”

    方伯丰听她纯是歪理,不过想想到时候自家媳妇过来,今年还得生娃呢,都托梦了不是!这同旁人家一处住着是不太合适。

    说好了打算就租一个。可找了几处,都同寄居差不多,一排房子,一家一间,都没状元坊宽敞。说到租,总是这么一间一间的地方。

    没办法了,典一个吧,可这没有典一二年的。开口都七八十来年起的,毕竟一笔钱交出去,这房子就归你住了。到日子房主把那笔钱还给你,还把房收回去。这要是就典一两年,他拿去还干不干点什么营生了。只好买了。

    方伯丰还有些犹豫,想再看看租的。整个府城这么大,总有租小院小楼的吧!

    可灵素说了:“你就一个人在这里,又是为了读书来的,真跑老远住了,图什么?!”

    官学在衙门附近,都是好地方,小院真没见几个,大院倒有的是,那也没人会拿出来租啊。

    跑官牙去说要买个房,房纤拿出来的都不是图纸,都是一大本一大本的册子。听说就要在官学附近,又要吃喝便当又不能太闹腾的,立马就猜出身份了。这位不是官学里的新学生,就是衙门里的新管事,那面上的笑都立时深了几分。

    这康宁府的房价也真不白给啊,灵素他们家那小院,买的时候四十两,七娘说现在大概能卖六十两了。因为河浦通渠后这小清河又通了航,这临河的人家就赚了便宜了。可像她们家这样的七八分占地的宅子,在康宁府里,没有二三百两想都不要想。

    幸好没打算在这里常住。

    俩人选了半天,最后挑了几处小院和小楼去看。

    小院,是真小。开门进去,北房假三间。什么叫假三间呢?有的是中间一间整间,左右两间实则都只半间。有的则是中间那间窄,两边的略宽敞些。总之都是地够不下正经三间,只好凑合。

    东西厢房各一两间,南边就是院墙,偶尔有别砖别瓦搭个撇子间的,用来放些杂物,这看上去就更乱了。

    加上中间这一方

    分卷阅读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