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

      灵素入凡记 作者:木天道境

    分卷阅读162

    除草,掐菜摘豆忙了个够,把篓里剩下的青虾们用点盐水煮了煮,挤出虾仁儿来配上几样新鲜菜蔬勾了个汁,又取出一碗面来拌着吃了。然后往上林埭逛去。

    往寻常村里人最爱待的大樟树底下一走,果然好几个人在那里乘凉说话,见她来了都打招呼。

    正说话,一个婶子拎了一只大约有快两斤重的鳖走过来,问道:“你们今儿明儿谁去镇上县里的?替我把这个卖了吧。”

    边上几个人都道:“哟,水蓼婶儿你哪儿弄来的大鳖?!”

    那婶子道:“我家大儿去放鸭的时候捡回来的。听说这东西在镇上值钱着呢,不晓得值几个钱。”

    灵素刚想要说价钱,边上一个老头子却道:“打听什么价钱?!这大热天的,你家拐腿儿又要水地耘田,又要伺候茶山的,不正好给他补补?这拿去卖了三两银子五两银子的,也没有自家男人身子好来得要紧,是这个道理不是?都叫钱给管上了,什么好吃的也舍不得吃,什么好的也舍不得喝,都叫那些有钱人吃了去了,咱们落下点什么!”

    另一个汉子跟着笑道:“就是,这大鳖炖小鸡儿一吃,那家伙,婶子你保管比赚几个钱得的乐呵多!”

    说完引来一阵哄笑,婶子娃都快能娶亲了还能被这话臊着?反骂道:“我看你小子大概很吃了几顿王八炖鸡了,趁着你媳妇回娘家这一通补,只不晓得到底为谁补的?!”

    那汉子赶紧道:“婶子我错了!您可千万别跟我媳妇说啊!她要在家肯定也要拿去卖了啊,我不趁这会儿吃啥时候吃啊!”

    于是众人便开始逼问这汉子补了之后的话,那婶子说了两句也不问这鳖的价钱了,顾自己又拎着回去了。

    晚上拐腿儿从田里回来,闻到家里饭菜香,进了院子一看,好家伙,桌子中间一只大砂锅,那香的!水蓼婶儿端了饭出来,见自家男人回来了,一张脸晒得油黑,脑门子上还挂着汗珠子,手上脚上全是泥迹,便扬声道:“赶紧洗洗泥去来吃饭!站那儿望哪门子的风!”

    拐腿儿看看脚上,嘀咕道:“刚都在沟里洗过了,这就够干净的了。”又问,“今儿啥日子,好好的炖这个做什么。你不是说这大鳖要拿去卖么?怎么的,没人要?”

    水蓼婶儿老脸微微一热,开口骂道:“有你一口吃的就赶紧吃一口,问东问西的能问出银子来咋的?!”

    后头他家闺女出来了,听了这话笑道:“爹,娘是心疼你干活累呢,要给你补一补。又宰又炖地折腾一下午了,都没叫我们尝尝味儿。您老快洗洗坐下吃饭,我们也好分一口半口的。”

    水蓼婶儿回头骂自家闺女,拐腿儿笑着忙去打水不提。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比较忙,先这样吧

    第106章 我有钱

    第二天方伯丰吃到了灵素给他预备的下饭菜——烤鳗鱼。灵素道:“这东西太肥,那楼里有个秋冬菜,整鳗蒸熟了,去尽骨刺,盘在钵头里上铺鸡冠油蒸透。有几个客人现在就跑来订这个菜了,说是杀馋得很。不过现在吃恐怕太腻,你本来就没什么胃口,吃了这个更闭胃了。我估摸着还是烤着吃好点,能滴掉一些油。”

    她拿鳗鱼骨煎过,加酱、饴、山椒、姜熬成酱汁,鳗鱼背剖去骨后用炭火烤,烤一会儿便拿过来往酱汁里浸一下再上火烤,待酱汁收尽,再浸一回酱汁再烤。如此反复,等鳗鱼烤熟,那酱汁也早渗透其中。外皮烤得酥脆,下刀一切咔哧作响,内里酥嫩油润,酱香浓郁。拌着青葱就着米饭,一口气吃两碗不在话下。

    另配了几碟清酸小菜并一碗鳗鱼骨鳗肝熬的清汤。方伯丰吃着饭,心里想,怪道之前这阵子这般累,想是为了攒福气的缘故?

    说起福气,他又想起自己的那些衣裳来。那几身衣裳穿在身上柔滑而不粘身,又有股子好闻的青草气,若出了汗,那青草气就越发明显一些,却是全没了从前到下晌时候的一身汗味。最要紧是果然没什么蚊子来光顾自己了。周围也有人察觉的,问起时自己都支吾过去了。倒不是为了保什么密,实在是要说起有个如此“宠”着自己的娘子,还真是开不了口。

    把这些说给灵素听了,灵素一腔子的高兴,还道:“我如今正琢磨一个新的法子,若成了,就更有趣了。”

    方伯丰笑道:“我只有些担心,我这福气会不会太大了点。”

    这福气也就管了这两天罢了,转天一去官学,下晌上完课,都没来得及回家,就被衙门里叫走了。总算这回得着空给灵素捎了个口信回去。

    灵素却在琢磨另一件事。这回取冰,叫她想起上年的冬天来。这夏天的风都是这么热烘烘的,这样好风若是留到冬天吹可多好!一样的,那冬天的凛凛寒风,若能吹到这会儿来,不比冰舒坦?下回冬天一定要记得多收点什么冷的冻的东西留到这会子来用。反过来一想,那我现在收些热的、烫的,等到冬天再用不是也大妙?!

    想到便做。当天便跑去群仙岭无人处,四下看起来要收些什么东西好。可惜啊,她如今能收来往之风,能收泥土能收水,却收不了那个“晒”。大太阳直接晒下来的那个热,她用神识试了许久,却是笼不住什么东西,只好作罢。便先紧着那些被晒到烫手的浅水、石头先收起来,赶上了还收几股热风进去。

    灵机一动,还跑到山顶收冷风,只是随着她收一阵冷风,那风就刮得越猛烈一些,倒把她吓一跳。

    这日晚间方伯丰回来,睡觉时候只觉时有凉风忽至,真是好不舒坦。

    这不着调的玩法她玩得乐此不疲,灵境里的几个大洼地,一洼热水,一洼寒冰,半空里悠着一团热风,边上围着几团冷气,还有一边堆着的石头堆,乍看还当她是要盖房子呢,拿出来一摸,烫手!可这些东西收着又有何用呢?她实在也没仔细想过的。

    有道是“早稻抢雨,晚稻抢暑”,在德源县这个地界,这晚稻无论如何都要抢在暑里种完,若是告了秋再种,到时候秋寒伤秧,就是个“十种九不收”的下场。是以这会儿就该犁田平地做沟垄了,种水稻的垄高要比种麦的低些,垄沟又要宽些,这都有讲究。又加上晚稻栽种之后天时一天短一天,天气一天凉一天,要在短时间里尽快长起来,这就要靠肥。她那些一早攒下的肥料也就有了用武之地,都在翻地的时候按配比翻进田里连着早先种的马牙绿一起当了底肥。

    她这里好容易忙完,等着过阵子插秧种田了,三凤楼那里又被西月楼下了个不大不小的绊子。

    之前西月楼被一连串的怪事吓得人心惶惶,幸好东家当机立断,把遇仙湖边的神殿挨个儿拜了个遍,想是得了神灵护佑,这些怪事渐渐断了,众人才松了口

    分卷阅读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