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0

      我允你贪(重生) 作者:宋家桃花

    分卷阅读140

    ”

    王冀闻言便停下步子…

    他朝人拱手一礼,温润的面上挂着笑,看着人笑言:“子书兄,我们正要出门喝茶,不知子书可要一同前往?”

    那名唤“子书”的闻言,更是大笑一声:“真是巧了,我啊正是要找你们去喝茶的。”他这话一落,是与王冀神神秘秘得说道:“长砾,你可知道你火了?”

    众人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

    有人便先开了口:“子书,你如今越发没意思了,有话就说,长砾怎么了?”

    子书笑着摇了摇头,口中是言:“你们可知道金陵城那座清风楼?”

    这座雅楼的名声早遍布整个金陵城,他们自然是知晓的…只是国子监的学子向来自视甚高,心中虽觉得有趣,却从未跨入过。

    子书见他们这般模样就知晓未去过,便笑着继续说道:“清风楼里那块文人榜你们应该都知晓,今儿个我随好友去转了一转…你们瞧我看到了什么?”

    他这话说得越发神秘…

    有人一听,便要抬手去揍,闹得子书也不敢再做什么神秘,直直而言:“我看到那位程景云和长砾都在上头,咱们长砾位居第一,正压了那程景云一头…我看到后也不顾喝茶,立马找你们来了。”

    他这话一落,这处却有一瞬的无声…

    就连旁边走路的其余监生闻言也都是对看一眼,纷纷无声。

    国子监内本就分有两派,一派是恩荫进的监生,一派是因着成绩优良被特招进来的监生…王冀这一行,大多就是恩荫进得国子监,他们虽然各个家世不错,可在这国子监内却总觉得要比别人低半个头。

    如今听了这么一桩消息,怎一个激动了得?

    程景云那是什么人?那是程家嫡子,北直隶乡试第一,国子监先生们最喜欢的学生,所有学子眼中打不败的对手。

    长砾竟然压了程景云一头?

    这个事且先不管真假都值得他们亲自去看看,若是真压了那程景云,往后也不至于整日被那群人看得抬不起头…因此听到这个消息的,纷纷表示要去看看。

    国子监地方不大,何况这样的消息简直是绝无仅有的少见,因此没一会这个消息便传遍了。

    几位监生找到程愈的时候,他正坐在一株桃树下看书…如今已至六月,桃花已谢,唯有几片青绿之叶仍挂在上头。

    而程愈身穿白衣,背靠桃树,身前的石桌上还摆着茶具,尚还在煮茶。

    有人瞧见程愈这一派闲适模样,一面抹着额上的汗一面是急急朝他走来:“景云,外头出了这么大的事,你倒好仍是这一派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模样。”

    程愈看见他们,是放下手中的书,他倾手倒了几盏茶,分于他们,笑着说道:“外头出了何事,竟惹你们这般急着寻我?”

    几人也不顾烫,拿起茶水就喝了起来…

    待缓过那一阵气,便有人说起了清雅楼这一桩事,而后是忿忿言道:“我看那店主人怕是个瞎眼的,那王长砾是个什么人,竟让他压你一头?”

    他越说越不服气,把手中茶盏重重一落,又道:“不行,我们也去看看…我倒要看看王长砾能做出什么好诗。”

    几人也纷纷吵着要去看看。

    程愈近来自然也听过那座清雅楼与文人榜的事,只是他素来无心于此,也从未踏入其中。那榜上的排名于他而言不过是个虚无,谁上谁下又有什么打紧?

    只是…

    他看着几人面上的怨愤之气,摇了摇头,无奈笑道,不走这一趟却是不行了。

    ☆、第六十三章

    东街。

    清风楼。

    王冀这一行学子到的时候, 清风楼中已经有不少人在了…如今这金陵城最热闹的便是这处地方,即便不是那换榜的日子,平日里也有不少人在这,或是品谈榜上之人,或是四处看那悬挂的诗词,或是品茶论道,总归是有不同滋味。

    何况, 今日正好是那换榜的日子。

    这楼中之人便更多了…

    那块“文人榜”早一个时辰前便已更换了, 可如今榜前还围着不少人, 不少人正在点评那前三人。

    程愈的名字…

    即便是三、四十岁的文士也是知晓的。

    先太子太傅程信之子, 元康八年北直隶乡试第一, 这样的少年天才不知有多少人钦羡, 因此这回有人看见他排在第二,自是纷纷议论起来:“怪哉怪哉, 这程愈竟会排第二,却不知这第一究竟是何方人物?”

    自然也有识得王冀名字的, 忙说道:“我知晓,这王冀就是那位朱雀巷王家的三公子。”

    朱雀巷王家…

    众人听闻这个名字,倒是都点起了头。

    王家本就是底蕴深厚的士族家族,就连那位年仅十岁余的八公子都能成为徐子夷的关门弟子, 这位三公子能压程愈一头倒也不足稀奇。

    王冀一行尚未走近那块榜,却听闻了这么几句, 众人纷纷看向王冀, 有人是言:“长砾兄, 你当真压了程景云一头…我看以后他们还怎么狗眼看人低!”

    “可不是——”

    “自打进了国子监就觉得低他们一头,如今好了,长砾兄总算替我们大家出了这么一口恶气。”

    众人这样说了几句,便有人转头看向王冀,疑声问道:“我听几位先生说话,莫不是王冀王先生也在其中?”

    说话的是一位三十岁的文士…

    王冀一行最大的也不过二十余岁,何时被人称呼为

    分卷阅读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