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1

      [综]技高一筹 作者:隐山

    分卷阅读461

    “这是阴井,也可以说是沟通阴阳的通道。不是给活人用的。”

    宋辞见对方脸上出现不耐之色,赶忙闭口不谈。

    她和姓杨的达成临时协议只是为了找到茅八尺,又不是真的对善家的秘事感兴趣,知道的太多反倒显得别有用心。

    等到井口的水汽消散的差不多了,杨宿才不知从哪抽出一条登山绳系在铜环上,“我们的时间有限,祠堂的结阵最多只能挡住想要回来的人,走到半路如果有人执意往外走,咱们说不好就要被困在里面了。你之前一拳轰碎赵永贺胳膊那招还管用吧?”

    早知道对方是看中了自己的防身技巧,宋辞也不意外,“那是我师父传授给我的茅山绝技,要是能够早点找到他,我们也好多个帮手。”

    她这么说也是怕万一姓杨的怯阵了,哪怕是为了活命也能想着带上茅八尺一起逃出去。

    杨宿也没表态同意不同意,咬住自己带来的照明灯率先抓着登山绳上的绳结一点一点往下顺。

    宋辞坐在湿滑的边缘,只能看见一道不停闪烁的亮光在黑色的井眼中变得越来越暗淡。

    怕两个人走散了她也没敢多做迟疑,连忙抓着还在打晃的登山绳往深处追。

    井很深,寒气刺骨。

    杨宿打好的绳结间距为一米,宋辞清楚地记得自己已经摸过了二十几个小疙瘩,可脚下的晃动依然没有停止,这说明早她一步的搭档还未落底。

    手指的关节早已麻木,不是因为疲累,而是因为附着在井壁之内几近一指厚度的白霜。

    即使是宋辞这样有内力、佛珠护体的人都扛不住阴井的寒意,走在前面的杨宿能够一声不吭的坚持下来还真是教人惊讶。

    “两相比较,倒是让搭乘棺材灵车的茅八尺少遭了不少洋罪……”

    一面感慨着不知是好运还是歹运的老道人,一面手脚并用顺绳而下,又过了十来分钟,宋辞才听见井眼深处传来了一道落地声。

    总算等到前面的人让位,宋辞放下蹬在井壁上的双脚,嗖的一下子落到了井底。

    此时,杨宿的脸色已经和死人无异,可他还是尽量控制住打颤的牙根嘱咐道:“一会儿不论你看到什么都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去碰任何东西,明白我的意思吗?”

    见宋辞无声应下,杨宿从口袋里取出一张银色的符纸往前方一抛,就见接触到井壁的符纸立时化作一道银色的火苗,将冰封的墙壁融开了一个半人高的雪洞。

    消耗了大半法力的微弱火苗仍未熄灭,而是如同指路明灯一样飘在前方,引着二人慢慢朝着比浓墨还要幽黑的洞穴深处走去。

    洞穴与井口为相连的丁字形,随着宋辞和杨宿的渐渐深入,附着在洞穴内壁的墨色也变得由浓转淡,最终化作一片灰蒙蒙的雾气。

    到了这里,那点完成使命的银色火光终于散去,也叫两个人借着余光看清了横在面前的红漆大门。

    “这不是善家大院吗?”

    宋辞悄声问道:“咱们走来走去,怎么又回老地方了?”

    杨宿在门环上扣了三下,“不过是水中映月罢了。”

    没人应门,那两面比老宅还要高出一倍的大门就那样应声而开,露出了雕刻着帝王出巡图的照壁。

    二人绕过照壁往后一看,两排垂首肃立、分做丫鬟奴仆打扮的男女老少正静静地站在前廊下面恍如蜡塑般一动不动。

    这些人相貌衣着全然不同,唯一相似的地方便是脚尖朝下。

    “师父?”

    宋辞细细端详着那些好似刷了层白漆的脸蛋,想要从中找出茅八尺的下落。

    “程道长不在这里。”

    杨宿指着蜡像说道:“看看他们的衣服鞋面都是多少年的老古董了,只怕这些人都是善家的家仆。”

    “守在外面的是家仆,难道住在院子里的是主家?”

    宋辞从没听说过死人还教人伺候的,又不是古时喜好殉葬的年代,“总不至于当年的凶案是善家家主自导自演吧?”

    “我看未必。”

    杨宿的目光一直胶着在看似很远却又近在眼前的正院大门,快步走过去在台阶下面摆好香炉贡品,点了一根与符纸相同颜色的细香。

    做完这些他便一瞬不瞬地盯着香炉,直到冉冉升起的烟气飘进了门缝中,忽明忽暗的香火也不曾熄灭才不动声色地擦了把冷汗,步履艰难地走向闭合的大门。

    从宋辞的角度,只能看见杨宿双手触及门板时先是浑身一震,然后就像遭遇大山压顶一样塌了腰,用那双肌肉隆起的手臂缓缓推开了一条细缝。

    门缝虽然不大,却叫几乎跪在地上的杨宿狠狠松了一口气。

    宋辞不敢妄动,因为眼下正有一股极强的腥风鬼气从敞开的门脸中迎面扑来,阴吼嘶鸣。

    当诡异的气流声游荡而出时,原先垂首立在院子里的众位家仆俱都战战兢兢匍匐跪地,就连勉强稳住身形的杨宿也被吹得一个跟头滚下了台阶。

    “你没事吧?”

    有佛珠护体,宋辞只觉得这股鬼气腥臭难闻并无其他不适,直到扶住摔倒的同伴才发现对方裸\露在外面的皮肤竟然变得又青又冷。

    杨宿疲惫地摆摆手,示意她扶起自己往前走。

    此举倒也符合宋辞的心意,费了那么大力气来到这里,不管茅八尺是生是死总要问个明白。

    稍待两人一步一歇踏入足够过人的正门,恍惚间只觉得自己来到了一处金碧辉煌的巍峨殿宇。

    殿中\共有九根蟠龙柱支撑,而位居其中的却是一块直通雕龙宝座的巨大灵墀。

    灵墀两旁也不是空无一物,紧挨着雕龙宝座的左手位置放着两个并排的太师椅,当中一个坐着一位挽鬓别花、容貌艳丽的宫装女子;右手位置则跪着两个不知人事的道人,正是宋辞要找的茅八尺和邹青城。

    灵墀尽头,一具犹如提线木偶般的金缕玉衣忽然动了动脆声作响的胳膊,抬手指向搀扶而立的生人, “来者何人,见到孤王为何不拜?”

    自称孤王的玉人并没有如同寻常鬼物那般大呼小叫,温厚的声音让罩在外面的玉衣一拦虽是添了一些含糊不清的感觉,却照样一字不落的听进了宋辞和杨宿的耳朵里,颇有些不怒而威的气势。

    倘若是一个大活人在如今的年头称孤道寡,只怕等着他的唯有送进精神病院一条路。可如今在这神秘莫测的地下宫殿中遇见一个堪比鬼王的存在,宋辞还真不敢掉以轻心。

    她又看了眼面色镇定的同伴,心中不由起了疑,“难道这个大有来头的玉人就是杨宿的最终目的?凭他自己又如何降服得了这么个祖宗?可不要连累我们师徒才好啊……”

    宋辞想了想,主动开口道:“今日冒昧惊扰实属无奈之举。敢问陛下是哪位国君,待我等原路退

    分卷阅读461

    -